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桂阳将近四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那里的一道菜:猪大肠。每每想起那独特的美味,我就忍不住想回去,想再去尝一尝那味道,追寻我生活过的痕迹。
猪大肠是桂阳的名菜,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我小时候是不吃的,觉得它臭,味道也怪怪的。直到朋友带我去了趟阳山古村,我彻底爱上了这味道,以至于我每次下馆子,都会问服务员一句“你们这有猪大肠吗”?
后来,我尝试过各式特色的猪大肠,但要说味道最佳,当属阳山古村的那家小饭馆。
阳山古村是桂阳县的一个古村落,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坐落在正和镇内,距离县城有15公里,但我只在《桂阳美》这首歌里听过它,却未曾真正踏足过。
第一次去阳山古村是什么时候?大约是四年前的春天,那时我还在县城的学校读高三,与各科考试进行激烈的厮杀,无奈在三模中败下阵来,整个人垂头丧气的,与三月里温暖的春光好不相符。朋友见状,便邀约我去野外郊游,她说,阳山古村那边的油菜花开了,这周末天气好,要不我们去走走?
于是乎,在那个周末的早晨,我们坐上了开往阳山古村的大巴。
从县城去阳山古村有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坐在车内聊天,从未来的生活聊到娱乐八卦,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在快到阳山古村的时候,道路突然变的狭窄,车子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摇摇晃晃,但我们毫不在意,因为目光早已被周边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只顾盯着那郁郁葱葱的群山,和那群山上大片的野花,它们红的似火,白的像浮动的云,各色野花簇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花团,我们的眼睛哪里舍得挪开。
正当我们沉醉在五彩的野花簇丛时,司机突然转动方向盘,我们又进入了另一片天地,呈现在眼前的是黄灿灿的花海,整齐的分布在道路两旁,阳光铺洒在油菜花上闪闪发光,我和朋友都坐不住了,央求着司机停车,想要赶快去拥抱这片花海。
司机说,别急,马上就到阳山古村了。我望向前方,一座古朴的建筑群落映入眼帘,它们错落有致,井然有序的排立在那里。屋前是圆形广场,屋后是郁葱群山,左边有酒肆饭馆,右边有湖畔池塘,我不禁被这样的景色惊呆了,原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不只是个传说。
下了车,我们没有去拥抱花海,而是听从内心的召唤,往古村的方向走去。我们走的很慢,生怕惊扰了独属于这里的宁静。
走近阳山古村,摆放在村口的石碑引起了我的兴趣,上面记载了阳山古村的发展历史,原来这里先前并不叫阳山古村,阳山古村也不是简单的古村落,而是养育了无数才子举人的文化部落。
据石碑记载,在五百多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属于廖姓人居住的普通村庄,忽然有一天一个叫做何天禄的举人来到这里拜访好友,不知是被古道上的美丽风景吸引,还是厌倦了城市的热闹喧嚣,数日之后,何天禄便辞官带领家眷来到这里定居,并办起了书院。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何氏在这里繁衍生息,聚族而居,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或为文官或为武将,逐渐建造形成了这座至今仍让人称道,有着“天下客家第一村”美誉的名村部落。
我们屏息往里面走去,探入村庄深处。这里的房屋都保持着一贯的古朴风格,青砖灰瓦,壁檐彩绘,木雕石刻,处处显露出它的精致与素雅。双脚踏在青石板上,仿佛能听到来自遥远年代的呼唤,它在讲述属于自己的沧桑历史与人情故事,却不在乎来到这里的人是否倾听、是否听的懂?
据村里人介绍,阳山古村现有100多户人家,但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小孩也留在县城里读书,住在村里的大都是老人和幼童。我试图从老人的脸上看出什么,但他们只是平静的述说这些,不悲不喜,宛如这一座座看不出悲喜的房子。
我们悠然穿过一条条巷子,发现这里不光原住民少,连造访的游客也不多,我差点要给它安上“被遗忘的村庄”的称号,直到我走出巷口才发现,原来这里还是有游客的。
来到阳山古村的游客大概都是富有生活趣味的人,我看见有人拿着画具描绘桃花,小孩在广场上玩弹珠,妇女们蹲在地上采摘野菜,她们说,这是这个季节最好吃的菜肴。
待到中午时分,我们走进了村里唯一仅有的饭馆:阳山土菜馆,馆内布置简朴素雅,给人很舒适的感觉。饭馆由一对夫妻经营,见我们进来了,也不做招呼,只是端来茶水,我们招手才问我们想吃点什么。
朋友盯着菜单看了很久说,来一个猪大肠,再一个野菜和三鲜汤。我本想制止,但想她极爱吃猪大肠,便作罢。
不多久,饭菜端上来了,猪大肠的味道氤氲在空气中,不知道为什么,我并没有觉得那味道难闻,它反倒让人垂涎。朋友看见猪大肠就像看见了山珍海味,迫不及待的下筷,并跟我说,你快试试,可好吃了。
我内心经过几番挣扎,最后在在饥饿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夹起一块猪肠送入嘴里,一种酸、香、辣、臭的杂合味道瞬间在我的舌尖炸开,那是我第一次尝出这道菜的美味。很快,一整盘猪大肠被我俩一扫而光,站在柜台上的老板娘见如此温柔的笑了。
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猪大肠,只可惜我后来再也没有去过阳山古村,小饭馆的猪大肠就成了我记忆中的味道。
朋友们,如果你有幸来到阳山古村,一定要去品尝下独属于那里的人间风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