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衣柜整理法|时间管理day3

作者: 重拾图趣 | 来源:发表于2017-08-16 07:45 被阅读61次

回顾:第一章:你的时间去哪了?时间管理day1

          第二章:四象限法则,甩掉身上的猴子|时间管理day2

当我们知道了职业价值观、四象限、猴子法则等,对它们有了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后,才能更快地掌握衣柜整理法这个绝招。

整理衣柜的五个步骤对应着时间管理的五个流程,捕捉、明确意义、组织整理、深思、行动。所以我们把这种时间管理方法,称之为衣柜整理法。

在本书中,GTD形成一个开放式循环,作者用另外的5个GTD流程表述语言,将时间管理和衣柜整理法结合打通在一起。

捕捉,相当于把衣柜的所有衣服拿出来;

明确意义,对所有衣物分门别类;

组织整理,让衣服放在对应的衣柜中;

深思,每周对衣柜进行整理和回顾,思考并作出动态的调整;

执行,从①开始继续开放式行动;

生活中处处是学问,当整理衣柜遇上时间管理的方法,碰撞出的火花简直太迷人了!每一个步骤都有清晰的法则可以对应,每一个步骤背后都有深刻的理论支撑,同样,每一个步骤背后,都有对应的策略能使之落地执行。

衣柜整理法流程图

一、捕捉

想要整理衣柜,首先要清空衣柜。同样的,想要整理时间,首先要清空大脑。因为,当所有的事情都在我们的脑海里,并且不断地提醒我们有很多事务要做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比较容易疲惫,并且整个人会比较容易产生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清空大脑。

那么如何有效地清空大脑,并且做到不耽误事务呢?就靠捕捉。

当我们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有别人交代了一件事情,我们要做的,是打开捕捉工具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而不是放在脑海中,导致自己一边做当下的事情,一边在脑海里反复回顾着刚刚接受的事情。

所以,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我们再遇到别人安排的突如其来的事物,就可以动用捕捉工具将这些当下不紧急的事情捕捉下来。用什么捕捉工具呢?作者表示,这个可以因人而异,比如纸笔、手机软件、电脑桌面的备忘录、便利贴等等都是可以的,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哪个方便用哪个,但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专注一个,尽量避免一会纸笔一会便签一会备忘录的现象。

二、明确意义

整理衣柜,要对衣服进行分类,冬天来了就要把冬天的衣服整理过来,夏天的衣服则可以收藏起来。那么对于我们捕捉到的事务,我们也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

1、一般来说,分类整理先需要分辨出哪些是“可以行动”的,哪些是“不能行动”的。比如“周五之前交上一篇稿件”这个就是“可以行动”的,而“哪天有空和出去吃饭”,这个因为不明确时间暂时“无法行动”。

2、分成两大类之后,我们可以针对各个大类的事务进行更深层次的细分。

“不能行动”的事务可以分为三种:

垃圾:浪费时间和生命,就是直接不能做的。这种事情避免出现在捕捉列表中。

将来某时:当将来条件成熟之后才会去做的事情。比如年底我要和先生去旅行。

参考资料:别人告知我们的事情,比如我们自己收集的优秀文章要看之类的。

3、而对于“可以行动”的事务来说,可以分为6大类:

2分钟行动:2分钟之内可以解决的事情直接去做,不要记录也不要去拖延。比如打个电话;

项目:需要多个步骤多部门协调才能做的事情。

任务:多个行动组成,和项目的区别都是自己独立解决的事情;

行动:可以直接去做的事情,这是项目和任务中的最小单元;决定它的下一步行动的是这件事情的时机。

指派给别人做的事情:把事情交代给别人;

特定时间做的事情:这类事情是已经明确了时间,需要写在日程表中,比如我下周六要去哪里参加什么宴会。

4、当一件事情,明确了它的分类,我们就能做出一张表格:

收集篮

5、通过这个表格,我们下一步行动是,找出能够“下一步立马开始”的事情去做,并且保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让大脑只有这一件事情。这样做的好处多多,不仅能在我们专注的时候提升我们的创造力,而且还会带来成就感和更好地处理结果,让大脑不再保持巨大的压力。重新复盘,这句话对我来说印象深刻,影响了自己今天的行动,取消了一些安排。

6、那么,如何能找到“下一步”的行动呢?

