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孩子之后,我常常会默默观察周边的家庭。
看过由得林洛斯的一篇文章《在要求孩子之前,先问问你自己,你是几分父母》,文章说如果一个家长能给孩子的教育资源满分是十分,那么经济条件占两分,基因占两分,后天教育占两分,家庭关系占两分,社会人脉占两分。
如果你是一个满分的家长,那么你肯定是一个经济条件优越,受过精英教育,外貌健美讨人喜欢,性格稳定,有着一个非常和睦的家庭,并且在社会上有着广泛人脉,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那这样的十分的家长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吗?
我就把目光聚集到周边的家庭,如果按这个标准,身边的父母们都是几分父母呢?这些打完分后的父母到底养出了什么养的孩子呢?为什么有些分数不相上下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确是天渊之别呢?
我一直心存疑惑,直到我遇到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干旱时节,小树把树叶蜷缩起来。园丁a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及时浇水;园丁b视而不见,小树熬到下雨,也活了下来;园丁c很爱控制,不辞辛劳地把叶子一片片掰开,结果小树失水过多旱死了。
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2个亲戚在父母评分中相差无几,孩子却差异这么大。
原来养出积极上进的孩子的亲戚就是园丁b,他们虽然不能理解孩子所有背后的原因,但是至少没有自作聪明地切断孩子自救的道路,因为父母没有过多的干预,孩子获得了很大的自由,而在自由的环境中,孩子保留下了强大的学习能力,为自救留下了一条后路。
而养出消极颓废的孩子的亲戚就是园丁c,父母看似很关心孩子,可是一张口就是对孩子的干涉,就是对孩子不断较劲儿的“纠正”,让孩子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丧失自救的空间。
每个人成为现在的样子都有自我的原因,我们能给予的最好支持,就是不评判,不打扰。
不改变别人,并非因为别人不可改变,而是改变的念头会阻碍别人的成长。
当我们觉得别人应该变得更好的时候,已经看不到真实真相,看到的只是自己的投射。
当我们有了足够高的觉知,就会发现每个人当下的体验就是他最需要的体验,而只有无评判的觉知和关注,才会点亮对方的心。
父母是世界上最容易的职业,不需要任何考试就可以轻松上岗,父母也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身为父母责任重大。在做父母的过程中,一起成长,一起反思,一起进步,这就是为人父母的乐趣。
《当我遇见一个人》并非单纯的讲母婴关系,讲的是父母的自我修行,讲的是作为一个人的个体的自我修行。
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