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89855/1c1e9d1acbb56c88.jpg)
文/西音
朋友小A是一个外向开朗的人,至少在每次有她参加的聚会上,基本不会有冷场,气氛总是非常的热闹,周围的人基本都会受她的带动,小A就像一个满分的段子手,而且是会手舞足蹈的段子手。
小A制造氛围的能力在朋友圈子里深受认可的,这一特色也取决于对小A对身边每一个朋友的了解,小A擅长玩梗,每个人身上的一些可调侃的点她都可以很灵活的运用起来,而且很适宜的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当事人也不至于生恶。
除此之外,在每次策划一些有趣的活动的时候,朋友们也会第一时间想到小A,小A在朋友们的眼中,是不会提出拒绝活动的角色,而且会讨论更好的活动地点或者形式,因此大家对于小A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喜爱热闹”,或者“热爱群体”等等,小A也并不否认。
但是即使如此,好像并没有什么明显性格缺陷的小A,却被有些普通朋友说“难以捉摸”,“让人看不懂”,甚至是”性格孤僻“,有些奇怪的是,小A虽然聚会活跃,但是却很少电话或是微信主动与人聊天,朋友圈更是一年才寥寥数条,好像除了见面之外,其他时间鲜少有小A的消息。
难道小A真的是一个城府极深,爱耍手段,极富心计的人?
结果当然,并不是。
在一次我们单独喝下午茶的时候,小A主动跟我谈起了她自己。
小A谈到她从高中开始就有很多关于自己性格的苦恼,当时小A有几个基本每天形影不离的好友,他们之间无所不谈,而小A也是带来最多欢乐的那一个。但是小A不是时时刻刻都是嘻嘻哈哈的,有时候当其他人都在欢歌笑语、其乐融融的时候,小A也会安安静静地坐在角落,盯着某一处发呆。
这种时候总会有一些细腻的朋友注意到小A的一反常态,过来小声询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时候的小A也是一脸懵,都是摆摆手说“没什么”。但是“感情至深”的是“打破砂锅问到底”,非要与小A一起分担“所谓的悲伤”。但是小A的确并没有心事,只是想要安安静静地呆在一边旁观一切,享受偶尔一个人的神游。
而朋友们的看法则是:是不是我们不经意将小A晾在一边,所以她感到孤单了,又或者是小A有什么事情瞒着我们,不肯说出来而已,不然小A肯定早已经在我们中间蹦蹦跳跳,讲着好笑的趣闻,调侃着某位朋友。
小A被朋友们误解了,却也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或者她解释她只是时常也想要在喧嚣之外一个人享受短瞬的宁静,是对自己的宽慰。但是也被朋友冠以搪塞的理由或是不愿述说事实的借口,对此小A也很无奈,但是也并不为自己做太多的开脱,甚至会向朋友调侃自己是“天蝎座的腹黑”,所以“外热内冷”。
而现在,小A也学会了一些经验技巧,小A很少在人前表露自己的喜静的一面,朋友们聚在一起,的确是开心最重要,所以小A也愿意扮演那个调节欢快氛围的角色,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小A也收获了很多的快乐。但是另一方面,小A也需要独立思考的空间,也疯狂地沉醉于休闲的独处,安于清静。
小A的说法是:我可以做一个逗比,只要朋友们大笑开心就好,但我同样也可以不为我的沉默做任何解释,因为喜闹的是我,耐静的也是我,如果你愿意成为我的朋友,我希望你接受这个喜闹或是耐静的我。
我喜欢小A的态度,对于只是点头之交的朋友,我们的确不用花费心思去解释自己的性格,而真正愿意接近自己的朋友,也一定是理解自己的。在这个熙熙攘攘的人世间,我们既需要阳光地站在人前,也偶尔可以优雅地独处,只是做一个“自由的人”。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荷塘月色》中写道:“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我们不可摆脱群居的人间生活,但我们也大可享受独处的美妙,忙里偷闲,静思独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