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评·剧评人文社科简书电影
如果李安开吃播账号,你会关注吗?

如果李安开吃播账号,你会关注吗?

作者: 约克镇的疯子 | 来源:发表于2017-10-27 10:32 被阅读103次

    如果李安开吃播账号,你会关注吗?

    如果李安不是导演,那他也一定是粉丝众多的吃播博主了。

    在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中,除了导演着力表现的家庭关系,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就是电影中的饮食艺术。无论是煎炸蒸煮、片切刨丝的功夫手艺,还是去皮入味、爆炒颠勺的绝技绝活,都在挑动着我们的味蕾,激发着观众的味觉神经。

    那么,李安为何没有成为吃播博主呢?因为在电影中,“饮食”所代表的不仅是一餐饭、一桌菜,它还是做菜人身份和情绪的表征,是维系家庭关系的媒介,更是一个社会群体集体认同的文化符号。

    ·饮食与身份认同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吃”是事关人生存发展的首要之事。早在先秦诸子中,便有“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这般强调吃食重要性的警世之言。到了汉代,“民以食为天”(另有说“民以食为先”)也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在今日,与人照面也会熟络地问一句:“您吃了吗”,以示亲近。足见饮食文化于中国之根基深厚。

    在电影《推手》中,虽然年迈的父亲老朱随儿子到国外生活,但是他仍然保留着传统中国的饮食习惯:米饭扣肉一大碗,炒菜炖肉两根筷。对于老朱言语不通的外国儿媳而言,似乎他所固守的饮食习惯也在无形之中加剧了他们之间的隔膜。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交往鸿沟和公媳之间生疏客气的相处方式,都给这个跨文化的家庭笼上了一层烦闷压抑的阴影。而当老朱面对会馆教烹饪的陈太太时,他则更愿意主动融入到陈太太的圈子中去。饮食便成为了两位老人相处的媒介。

    社会学家认为,食物是身份认同的核心,同时也是族裔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在异文化环境中生活的老朱和陈太太,以饮食为载体圈定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基础,将饮食作为排解乡愁的方式,用共同烹饪的方式来满足异乡人身份的归属感。这是一种身份认同。

    ·饮食与中和

    《喜宴》这部电影带有典型的中国式闹剧的风格。传统的中国式父母、被催婚的同性恋儿子、求全求妥的同性伴侣、为了生存而结婚的窘困女孩,共同演绎了一出带有闹剧性质的婚宴。然而,这场看似荒谬的喜宴,最终却被导演赋予了一个近乎完美的“三人行”结局。

    戎马一生的父亲虽早已察觉儿子的异样,甚至能够听懂他们之间的英文对话,但他仍然默不作声,既不过问也不苛责。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含蓄和隐忍。而原本占据情感优势的赛门,居然能想出“假结婚”这样的主意,实属本片中的“最佳馊主意”……然而,《喜宴》中最妙的地方也恰恰在此。导演安排了一个异文化的他者走上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和之路。对比父亲让人隐隐作痛的默不作声,赛门的委曲求全似乎更显可爱真挚……这颇有一种“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文化境味。儒家文化所认可的艺术标准便是感情有礼、表达有节,是一种不过分的和谐,也是一种理所应当的平衡。而《喜宴》做到了。

    ·饮食与欲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在《饮食男女》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片段便是开头老朱准备晚餐的长镜头。细致复杂的工序、花样百出的刀工伴随着热气腾腾的蒸笼,噼里啪啦的过油声,好一派厨房里的热闹劲儿。然而凡事有极盛必有极衰,对比结尾老朱在厨房慌张的神情、不耐烦的刀工,不免有些悲切之感。究其根,怎一个欲字了得……

    桌面摆食欲,桌下谈性欲。老朱家很是奇怪,家里有什么大事都一定要在饭桌上说,而且开场白也十分固定“我有事情要宣布……”。无论是家倩买房、家宁怀孕、家珍领证,甚至是最后老朱的自白,都是在饭桌上宣布的。仿佛一顿饭就可以看尽这一家人的一生。食欲+性欲,是谓饮食男女。在觥筹交错举杯换盏之间,人的食色之相展露无遗。

    文化鸿沟也好,人之欲望也罢,在电影中的众生终将用饮食与这个世界和解。

    不得不说,李安是个美食家!


    我是约克镇的疯子,欢迎交流、点赞、关注哦~看文愉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李安开吃播账号,你会关注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lr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