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观点反概括。表达式:观点→材料。在写作时,作者将观点借助一定的材料反映出来,反概括思维的结果是呈现出寓有观点的材料。例如:在《小狗包弟》中,巴金先生为了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借助了自己对待“小狗包弟”的态度,使忏悔之情深切感人;创作时,作者常常要通过反概括思维将所要表达的观点通过丰富感人的材料显现出来。
⑥中心反概括。表达式:中心→辅佐。所谓中心,指的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感、主要观点、核心事件等。中心反概括就是借助一定的次要人物、次要情感、次要观点、辅佐事件来突出主要人物、主要情感、主要观点、核心事件,反概括的结果是呈现衬托中心的辅佐现象。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作者为了突出荆轲这个主要人物形象,就安排了在秦廷上色变震恐的秦武阳这个次要人物;为了强化中心的需要,作者常常通过反概括思维选择次要人物或辅佐事件来正衬或反衬所要强化的内容。
⑦结果反概括。表达式:结果→过程。这是将事物发展的结果通过一定的发展过程或思维过程反映出来,反概括的终点是能够得出结果的过程显现。例如:某位学生高考获得了优异成绩,就呈现出这个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作习时间等);为了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结论,毛泽东先生就把得出这个结论的分析过程呈现出来;写作时,为了充分说服读者,作者需要通过反概括思维将结果通过一定的过程摆在读者面前。
——本文摘自陈剑泉《谈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思维》(《语文知识》2016 年 6 月上总第 321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