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实际上根本没有传统文化何去何从这一说。因为传统的东西一定会跟随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而进化,无法持续进化、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只能被淘汰。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是寿命,遵循同样事物的规律,兴起、发展、高峰、衰落。这个规律甚少有事物可以违背。文化也是一样的,传统文化是在传统社会中形成,当社会改变后,文化就无法适应。新的文化就会产生和兴起,传统文化的没落是自然规律,是无法逆转的。除非一种就文化能切合社会的发展,进行自我改良,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样才能延续它的时间,减缓衰落的速度。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我们有记载的最早的文化,就是被称为宗法社会相对应的家族文化。这个时期的社会结构以家族为单位,是一种层级结构分明,金字塔形的机构。下层只对上一层负责,不对跨层负责。在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信息沟通的效率来看,这是一种简单明了、高效率的社会组织结构,相对应的文化也就是这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单一连接的文化。讲究尊卑、单一秩序、以家族为核心的价值观。这个时代的法律、国家、统治、皇权、人权等方面的意识都比较单薄,或者还处于萌芽之中。
以家族为主的宗法社会,只有地域的观念,没有国家的观念,而且当时的国家也是一个松散的组织代名词,随时都会改变,一个诸侯国随时可能因为老诸侯的去世,而将诸侯国分封给几个儿子,大国里面变小国,或者因为天子的改封,一下子就会从甲国变丙国。所以,国家是不固定的,而家族是固定的,而且家族可以养兵、圈地、蓄奴、对外家族发动战争、可以影响国家的政策等。
在国家不固定,没有固定法律的情况下,家规就是最主要的规矩,在生产力非常弱小的情况下,一切资源都有家族把持,个人只能依靠家族生产和发展。这种社会结构影响下的文化,就是已经消失的上古的田园牧歌的文化,一种追求无为、国家不能干预家族,讲究礼仪规则而不是社会规则或法律的文化。家就是天下,家天下就是表达这种意思。在诸侯的家中,家就国,国就是家。诸侯最多只是尊重天子、服从天子的正义战争的支配权。其他的,天子一概无权插手,诸侯以下的家人,根本不用对跨层的天子负责。
从战国开始,精英阶层的国家概念逐步变强,国家意识越来越高,统治者已经开始体会到“国家”这个概念的重要性。宣传、固化国家的概念的行动逐步开始。所以,国家,是到了竞争和战争越来越激烈、需要持续提供庞大资源支持的时候,统治者发现国家这种想象的共同体、这种虚拟的概念,是最好用,最能聚拢人心、能让人们更多付出、更多服从的最好的东西。这时“国家”才被慢慢被各个阶层认识和重视(有些是主动重视,有些是被煽动而重视)。
原来的诸侯国的资源、权力、人口都是分散在各个贵族家族里面的,诸侯一般来说是最大的家族,掌握着最多的资源。但一个家族的资源无论如何也无法支撑长期的战争和诸侯国的整体发展和强大。为此,在这种外在压力推动的强大需求下,国家、社会的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各种思想主导下的变法开始。
所有变法的本质就是如何能更加高效的获取更多的资源,这种低成本的获取资源方式,就是加强对所有资源和人的控制。只有获得比对手更多、成本更低的资源以支持战争,才能避免国家被人吞并(其实,吞不吞并对下层阶级的人来是没有区别的,有区别的只有统治阶层的利益受损。但在国家概念的煽动和鼓舞下,无数的下层阶级也认为自己的利益受损了)。所以,这种社会结构发展的逻辑就是:国家需要强大,就需要统一力量,统一资源,统一管理,家族就必须要被削弱。
这也是为什么孔子为什么一直鼓吹的文化复兴、回到“礼制”的社会、人人各安其位、各守其位的理想无法实现的原因。因为社会已经改变,人的需要和追求都已经不一样,再用传统文化是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经过改良的儒家,在汉朝中后期的全新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那时的孔孟的理论,由当时的大儒董仲舒等人对《春秋》《周礼》《中庸》《论语》《谷梁传》《左传》《公羊传》的经典的重新解读和释义,其实就是从儒家和其他学派中,提取对汉朝统治有利的内容,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加工和解释。
比如“大一统”论、“天人感应”论,将孔子的君君臣臣这种不合时宜的理论发展成三纲五常,方便大一统社会下的皇帝的统治等。还有很多如叔孙通是通过改进孔子“礼”,完善了汉朝开国后朝廷的各种礼仪,以树立皇帝威严,提高权威,巩固地位。通过改良“德”,完善人才举荐制度,加强了朝廷与社会、人才的联系,巩固朝廷的地位和社会的稳定。贾谊的对民要“施仁义、行仁政”的理念,就是通过发展孔子的诸侯之间的"仁"而来的,也是极大的满足了统治者和社会的需求,这就是文化的改良和发展。
