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管理类营销脉搏读后感
《定位》第1—3章读后感

《定位》第1—3章读后感

作者: 芸若菲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23:40 被阅读0次

    《定位》是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观念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其作者是:【美】里斯(Ries,A.),特劳特(Trout,J.)作者以一个经济学家、心里学家,更是一个营销者的眼光,去看待美国广告信息的应用,他指出:片面地、大规模地投入广告,收益往往不大,反而让商品变成了同质化的产品。为了能更好地赢得市场,他提出产品应该“定位”。

    先说说“定位”的由来。

    人们以前是:战略上忽视,战术上重视,但是,《定位》这本书自产生以来,便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它强调战略上如果不重视,就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

    举例:泰勒的科学管理让人们理解了知识的力量,因为改变劳作方式,可以让人们节约时间,同时获得更好的劳动报酬;德鲁克的管理让人们明白: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知识走向成功,每个社会,都可以看到一大群管理良好的组织在全球展开争夺,这就滋生了管理效应和竞争效应。诸如种种,都凸显了战略的主导地位。

    由于战略的意义,全球的经济学家便使劲地建议,让政府如何刺激人们消费,而消费者在铺天盖地、眼花缭乱的信息中无所适从。

    尤其4G和5G知识社会,带来的信息爆炸,使得本来极其有限的顾客心智更加拥挤。

    人们大脑承载的信息量非常有限,根据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米勒的研究,顾客心智中最多只能为每个品类留下7个品牌空间,而特劳特先生发现,随着竞争的加剧,最终连7个品牌也容纳不下,只能给两个品牌留下心智空间。

    那么,怎样才能在人们大脑中,让其有限的空间,容纳你刚好需要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劳特提出了“定位”概念。认为我们的产品,我们的营销不能广,而应该聚焦,这样,人们才容易记住。

    其次,定位的意义。

    很多超市,货架上躺着80%以上的产品,都是因定位不当,而成为没有成功获得心智力量的、平庸的、同质化的品牌。

    文中提到,任何在顾客心智中没有位置的品牌,终将从现实中消失。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美国是一个信息过度传播的国家,每年花费数百亿投入广告,然而从广告而产生的收益却薄如纸片。美国《纽约时报》的周日版一直保持在50万字以上,以每分钟阅读300字计算,也需要28小时。它信息的“过度”,自然成为人们心中的累赘,人们在面临过多信息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选择逃避,也就是,你广告信息再多,反而让消费者记不住,甚至生厌。人们只选择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

    如何让产品在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从而,在人们心中产生影响?特劳特提出:抓住人们的心智,是未来人们竞争的方式。

    接下来如何去定位。不光是对产品的定位,还要对人们心智的定位。人们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不是简单去衡量商品,而是要去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

    比如一些流行歌曲,你选择什么歌曲试唱,如何才能得以流行,不是取决于你喜不喜欢,而取决于你的评委喜不喜欢,你的听众喜不喜欢,歌唱得好的人多如牛毛,但是如果选择独特,或表现独特,让人们记住了你,或记住了你的歌,那你就成功了。

    也可以说,定位最新最好的定义是:只要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你就赢得了市场。

    所以,尽量开创并主导一个品牌,做一个让人们真正动心的品牌。谁让消费者动心,谁就抓住了人们的心智

    最后,抓住定位的方法。

    争取第一,让你的产品变得唯一而独特,因为人们只记得“第一”,而“第二和第三,都间接就等于默默无闻”。

    简化心智,把信息进行简化,让人们容易记住。人们不喜欢复杂而模棱两可的东西。

    与人们心智相通,符合人们的需求,切合人们心智的产品就是最好的产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定位》第1—3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yk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