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气温很低,思思很不高兴:这么冷居然还不下雪?!不过幸好还有冰这回事,聊以安慰。
昨天她跟小伙伴去小区游泳池破冰,拿着竹竿,晃着脑袋,好似丐帮一般。几个钟头不见归来,连淡定的爸爸都说要去找找,不会掉下去了吧。
所以,今天就讲讲 ice 吧。
破冰
思思昨天 literally 破了几个钟头的冰,回来很是暖和。而引申义的 break the ice,也就是“破冰、暖场、打破尴尬局面”。
最近参加了一些网上的培训和讲座,觉得讲师群体破冰功力的差异巨大,有些讲师开个玩笑讲个段子就拉近了跟受众的距离;有些讲师可能认为自己的内容都是干货,破冰太浪费时间而忽略了,可效果确实会比较干巴巴的。
日常生活中,教师群体的破冰普遍做得比较好,不跟学生时不时暖个场,课都上不下去吧。
而大师级的破冰体现在下面这个演讲中。著名的教育学家 Sir Ken Robinson 为了拉近跟观众的距离,所花时间占比为整场演讲的一半甚至以上(当然不止于开头)。他做过若干场TED演讲,观看人次应该是史上最多的。
有兴趣的,请点击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演讲者是不是很面熟?在纪录片 Most Likely to Succeed 里,Sir Ken Robinson 也频有露面。)
冰棒
在讲“冰棒”怎么说之前,先明确一下,小朋友都爱的棒棒糖叫做 lollipop 或者 lolly。
所以呢,“冰棒”,即冰冻的棒棒糖,就直白地叫做 ice pop。
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冰棒”的叫法也略有不同, 列举一下:popsicle (加拿大、美国、新西兰)、freezer pop (美国)、ice lolly (英国、印度、爱尔兰、南非)、ice block(新西兰、澳大利亚部分地区)等等。
也许你对 popsicle 有印象, 还记得《疯狂动物城》里尼克和同伙做 pawpsicle 赚钱的片段吗?Pawpsicle 就是 popsicle 的谐音,更接近动物世界(因为 paw 指“爪子”)。
那么为什么 popsicle 就是“棒冰”呢? 因为它是一个棒冰的商标。在英文世界里经常有用品牌名指代一类物品,比如可以用 Xerox (施乐)指代复印机。
而 popsicle=(lolly) pop+(ic)icle,也算是万变不离其宗吧。
加冰
“冰棒” 有点孩子气?那就再来说点成人的饮料吧。
夏天的时候,我们在叫饮料时,经常会说“加点冰”,或者去酒吧的时候,也会在点酒时“加冰”。
这里首先要弄清楚“冰”的性状,有的是 crushed ice (碎冰),有的是 ice cube (冰块)。
如果是没有酒精成分的饮料,比如果汁,那么很简单,可以直接说 "I want my orange juice with ice."
但如果是酒类,由于通常加的都是 ice cubes, 所以可以把这些冰块形象地说成 rocks。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点酒 "I want my tequila on the rocks." (tequila: 龙舌兰酒)
当然如果你不想在酒里加冰块,也可以说 "I want my whisky dry." (whisky: 威士忌)
作为不喝酒的人,我懂这些干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