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过得颇为不舒坦,原因无他,失眠,莫名的心慌总是让我觉得成为了两个人一样,想睡又睡不着,全然没有假期自由与消遣的意义。细想来,还是心态问题。
先说青年心态,简单点,就是精力充沛,广泛社交,追剧追星,读书出格,不愁世事,颇有泰山崩于前而扭头就忘的那种。但总是归于浮躁,幼稚。奔波太多则无了家庭观,在家太久却又难以作为,颓废之至。治学方面,读书难以硬啃,灵活删减,创作与行事总有活泼灵动,思维跳跃但又难成一体的青年特色。做事急切但又不免陷入拖延,观物观事,多矛盾纠结,冲动而又多偏见,期待未知。可是大部分人活着总是不免会向老年心态过渡的。
何为老年心态,老年心态并非体现在身体年龄,而更多体现在心理年龄。总之,就是“稳”字。一切求稳,老气横秋的文笔,平淡如水般的生活,多定计划而恶扰乱,不想甚至难以接受新事物,对生活的未知总是报以怀疑和不自信,劳碌于社交基本上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成熟在其特征中是有所体现的,独特的观点和消沉的魄力已经不会让其承受太多的失误和损失。
可能在此看来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吧,而且以上也并不全对,毕竟人具有特殊性,可与我自身观之并总结是差不多齐全的。如果片面还请补充。
之前有人评论我的感悟老气横秋,说我有少年老成之感,多贬少褒,说我该多读出格的作品。愈想愈对,这特色在生活中也算体现的淋漓尽致了吧。多计划,少社交,足不出户闭门造车,不再喜欢自己难以预料的生活,真的算是多老年心态了。至于为什么经常失眠倒并非是这种心态所致,而是下面要说到的舒适区。
字义上解释舒适区怕是也只能说是一爿让自己舒服的地方,进一步化具体而抽象的说,那就是自己的精神和小世界锁定在的一块随心所欲的境地。是长期自由自在无所辖管而形成的一种抵触必要但不愿做的事情形成的一种习惯。通俗点,就是不想去做很多事情,但又必须去做,这就是因为你走出了舒适区。
那么这个根据这个概念而言,谈及自己,没错,我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范围的舒适区,长期在大学生活中,一切自己说了算,想学习便可学习,想散步便可散步,想玩便可玩。随心所欲惯了一旦做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是非常难受并且惊慌失措。一名北大教授说过,所有的恐慌都源于不自信,难以着手开始做一件事。他提到自己是以生命为燃料活着,激情满满,不管真伪,总之说的是对的,因为他解决舒适区的方法就是从小事开始慢慢做提高自己的自信,慢慢做到大事情。
论青老年心态与舒适区理论说的都非常驳杂,可一反思到自己,真的是错综复杂难以为继,少年心态在向老年心态转变的我,可又掺杂在一起,竟丝毫找不到点年轻人的影子。自以为看透世界,可世界大着呢,乱着呢,精彩着呢,可怕着呢。其实只是单纯的恐惧而已,总想写点什么可因为生活糜烂颓废却连半句市井之词都无从诉说。可是,一定程度上,成熟了很多,可能在思想与境界上吧。每次反思总是异彩纷呈,不得不说人的思想中真的蕴藏着大千宇宙和芸芸众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