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日期2017.4.27.
这是一款2017年2月28号在AppStore上架不久的读书类产品,在本月末(4月)得到了AppStore首页的推荐,在图书应用排行榜上排第五,总榜排第177,初步来看这款产品已经开始受到了读书爱好者的关注。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我想大家一定都听过这么一句话: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这句话很具有趣味性,但同时啊也说明,为了我们少受点欺骗,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呢,读书除了能带给我们知识价值以外,还可以成为我们的谈资,在和男朋友女朋友约会的时候,变得有话聊。哈哈,以上是我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接下来将走进网易蜗牛读书v1.1.1版本(iOS),了解网易在在线读书市场的布局
产品定位:网易蜗牛读书致力于为热爱阅读的用户提供沉浸、简洁的电子阅读体验,并希望与用户一起构建起立体化、全方位的移动阅读社区,满足不同阅读层次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在这里要注意网易对于这款产品的局限性不仅仅只是做成一款在线读书类产品,而是要布局建立一条社区氛围的读书生态链,这就有点网易云音乐的味道了。
初步体验过后总结该产品有三个亮点;
1.每天免费读书一小时,用有限的时光收货无限的价值
2.KOL领读人模式
3.区别于传统读书平台,用户在传统平台通过试读,购买书籍完成平台的整个业务线。
网易蜗牛读书通过购买时间,延长阅读体验完成读书的整条业务线。
我们应该针对亮点提出三个疑问
为什么每天免费一小时而不是2小时3小时?
互联网时代特性,信息太容易获取,人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变得更为急躁。
很多人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间都达不到1小时,用1小时的时间来读书从长远来看其实是在培养用户坚持每天读书的习惯
1小时说长不长,更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坚持读书的习惯门槛降低。
领读人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就好比知乎大V,一个问题的诞生到解决通常在大V的效果加持上能得到更高的接受度,认可度,那么领读人有着更广的书籍信息来源、更多的知识和更丰富的经验,对于平台本身而言起到引流的作用,也为读书爱好者提供优秀书单参考的范本,减少用户选书上的时间成本,以及选书挫败感。再从“社区”角度来看,领读人拥有着聚焦用户群的特征,未来在“读书社区”这条生态链上进行线下对接用户群,交友、分享读书心得等方面将产生积极作用。
为什么不再是整书购买,而是变成了购买读书时间这件小事上?
先从购买整书这件小事上来说,如果网易这么做了,那这款产品从差异性上来说,似乎就变的没什么特别之处了,因为,别人已经这么做了,而且别人已经做到相对成熟的地步了,那么我们作为用户为什么还要去选择你呢?再者,就我个人而言,上周去言几又书店逛了一圈,找了一本《自控力》来看,点了一杯咖啡翻了前几章节,觉得写的还不错,于是隔天在亚马逊上买了回来,不过问题来了,我买了,但是我买了就翻了一点没在翻了,这就是:你买了书,不一定看,也不一定看的完。传统的读书平台,就好比言几又,我从书店试看了,不错,买走。但是,不一定看,过段时间还产生逆反心理,觉得不值,不应该买。可能这跟读书的氛围有关,在言几又,我就能静心看书,回了家,就不一定了,那我再回到言几又,再点上一杯咖啡,再翻这本书,那我就继续翻阅这本书。网易蜗牛读书就如同点杯咖啡坐在言几又里看书一样,书不一定带的走,但可以通过点杯咖啡获得一个座位,从而开始阅读,提供了这样一个读书的机会。
本质上,已经从购买书籍的理念变成了购买时间,作为用户,我们不再考虑书的价钱,也不必因为试读之后产生购买反悔意愿而苦恼,在这座图书馆内,根本上回到了读书这件本身的事情上,一方面其实降低了我们的金钱成本,另一方面,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我们不必考虑更多的东西,我们只要读就是了。
市场规模与趋势
据易观智库统计,2013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34.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62.5亿元,增长率为80.1%。2014年移动阅读市场收入规模达到88.4亿元(不含手机报),增幅达41.4%。2015年市场整体收入规模达到101亿元。2016年移动阅读市场收入规模有望达到135亿元。,
用户基数方面,预计2017年,中国移动阅读市场规模将达到160亿元,增长率有望达20.4%;2017年移动阅读市场活跃用户将达到7.2亿人,增长率为4.3%。
行业现状
移动阅读用户端,男性更为活跃,占总比57.1%,女性占比42.9%
移动阅读初高中本科学历扎堆,参与人群广泛
竞争对手微信读书,豆瓣读书等老牌读书平台依然是市场占有率主力军
业内存在的问题
传统平台用户付费模式成本较高。模式分为
1:按章节收费
2:按整书价格收费
3:会员制
试错成本较高
通过试读书籍前几章节,初步形成对书籍印象的判断,用户在购买后发现不合胃口时产生反悔意愿。
操作成本高
功能冗余沉重,支付便捷性、产品体验有待优化,
版权纷争,资源缺失
业内现状总结:
所有读书类平台品牌最大的核心壁垒,就是版权与资源拥有量的大小
其次是差异化竞争,解决行业痛点,为用户带来价值。
整个付费阅读市场用户虽然增长率放缓,但市场交易份额稳定持续增长,用户对于知识付费的理念逐渐得到认可。差异化竞争任存在发展空间。
传统读书类平台盈利模式单一,即整书购买或是会员制。这也为差异化竞争类的产品提供了创新盈利模式的想象力和新的发展空间。
这款尚处于1.0的读书产品是如何根据行业痛点进行差异化竞争的呢?
