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评和书目、影评与剧目
陈剑泉: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4

陈剑泉: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4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1-06 16:37 被阅读0次
任天真摄影作品

⑤观点反概括。表达式:观点→材料。在写作时,作者将观点借助一定的材料反映出来,反概括思维的结果是呈现出寓有观点的材料。例如:在《小狗包弟》中,巴金先生为了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情,借助了自己对待“小狗包弟”的态度,使忏悔之情深切感人;创作时,作者常常要通过反概括思维将所要表达的观点通过丰富感人的材料显现出来。

⑥中心反概括。表达式:中心→辅佐。所谓中心,指的是文中的主要人物、主要情感、主要观点、核心事件等。中心反概括就是借助一定的次要人物、次要情感、次要观点、辅佐事件来突出主要人物、主要情感、主要观点、核心事件,反概括的结果是呈现衬托中心的辅佐现象。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作者为了突出荆轲这个主要人物形象,就安排了在秦廷上色变震恐的秦武阳这个次要人物;为了强化中心的需要,作者常常通过反概括思维选择次要人物或辅佐事件来正衬或反衬所要强化的内容。

⑦结果反概括。表达式:结果→过程。这是将事物发展的结果通过一定的发展过程或思维过程反映出来,反概括的终点是能够得出结果的过程显现。例如:某位学生高考获得了优异成绩,就呈现出这个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作习时间等);为了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结论,毛泽东先生就把得出这个结论的分析过程呈现出来;写作时,为了充分说服读者,作者需要通过反概括思维将结果通过一定的过程摆在读者面前。

——本文摘自陈剑泉《谈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思维》(《语文知识》2016 年 6 月上总第 321期)

相关文章

  • 陈剑泉: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4

    ⑤观点反概括。表达式:观点→材料。在写作时,作者将观点借助一定的材料反映出来,反概括思维的结果是呈现出寓有观点的材...

  • 陈剑泉: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3

    三、“反概括”的外延1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反概括思维可进行不同的分类。 1.以反概括起点(本质)和终点(现象)...

  • 陈剑泉: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5

    ⑧功能反概括。表达式:功能→结构。这是将事物的功能通过事物的结构显现出来,反概括的终点是呈现出能够体现功能的结构。...

  • 陈剑泉:语文中的反概括2

    (1)反概括思维是与概括思维相反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是事物的本质,终点是事物的现象。 (2)反概括思维的目的...

  • 绘画4——陈泉妡

    今天我又去上绘画课了。这节课学的是第七课,聪明的小肥熊。 首先我们要换一只小熊。老师说小熊可以画成...

  • 【学习分享】提问三工具 提高理解力

    【课程】泉灵的语文课 【讲师】张泉灵 【学习分享】提问三工具 提高理解力 001 学习目标 根据文章的内容建立画面...

  • 让对抗语文来的更猛烈些吧!

    语文,是我们学习的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低层次上,我们读书看报要语文;高层次中,将一个人的思想进行升华概括也需要语文。...

  • 动态 | 岩泉街道第四征收小组

    4月25日下午,第四征收组(岩泉)陈建伟组长召集4个分组长在岩泉村委会议室召开第一次分组长会议。会上陈组长传达...

  • 三国仙侠传无定制冥界3攻略(41-60)

    第41关 偷袭曹营 冥兵:4个步兵,带焚寂剑,血战12%+反后反,伤害爆表!我军没原力血少的一个反后反就被干扒下...

  • 工作越稳定,人生越脆弱:如何提升反脆弱能力

    文/陈一陈 塔勒布在他的著作《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提出“反脆弱”这个概念,他认为,反脆弱性的有无决定了生活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剑泉:语文学习中的反概括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pk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