在“可以行动”的六大类中,

2分钟行动是立刻就可以去做的;

剩下来的“指派给别人做的事情”也可以立刻去做;

如果有重要紧急的项目和任务,可以分解成多种行动,然后去找寻下一步行动。

所以,对于一件比较宽泛地事情来说,可以着重在纸上分析解构这件事情,不断问自己还有下一步吗,还有下一步吗。

在书中,作者还给出了写出下一步行动的秘诀:要用动词开头,要表述清晰内容并且描述结果,并设定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这样的行动才是可执行并且有效的。

三、组织整理

衣柜里的衣服都拿出来了,并且已经分门别类,我们现在要把冬天的衣服放在衣柜里面。那么在时间管理中,我们也已经找到各种事务的类别,区分好可以行动和不能行动的,也找到下一步行动了。接下来如何整理这些事务,使它们井井有序地排列呢?

本书中,作者按照类别,给出了三个清单和日程表(3+1清单系统)

清单分别是:将来清单、行动清单、项目清单;

日程表:特定时间需要去做某件事情,可以用提醒软件去提醒。

清单系统:当所有的事情全部在纸上呈现,当做完一件事情就去划掉一件事情,这种成就感,不仅是工作带给我们的意义,更是我们自己合理规划时间而得到的最大的奖励。

四、深思

衣柜里的衣服整理好了之后,我们还应该每个周都去整理一遍,这样及时动态调整,我们的衣柜就会永远保持舒爽与整洁。时间管理中同样如此,当我们定时对清单中的事项进行深入思考与回顾,并作出动态性的调整,这样我们的清单才能够对我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书中,作者推荐了两个回顾的时间段,一个是每天下班前的日回顾,一个是每周的周回顾。

日回顾要回顾四个问题:

今天做了什么?

对哪些比较满意?哪些不满意?

推进了哪些重要的事情?

明天的规划是什么?

周回顾要做的事情:

清空收集篮,让能一周毕的事情一周结束掉,不能的事情整理到别的清单中;

检视3+1清单系统,看看将来清单中有没有能孵化的任务,行动清单中有没有做完还没划掉的任务?剩下的任务是需要本周立刻结束,还是需要下周去做?再看看项目清单中自己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下一步该做什么?最后看看日程表,有没有这周和下周需要做的事情。

本周收集的资料和信息,看看能够就地消化或进行巩固;

年度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目标纳入回顾系统,比如每年要阅读50本书,看看本周进行到哪一步。按照作者的话来说,每检视年度目标一次,就被点燃一次。2016年度完成了一个梦想图,我感受到作者说的:每检视年度目标一次,就被点燃一次激情。

五、行动

下一步行动是最小的行动单位,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下一步行动开始。

大卫·艾伦提出的‘六个高度’

大卫·艾伦提出,我们的工作和人生是可以划分成六个高度去进行检视和规划的,它们分别是:

1. 原则(五万米):你首先必须要找个时间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原则和目标,这是你工作的灵魂所在。如果你以前没有思考过这些,建议你现在就开始思考。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下我的原则:工作是谋求更好生活的途径,追求无压、流畅、高效的工作。

2. 愿景(四万米):这里面包含3—5年的工作目标,可以是职位的,也可以是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在这个层面你需要问自己:

我的目标是什么?

哪些人已经达到了我这个目标?

他们是如何达成的?

达到这个目标之后我的工作和生活会是怎样的?

