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难得天气真正的放晴,终于见到阳光了。
好想可以出去走走,但是未果,因为还有那么多事要做。
一下午都窝在办公室里,做着各种可做又必须做的事情。
只有每次打开简书,才会发现自己的那颗真心有些许的欢快。
2)
仍然在不停地争取,想要学习更多。
似乎有些贪婪。
只要是学习机会,都想去学习,去看看。因为我很缺乏科学思维,我的感性大于理性。就像今天,我准备了一节兴致勃勃的课,却上得索然无味。然后,就拉上拉链,不愿去想。
其实,反思的角度多种多样,无论从哪里反思,我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课堂的提问,还需要更加精准,课堂的组织,还需要更加科学,课堂的等待,还需要更多的耐心,课堂的生成,还需要多元解读。
拍了照片,但却忘记拍题干。所以那拍照也是白拍。
想好的,一篇反思性很强的文章,可能也就写不出来了。
3)
昨日,在教室里感叹:为什么现在老会将某个字音念错呢?是毫无征兆的。
思程回复:那是因为你老了呀。
这是个很确切的答案,虽然我很欣然接受,但还是有些不想老去。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脸上的斑和皱纹,都觉得容颜日渐苍老,心却依旧年轻。
总觉得还有很多未尽的事要去做,未看的风景要去看。
所以,心态年轻着才行。
4)
他的确还是个孩子,可我很多时候却把他当做成年人。
今天上课时,第7小组的孩子那真是很能干,很守规矩,反馈器用完就放在一边,所以他们小组单凭这一点就加了很多分。
然而,小简却兴奋得忘了形。
一个选项里只有两个答案,但他却偏偏按了个6。这还不算,他还要大声说出来:“我按的6.”这种情况我当然不允许,所以毫不留情给他小组扣了分。
可是后面又有孩子如此放肆,我没有翻牌,没有找到是谁按的。也就没有扣分。
小简这下就不高兴了。认为不公平。
我说机器是会有痕迹的,下课了来查是谁,再扣分。但他不依不饶,情绪低落。
下课后,我让他整理反馈器,但他没有动。
我找到他,说老师一直把你当大人看,我忘记了你还是个孩子。因为孩子,还有顽劣,还有较真的一面。
我这样一说,他情绪缓和了很多。
5)
使用反馈器,还有不好的现象记录一下:小吕将电池扣出来;翔铭故意将1和2一起按;一鸣故意帮后面的人按一个错误的答案。
多上几次吧,就可以了。
第一环节里,让学生选方法,选正确的方法比开始做学力单的人数多了几个。
第二环节里,大家比较异同,能说到数学点子上的并不多。
第三环节里,对个体的关照度少了一些。
还有就是时间,相对而言超了很多。
6)
去一年级听课。
莎莎的课有了很大进步,不再上蹿下跳了,掌控课堂的感觉更有感觉了。对学生的个体关注也做得不错。自己反思组织上还可以很灵活,备课上多下功夫。
她还很兴奋地给我分享她去同年级另一位老师同样的课的感受,说学到很多。
好学又上进的人,不错。
其实,第二节也想听课。拿着听课本,晃了一圈又回到了办公室。
听课也会有瘾。
7)
文芳说今天要在读书群里分享我的一篇曾经发表过的文章,说说写作素材可以从哪里来。
我很期待呢。
话说好久没有听文芳的课了。
所以那个一系列也就没有更新。
抱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