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位读者给我发了一个特别长的留言,意思大意说:“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我现在的情况是特别迷茫和焦虑,对一切都麻木了。有喜欢的东西坚持不了太久,而且也害怕去接触,问该怎么办?”
我只比他大几岁,也还是高校在读,如果谈一些人生经验,那真是江湖骗子。他的语气很恳切,我不忍心冷着他,便提供了一些自己的经历和走出焦虑的方法,希望能给他帮助。
从小到大,我一直处在焦虑之中。考试考得没别人好,我很焦虑;别人都谈恋爱了,我还在像个呆子一样好好学习,我很焦虑;别人又高又帅家庭条件还好,我很焦虑。
特别是上了大学,自己唯一的智力资本也丧失了,周围的同学都多才多艺,我很焦虑;专业课有自己最讨厌的数学,我很焦虑;学校不是清华北大,身处北京,感到重重的压力,我很焦虑。
经历了这么多焦虑的时刻,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焦虑这东西好像无法解决,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存在,并且只会越来越焦虑。
想到这里,我更焦虑了。
02
这似乎是一个不断加强的死循环,我曾经试过“阿Q精神”,从内心说服自己做一个乐观的人,这样乐乐呵呵与世无争了一段时间,我发现,除了跟别人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大了外,其实并没有什么改观。
真正解除我的焦虑感的是坚持每天读书写作这件事,特别是跟简书平台签了约,还打算出书,让我感到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感。
我感到自己还是有两下子的,至少毕业了不会到社会上混不着饭吃。每写一篇文章,我都感到由衷的踏实和满足,做自媒体这件事给了带来了十足的快乐。
回到这位读者提问的问题上,焦虑其实每个人都有,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焦虑,穷人有穷人的焦虑,特别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中华崛起的复兴时期,强大之路必定充满了残酷的竞争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就业是一年比一年难了,但我们所受的学校教育还是与社会脱节比较大的。就算你掌握了宏观、微观经济学,熟读经典出口成章,发展一些独特的才华,但如果社会不需要,还是白搭。
在大学期间我们学到的知识不是没用,而是它的用处要在几十年后才显现。正如小时候背《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当时你能感觉有什么用吗?
但现在再去看这句话,你会发现古人是多么有智慧,把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深刻的影响讲述的这么透彻明白。
03
大学带给你的是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很重要,但不实用。只能供你仰望星空,难以助你脚踏实地。
试想,如果你在大学就能月入过万,你还会焦虑吗?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上进,想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但却发现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供自己去选择。
大脑里只有一片空白,你不焦虑谁焦虑?
因此,解决焦虑感的一个很重要方法就是给自己定制“实用教育”。发展一些比较实在随时可用的技能,比如说演讲、学英语、写作,甚至是玩游戏达到可以帮人代练的水平。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投入精力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自己的特长,而衡量自己的特长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能不能变现,这代表别人对你的认可度。
有了资本,才有选择迎接未来的从容,才有底气去跟别人讨价还价。
04
大学过了三年了,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有追求目标乃至理想的重要性。特别是,周围的很多人都在焦虑中迷失了方向,选择和追求越来越功利化,少了一些不问为什么的热爱。
更多的人不是选择抗住焦虑带来的压力,专注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与焦虑妥协,要么自甘堕落,陷入“学习无用论”的泥潭中,麻木不仁;要么极致功利,投机钻营,一副端庄稳重的样子,老气横秋。
俄国诗人叶赛宁曾说过:“人得过他的生活,并给予他的生活一定的意义。”
打败焦虑的另一个方法是立足目前的生活,并设置一个较高的自我要求标准。让自己的精力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上,在努力拼搏中找到乐趣,在目标失败时体验痛苦感受真实。
唯有在劳累和痛感中,我们才能看到生活中的那一束光,照进在迷雾中哭泣的你,带你找寻真实的自己,助你打开生活的另一扇天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