【题记】
本系列笔记是本人阅读各种中医著作的笔记,一些观点与现下通行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甚至相互之间意见也不统一;所录方剂很多是有关医生的经验方,实际效果无法验证,切不可照搬照抄,否则后果自负。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想主要是看著作者的思维方式是否有其合理之处,能否自圆其说,从而启发培养自身的中医思维,加深对中医的理解,而不是盲目崇拜。
九、十枣汤
辩证:悬饮,胸胁水饮。
所谓悬饮,水饮结聚于胁下,咳唾牵引胸胁疼痛,心下痞硬满,脉沉而弦。
十枣汤:芫花1.5克,大戟1.5克,甘遂1.5克,大枣十枚。
十枣汤为全身逐水剂。芫花,消胸中痰水,心腹胀满,水肿;甘遂,泄肾经水湿,治痰水留饮,大枣煮水,通九窍,助药力。
十、大黄甘遂汤
辩证:热入血室,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如见鬼状,血自下。
血室,即子宫。子宫血结、水结。
大黄甘遂汤:大黄56克,甘遂28克,阿胶28克,顿服。
大黄和甘遂重下,药后必重泻,阿胶起保护作用。
十一、郭生白利水方
茯苓、泽泻、桂枝、白术、黄芪、甘草、党参、柴胡
桂枝、党参、黄芪加强微循环,辅助利尿。
十二、郭生白妊娠小便不利方
当归、黄芪、红花、桂枝、茯苓、白术、泽泻
总体思路先加强血液循环功能,再利尿。血液循环不好,功能就不好,如膀胱收缩扩张功能不全,导致小便不利。
十三、胸水(积液在食道、胃)
辩证:咽痒,食道噎,嗓子没有红肿;干咳(夜甚昼安)
实际上是积液潴留导致的肌肉痉挛。
处方:柴胡30克,茯苓40克,桂枝30克,党参30克,薏苡仁100克。薏苡仁单煮,取水煎药。
十四、胸腔积液(大小结胸)
大结胸和小结胸是脏器内有积液,又称痰饮。小结胸发热,心下不按不疼,按之即疼;大结胸拒按,手不可近,按之硬。
小结胸辩证:胃疼,发热,脉浮滑。大结胸辩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疼,手不可近;自颈部以上汗出,身体无汗;脉弦细;体温偏低;无食欲。
小陷胸汤:黄连、半夏、瓜蒌。
大陷胸汤:芒硝、大黄、甘遂
常用的是小陷胸汤,因为大陷胸汤证往往不治而亡。
十五、肺水(积液在肺)
辩证:水寒射肺,干咳昼轻夜重,痰清稀或无痰
水寒射肺汤:柴胡30克,党参30克,桂枝30克,茯苓40克,泽泻20克,白术30克,枳壳20克,干姜20克,五味子25克,薏苡仁克。薏苡仁单煮,取水煎药。
这是肺有水气导致的干咳,昼轻夜重,痰清稀或无痰,腿水肿,用干姜、五味子。肺里有水气,白天站着自然往下走,所以昼轻,晚上平躺着,肺里水气结聚,故夜重。
十六、体表水肿(积液在体表)
辩证:体表见水肿,且排除了胸肺有水气的可能
五苓汤:茯苓40克,生白术30克,泽泻30克,桂枝30克,甘草10克。
兼有肺水肿,加干姜13克,五味子20克。中医的原则腰以上水肿宜发汗,腰以下水肿宜利小便。
十七、关节肿痛(关节积液)
有发热:柴胡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苍术40克,茯苓40克,知母20克,干姜10克,薏苡仁100克(单煮取水)
如果没有热,去知母,加泽泻30克,炮附子10克。
进一步发展到股骨头坏死,则处方如下:
黄芪40克,柴胡30克,桂枝30克,茯苓40克,党参30克,丹皮30克,甘草15克,白芍30克,当归30克,红花20克,细辛3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