这样一来我们就给自己构建了一幅图画,当我不断地回顾这幅图的时候,我要完成这些目标的愿望也就愈加强烈。

3. 目标(三万米):目标是比愿景更细化的东西,通常在一年内就可以有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4. 责任范围(两万米):工作上的角色,如销售、管理、产品开发等;生活中的角色,如家庭、个人财务、精神层面等。要把每一个角色扮演好,就需要执行一些任务,以拉近现实和期望的距离。

5. 任务(一万米):所有需要一步以上完成的事情都是一个任务,虽然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自上而下’的目标系统,但是我们仍然要将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一个个任务上。

6. 下一步行动(跑道):这是最为细枝末节的事件,我们要将他们全部放进我们的清单,然后一一消灭。谁更关注细节,谁就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刚开始我们都在同一个跑道里面绕圈,但是最终只有职业规划清晰的人,才会驾车进入快车道,直奔目标而去。”

“那么,说到底,你到底是‘自上而下’工作的?还是‘自下而上’工作的?”小强问。

“我会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然后制定一个‘自上而下’的职业规划;当这个规划确定之后,我会‘自下而上’地搞定自己的工作,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随时修订自己的规划,这是我的工作方式。”

“哦……这样就可以做到忙碌但是不盲目了。”小强若有所思地说。

人生规划的六个高度

“回到我们‘选择最佳方案’的话题上来,我们在选择究竟执行哪一个‘下一步行动’的时候,通常会根据四重标准进行

1. 重要性:选择下一步行动的下一个标准就是相对重要性,即在所有剩余的这些选择中,对我来说哪一项最重要?这个问题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解决了,还记得吗?职业价值观?四象限?

2. 环境:我们的工作虽然是五花八门的,但还是可以分类整理的,比如,你可以将你的工作分为:打电话、计算机旁、外出办理等,当你必须要打一个电话的时候,可以考虑将所有需要电话解决的事情一并处理。‘计算机旁’、‘外出处理’也是一样,利用环境将一类事情集中处理,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3. 时间:时间是决定行动的关键因素。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工作被打断,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现在到底有多长时间可以用来处理手头的事情。有人说时间管理专家都非常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时间片’,他们能够在3—5分钟内迅速完成一项任务,这种能力是需要我们不断磨练才能掌握的。

4. 精力: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强迫自己在看了2个小时报表之后再去制定销售策略,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节奏,将烦琐的、难度大的任务用简单的任务连接起来,这样能有效防止疲劳,也有利于集中精力。”

题外话:公众号终于收到了原创开通的邀请,从2017年的5月4日,到2017年8月15日,3个多月的时间里,自己成长了很多,今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感谢目前为止100个粉丝关注我,未来,继续努力,继续前行~

                                                                                                      END

第一章:你的时间去哪了?时间管理day1

第二章:四象限法则,甩掉身上的猴子|时间管理day2

相关文章

  • 干货:衣柜整理法|时间管理day3

    回顾:第一章:你的时间去哪了?时间管理day1 第二章:四象限法则,甩掉身上的猴子|时间管理day2 ...

  • 《小强升职记》之衣柜整理法(1)

    【衣柜整理法】是一种时间管理的方法,由David Allen的GTD时间管理方法衍生而来。 【衣柜整理法】的五个步...

  • 时间管理-衣柜整理法

    2019年已经过半,回顾下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在时间、知识能力、身体健康、社交生活上比较忙乱。时间管理可以说迫在...

  • 读书感悟:谈时间管理

    一、神奇的时间管理 今天我们不谈励志,我们聊聊时间管理。 废话不多说,首先上干货,时间管理法。 1、时间管理第一步...

  • 远观衣柜整理法

    最近看了一个时间管理方法,名字很有趣:衣柜整理法。顾名思义,这个方法来源于我们整理衣柜的经验。 所...

  • 《只管去做》读书笔记2

    昨天读完前几章,我们了解了时间管理的体系: 在《小强升职记中》我们会了解到几种时间管理方法: 1.衣柜整理法——计...

  • 时间管理之衣柜整理法

    俗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会整理衣柜的人绝对是会时间管理的人。 一般衣柜整理,首先将衣柜的东西全部取出来,放在床...

  • 【干货】如何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

    【干货】如何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 2018-05-19 时间管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当下最流行的时间管理法则是将...

  • 《小强升职记》- 读书笔记

    构建时间管理核心系统: 种子——找到时间黑洞,找到职业价值观。 树苗——学习四象限法则、衣柜整理法。 枝叶—...

  • 均衡发展与时间管理

    GTD时间管理法 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法是美国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时间管理法。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货:衣柜整理法|时间管理day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pm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