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七,过完春节长假开始上班的第一天。但是我却逃避了。一整天我坐在咖啡吧靠窗的角落里,发现似乎没有自己的栖身之地。
刚从老家回来,过了几天比上班还累的人情应对、人来客往的日子。在同学会上喝了几杯索然无味的茶,在两边家里洗了好多繁琐的碗,期间还抽时间去公司加了班。真的不愿起床面对,不愿上班,也不想待在家里,更怕回老家。
《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越来越感受到“人生来就是孤独的感受”。论我努力工作,孝顺父母,用心恋爱结婚,我仍然感到孤独。这孤独让我反感社会的交往,让我懊恼自身的懦弱,让我倍感焦虑。
30岁,年龄的焦虑
今年,我正式跨入了30岁的行列,并没有任何大的成就,但身体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她以及辛苦运转了30年,各种大小问题接踵而至,让人恨不得回炉重造。深受传统观念的印证,也希望有一个健康的宝宝,但30岁这个坎让我无不焦虑是否真的可以平安实现。
30岁,事业的焦虑
因为自己给自己订的条条框框,选择了自己现在不热爱的岗位与事业。很羡慕去大公司大城市闯荡的人,但这明明是自己选择的,是自己权衡的利弊,没有冒险的勇气却又十分心比天高。担心在这安乐窝里再待下去会被时代淘汰,被行业抛弃。想要放下一切去追求又真的没有勇气,害怕失去。什么都不想也许更幸福,但奈何做不到,便越发焦虑痛苦。原来,“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句话真的残忍,却也真的真实。
30岁,生活的焦虑
其实,自己明明就是个普通人罢了。却偏不想承认,总是幻想着未来会有什么大的成就,会过与现在不一样的人生,然而自己却从没想过在某一个方面去努力过,奋斗过。东打一耙西挖一下。十年过去了,自己还是个普通人,吃着普通人的饭,旅着普通人的游,看着普通人都看的电影。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金领,没有写出万人传诵的文章,没有办法在大学讲堂上激情授课,没有成为愤世嫉俗的愤青记者,没有赚多少钱也没有买什么大房子。空有玻璃心,好好生活不好么,非要想那么多。有时候,我甚至更羡慕朋友圈里做直销的姐妹们,对于目标那么笃定,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那么坚定的全身心的相信着,实现成果后那般快乐。无论从事什么,无论实现什么,坚定的相信并且自我认可,应该比什么都幸福吧。
30岁,阅历的焦虑
一年一年长大,感觉一年比一年的时间过的更快了。知乎上有一个关于记忆占比的概念感觉特别真实。小时候觉得总也长不大,因为一年就是生命的几分之一。现在感觉总也抓不住,因为一年就是生命的几十分之一。年龄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快,重复性越来越高,接受新鲜事物越来越少。阅历变少带来心的枯竭,总是让我倍感焦虑。
30岁,财富的焦虑
二十年前,在我10岁的时候,一碗面是一块钱,现在起价是7块,家里买一套单位集资房不到两万,现在在郊区最少也要六七十万。表面看我似乎比父母赚的多,但这不过是通货膨胀带来的假象,就像我们在办公室工作跟以前妈妈在织布厂工作也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谋生方式发生的变化所带来的表象改变而已。没有太多积累的财富,就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没办法半年不上班的养活自己,一次请假都要反复思考。累积的那丁点少的可怜的财富又有什么意义,谈何能抵挡住这经年累月的变化。不知道什么投资保险,更不敢有什么冒险。
我很想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焦虑,还是只有我自己。总感觉这焦虑会没有尽头的一直下去,陪伴我到老。我也知道焦虑没有意义,但不知道如何拜托。每当说服自己,隔一阵又会卷土重来,甚至倍增加剧。都说努力是有用的,那么在30岁这年希望自己不要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努力,真正的做到能缓解焦虑吧。
愿每一个焦虑的孤独个体都能找到自己的舒心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