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篇二十一

作者: 金子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5-22 09:44 被阅读31次

曲与直


《道德经》中“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可解释为能柔曲的便会自我保全,能屈就的反而能伸展;能低洼凹陷的便会自我充盈,能破旧的反而能立新;少取的便会多得,贪多的反而会迷惑。

曲与直是相对立的,曲是指弯曲,放下姿态,谦和有礼,收获满满;直是指伸直,直而有力,勇往直前,但不宜过直。为人处世中,一些事情要拿得起放得下,经得起委屈才能成就自我。

曲则柔,柔则顺,顺则通,通则吉;直则刚,刚则硬,硬则阻,阻则凶。

非曲即直,非直即曲,避直就曲,曲直自由。

感悟:成熟的麦穗一般都是低垂着头,这是告诉我们要有谦虚的态度。凡事都直来直去,自然会受到阻扰;凡事都绕来绕去,自然会难以接受。不经过委屈,很难真正成熟,该弯腰的时候要懂得弯腰,否则于己不利。直是一种态度,在某些情况下,立场要坚定,态度要明确,敢于讲真话,但要照顾好对方的情绪。懂得曲直之道理,自然会运用自如。


相关文章

  • 道家思想篇二十一

    曲与直 《道德经》中“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可解释为能柔曲的便会自我保全,能屈就...

  • 道家思想篇

    老子的这一章,主要就是论道,论有无,论静,论柔弱; 老子的道论:从道的体用两方面来解读道的哲学内涵 一、道之体 1...

  • 道家思想篇十六

    虚与实 《庄子•天道》中“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这句话本义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

  • 道家思想篇十七

    动与静 动与静是矛盾统一的,互相循环,互相转换;相互包容,相互容纳。 动是一种行为表现,不可妄动,不可冲动,应谋定...

  • 道家思想篇二十

    宠与辱 《道德经》中“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这句话可理解为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则感到惊喜,...

  • 道家思想篇十八

    舍与得 舍与得是对立与矛盾的,两者之间互为因果。 舍如理解为放弃,懂得取舍,就知道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自己得不...

  • 道家思想篇十九

    是与非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可能还是原来那个物,但人不一定还是原来那个人,这正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事物变化的结果。 世...

  • 道家思想篇一

    德 《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可解释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

  • 道家思想篇二

    勤 《韩愈•劝学解》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可解释为学业或事业的成功在于勤奋努力,锐意进取...

  • 道家思想篇十二

    得与失 失而复得使人心情欣喜若狂,得而复失使人心情郁郁寡欢。 得与失始终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得到了钱财,失去了自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家思想篇二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vth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