那么网易蜗牛读书的用户分析方面,主要有三个群体:
碎片时间读书爱好者,目标性质的读书爱好者,领读人。
三类目标用户群有着相似的基本需求,不同的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特征,其选择读书平台的决策因素也不尽相同。
产品的核心功能模块
领读
通过领读人PGC内容的产出,帮助平台引流,帮助用户筛选书单,提供更为丰富的读书经验帮助用户参考。平台允许所有用户申请成为领读人(前提是需要平台审核通过),帮助领读人更好的展现自我(变相的一种用户激励体制)。从心里学角度讲,人们希望受到关注,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输出自己的价值。从平台本身将,网易蜗牛读书致力于发展“读书社区”,这种激励方式有助于刺激深度读书爱好者们去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同时,为能力相对薄弱的读书爱好者潜意识里形成“可能性”,提供读书升级刷经验的路径(成为领读人,圈粉,受到更多用户的关注,得到认可)。
分类
有点类似网易云音乐的歌单分类,节约用户选书的时间,快速帮助用户进入选书阶段的入口。每一个子级模块内由业内名人名言加书籍组成。
书桌
纸质阅读习惯平行迁往平台,书的目录,书签,读书笔记等辅助阅读体验一应俱全。
四个核心竞争力
1.核心竞争力是区别于主流平台对于书籍付费的模式
主流平台:付费书籍购买整书,+免费书籍
网易蜗牛:1小时免费阅读,到时间后可以购买阅读时间来延续阅读体验
2.KOL领读人,通过意见领袖选择合适自己的书单,节约时间成本,降低选择焦虑感
3.书籍免费,用户不再关心书籍的价格是否影响阅读的决定,用户群的金钱成本降低
4.合理的阅读时间规划,每天一小时,可以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帮助其坚持阅读。为用户营造每天进步的心里氛围
盈利模式
目前的盈利模式是通过购买阅读时间来创收。
当然还有更多可能性比如:
1提供举办线下读书会友活动信息与商家谈论场地与服务中介费
2对KOL用户打赏的可能性,平台抽成
3广告费,但需要有针对性,最好是与书相关或是新书宣传相关的广告,避免广告突兀造成用户体验下降。
4被玩坏了积分系统
融资情况
目前在IT桔子上未找到相关融资信息,再加上该APP最近才上架,融资数据暂无。
竞品分析
主要看一下
微信读书
定位:基于微信关系链的官方阅读应用,在提供极致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为用户推荐合适的书籍,并可查看微信好友的读书动态。
理念:让阅读不再孤单
目标人群:爱好读书的人,碎片化时间的阅读者
核心功能:
阅读
读书排名
书籍分类
语音朗读
阅读时长兑换书币,可以用来买书
盈利模式
整书购买的方式盈利
总结:
基于微信关系,平台用户基数大
有着传统成熟的盈利模式
语音朗读方便了特殊人群的阅读体验
良好的用户激励体制,通过阅读时长兑换来的书币来购买图书,降低用户的金钱成本。培养用户的目的性阅读习惯。
最后总结一下整款产品
存在的问题
版本小步迭代的优化,目前产品存在着一些bug问题。需要进一步去优化。包括购买阅读时间这个环节存在漏洞。需要加紧修复。
产品刚上架书籍资源库较之于主流平台相对薄弱
版权壁垒的纷争,拥有版权书籍越多,意味着自身产品的壁垒越厚
时间焦虑感
一小时的阅读时间虽为合理,但容易给用户对阅读时间的把控产生心理压力。
最后来看一下从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元素来看网易蜗牛读书成为爆款的可能性
增加社交元素,在这里沿用到网易蜗牛阅读上或许是可行的
因为
平台拥有网易铁粉
网易的内部资源整合
精益的网易运营团队
比如说地铁网易云音乐广告事件,是一个极其成功营销热点。
充分说明情怀占产品调性总比重的重要性啊~
最后就是建立一条完整的读书生态链,从读书,意见领袖的书单推荐,以书会友,线上对接线下活动的盈利,都是可以形成爆款潜在的关键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