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与跟他同列香港四大才子的金庸、黄沾、蔡澜私交甚好,互相钦佩,与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之一的古龙也是至交。
二人感情之深,从古龙去世时倪匡的表现就可以知道。
倪匡曾自称有自闭症,非常讨厌热闹,从不去参加丧礼、婚宴、生日酒,但古龙的丧礼,他是去了的。
不但去,而且哭,痛哭,临了,还把古龙陪葬的洋酒喝去了大半。
古龙是好酒的,他一生都在酒与剑与女人之间,这算是倪匡吊祭的一个方式,最后的陪伴。
然而如今金庸去世,举世哀悼,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在表达缅怀之情的时候,倪匡却淡然了。
他对采访记者说,不必过于悲伤,并有消息说,他不会去参加金庸12日的葬礼。
这件事随即在网上引发了不少的质疑。
金庸与倪匡是老板加好友的关系,倪匡在香港的立足,与金庸的帮助关系莫大,实际上二人互相间的心折,与情谊,只怕也超过他人。
比如金庸曾这样夸赞倪匡:“无穷的宇宙,无尽的空间,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
而倪匡则曾这样夸赞金庸:“金庸小说,天下第一,古今中外,无出其右。”他觉得金庸想法的高明,学问的渊博,心思的难测,自己还了解不到万分之一。
他的奇才本已经天下少有,但他却自称平生最得意的事是:“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
仅仅一个曾而已,就成了他的得意之最,这份心折会到了什么地步?
倪匡代金庸写的小说,自然是那部“无人不冤,无情不孽”的《天龙八部》,那一年金庸去欧洲,小说不能断更,只好托付给他。
很多人都知道,那一次,倪匡是不按“剧情”要求,不循原著思路,擅自做主了的。他把一个阿紫好端端地“弄瞎”,曾让金庸大为头疼。
但是具体情形,却未必人人清楚。
阿紫这精灵古怪,且又残忍的妖精,倪匡是非常讨厌的,照他的意思,就该“杀死”,可是金庸走前,却是特意嘱咐过的,你哪一个人都不能给我“弄死”,所以倪匡就只好把她弄伤,变成瞎子了。
“打打杀杀肯定会受伤”的嘛,倪匡就是这么气人。
他后来虽然不承认是出于对阿紫的“好恶”,但却并不否认自己的“不怀好意”,于是瞎了的阿紫,和横空而出的怪物游坦之,就弄得金庸从此再也不敢请人代笔。
他是关起门来,日赶夜赶,费了好大的劲儿,才重整山河,恢复起他自己的武侠世界的。
如果倪匡后面所说是真,那他这就更是故意给金庸出难题的意思了。非深交、深知其能,金庸不敢相托,非深交、深知其能,倪匡也不会如此玩法,这自然是文坛上的一个趣话。
所以某些人如今对倪匡的质疑,就显得太浅薄了些。
古龙比倪匡是小了三岁的,他去世的1985年,48岁,倪匡50出头,那个年龄段的倪匡岂能完全看破生死,没有生与死的悸动与震撼?岂能不为这个才气纵横的小弟,这个挚友的英年早逝感到悲痛?
而现在呢?倪匡自己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翁了,比他大11岁的金庸是高寿,是仙逝,是喜丧,这怎可同日而语?
这正如倪匡自己所说,人都是要死的,死是必然之事,自然之事,19岁死我才会难过,90而死,为什么要那么难过?他一生光芒万丈,为什么要那么难过?我自己也是将死之人,不定哪天玩完。
倪匡本身就是旷达之人,一个人到了如此年纪,如果还无生命达观,那他就算白活了。所以他尽可以为早逝的古龙痛哭,为仙逝的金庸守常。
爱是心中的事,这是真正的尊重生命,尊重友情,绑架者显然并不懂得老者的心态,他们对于生命和友情的态度。
某种缅怀只是心中的一盏灯,一种不老的追忆,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与外人无关,外人也看不见。
END
文 | 九鸦
图 | 视觉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