通过几百年的斗争,一直到秦帝国的建立,在较大程度上压制了家族的力量后,才算是基本统一了全国的力量。秦国依靠的这种新政产生的力量,最后只花几年时间就统一了中国,成立真正的大秦帝国。但一直到汉朝、五代十国、隋朝、唐朝,家族对国家的影响力和操控能力都还在。直到唐朝后期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宋朝的皇家与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时候,才真正摆脱传统的那种世家大族的影响,形成阶级统治,一种有一定的流通能力的阶级统治方式。这其中的文化的变迁也是非常的明显,各种文化的斗争非常的激烈,独尊儒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宗法社会的文化一直不愿意退出江湖,比如儒家之类的传统文化,就一直改头换面的,想要适应的新的社会,但根基还在无法重建,所以一直比较挣扎,从秦一直到汉前期,儒家都是属于没落的文化。一直到西汉的中后期及隋,科举制度的兴起,农民等下级基层才有机会进入上流社会和统治阶层。而科举开始之时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传统宗法社会的大家族,提高新的统治阶层的形成速度。所以,儒家在改头换面后,吸取了其他文化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这种王朝体制的社会后,才又再一次兴起,所谓的传统文化,那种孔子一直想恢复的周礼管制下的社会是再也无法回去。那种文化也只能作为日常生活的向往,而不能作为政治统治文化了。
到了近代,在传统文化发展陷入停顿,包括程朱王阳明等天才大儒,虽然发展处理学、心学等更加进步的思想理论,推动新儒家文化的发展。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将儒家带进正路,反而在很多因素的影响和促进下,整个社会被带进沟里。在这种落后于社会发展速度的文化的约束下,中国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滞后。所以,我们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才吸收接纳了西方现代文化,从而推动了中国社会现代的进程。而现代化则是西方文化树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束缚的时间越长,挣脱的成本越高,付出的代价越大。因为儒家文化在经过一次的变种和迭代后,基本是走进死胡同,失去了自我更新的能力,这是由这种文化的特性和基因决定的。因为它在几次关键的十字路口都走错了路,只不过走错路的后果一直到现代才发现如此的严重。
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就是世界观,是以人的主观意念为主,以一种抽象的方式来描绘世界。当社会结构发展一定的复杂程度,生产力需要进一步解放的时候,这种没有逻辑,不是以事物本质来分析世界的方法,就成为严重的限制,堵住了人的眼睛、耳朵、脑袋等器官,无法通过发现世界,利用世界的物质驱动社会技术的发展。
同样是我们认为最先进的西方文化,其实西方人从一二战开始就觉得这种文化已经到了没路,是注定要淘汰的文化。所以,一直在尝试新的文化,失败后,又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改良,才不断推动了西方社会持续发展,还在取得进步和发展的高峰。
而我们走到今天,当我们吸收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改良后(好像大儒未现),生出现在正在逐步完善的新时代的文化。这种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子?还不得而知,因为它还在快速的成长之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它是如何发展,都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它的基因都是带有传统文化的信息。我们无法从基因中剔除掉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对我们的影响,重新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文化和科技一样的,都是一种进化的物种,他需要有根源和基因传承,才能发展、才能进化。
还有一点可以期待的是,未来社会在技术发展的支持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控制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未来最大的发展空间,不在于技术和物理世界的研究,而在于的人的思想和人类存在的意义的终极思考。这种社会环境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我们古老的哲学思想,或许才是最好的文化。或许我们将发起一场文化复兴运动,再次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传统文化就像一所老房子,孔子收集各种石头和材料,为房子打下基础,建了一座在当时社会和技术条件好最好的茅草房。然后在不断老化的过程中,经过各种大儒、学者和权势的添砖加瓦、加固维护,特别是如孟子、荀子、董仲舒、程朱、王阳明等大家的大规模修缮。从茅草屋变成木头屋、砖瓦房。甚至还发展到了砖瓦结构的高门大户和亭台阁谢。但这种设计逻辑、材料种类、建筑方法没有大变革和创新的情况下,始终敌不过西方的水泥钢筋的高楼大厦。未来,或许我们又会想要住回砖瓦房的别墅中去,只不过里面是各种高科技而已。这就是未来可能的文化复兴。
(关于传统文化,很多人诟病和攻击的只是风俗习惯而已,比如三妻四妾、贞节牌坊、家包办婚姻、三从四德、裹脚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最核心是哲学思想,是看待世界、研究世界的方法论。这点明天理一理思路给大家参考)
网友评论
就拿五四新文化运动来说,她发展了什么?抛弃了什么?其中有两条是必须说的,第一,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五四,正是这种精神啊!第二,退让,正是老子的务实精神,无数学子出国留洋,学习图强,如果一味拼命反抗战斗,哪也得自己强啊!不争一时之长短,不仅仅是过去,就是今天也正是有这种务实精神,才有我们现在的发展壮大!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有进有退,发展之道。
是说,变是常态。
不是吗?万事都在变,没有恒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