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共读】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

【共读】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

作者: 绿竹猗猗轻留痕 | 来源:发表于2023-03-31 22:27 被阅读0次

谭轶斌老师从《易经》讲起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易经中有“道、象、器”三个层面。道是行为规则,象类似于建构模式,器是物质形态。阅读教学,同样要思考三个层面:事实层面的问题(教什么),技术层面的问题(怎么教),价值层面的问题(为什么教)。

这三个问题,在很多讲座中听到过。教什么回答确定了教学内容;怎么教确定了教学过程;为什么教回答教学的价值,结合大概念思想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了让学生具备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能力。

也有讲座中提到阅读教学三问: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一个是教者立场,一个是学者立场。谭老师将这三问归到三个层面,站位更高。再结合肖老师的备课九问,是在回答:学什么,为什么学的问题,我没有发现“怎么教”。可见肖老师备课法,是针对文本解读,而不是阅读教学设计。

结合课标,在这三问的基础上又加入了第四问“教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不拨高超过学生的认知,也不能过低。这就又要结合王荣生教授的“依学情定起点”,“依文体定终点”的理论,至于教什么,怎么教,则是起点到终点之间的台阶。

牛玉玺老师在讲座中,关于课后题转化为学习活动的模型,也是依据这三个层面设计的。只不过他去掉了“学什么”,课后习题学习内容是固定好了的。所以要提问的是“为什么学”“怎么学”。为什么学确定习题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怎么学”确定习题的学习方法。完成这两问,他又加入“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这两问一个是提醒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一个是加入了评价设计。


假如爱有天意

(李健)

当天边那颗星出现

你可知我又开始想念

有多少爱恋只能遥遥相望

就像月光洒向海面

年少的我们曾以为

相爱的人就能到永远

当我们相信情到深处在一起

听不见风中的叹息

谁知道爱是什么

短暂的相遇却念念不忘

用尽一生的时间

竟学不会遗忘

如今我们已天各一方

生活的像周围人一样

眼前人给我最信任的依赖

但愿你被温柔对待

多少恍惚的时候

仿佛看见你在人海川流

隐约中你已浮现

一转眼又不见

短暂的相遇却念念不忘

多少恍惚的时候

仿佛看见你在人海川流

隐约中你已浮现

一转眼又不见

当天边那颗星出现

你可知我又开始想念

有多少爱恋今生无处安放

冥冥中什么已改变

月光如春风拂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读】阅读教学的三个层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fe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