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二月初读完了这本五十二万字的巨著《人生的枷锁》,油然生出了一些虚渺的自豪感,自以为对于人生的真谛已经领悟的差不多,便急于想写作一番与人分享。但直到动笔时才发现脑袋空空如也,实在是写不出什么箴言妙语,于是写作计划一直搁浅。直到春节过后,又经历了几番现实的冲击,随即联想到这本书中的文字,方才有所领悟,便趁机书写出来。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作家毛姆带有自传色彩的代表作。书中主人公菲利普是个先天残疾的男孩,加上自幼父母双亡,从小就尝便了人性的自私与冷漠,同时也养成了他孤僻又敏感的性格。
这本书讲述了菲利普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全部经历,他因为那可怜的身世,所以人生道路走得并不顺畅。童年时受尽了同学们的欺侮,成年后又爱上了一个虚荣贪婪的女人,他总是对未来抱有太多期望,这些都成为了他人生道路上一道道无形的枷锁,对他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痛苦。
2.
菲利普成年后从事过多种行业,他首先进入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实习生,一年之后他嫌这份工作太过枯燥乏味便离开了。然后他又前往巴黎学了两年画画,尽管他非常的勤奋努力,但他也终于意识到自己没有绘画天赋,他不想将来做一名穷困潦倒的二流画家。也许在他看来比起虚幻的梦想,他更在意现世的安稳,于是他又当机立断地离开了。再后来他又选择学医,历时七年。而在这七年中他有两年因为资金不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不得不去做商店招待,之后他又靠着以前的绘画特长在商店里升为服装设计。
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他只是需要这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就像他选择从医也并不是为了那份救死扶伤般神圣的职责,他一直想要去周游世界,而医生个职业会给他带来许多便利,或者说成为一名医生能够帮助他完成周游世界的梦想。
尽管这是一段非常的曲折历程,好在菲利普终于在不断失败地尝试中找到自己最终要从事的职业--医生。他每一次选择结束当前事业时,我都不曾为他感到惋惜,因为这种经历对我来说是那么感同身受,我深深的理解他。因为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所以每一种都会去努力尝试,这有何不可呢?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不断体验的过程。
我总觉得你我应当把生命视作一场冒险,应当让宝石般的火焰在胸中熊熊燃烧。做人就应该冒风险,应该赴汤蹈火,履险如夷。
菲利普经受的磨难不可谓不多,但他在伙伴们的冷嘲热讽中锤炼出惊人的自制力,他变得喜怒不形于色,情感不再见之言表,待人接物方面,也学会了沉着应对。他也明白现实与幻想的悬殊,每当希望破灭时,他能客观地剖析自己,并从容地付之一笑。
就像如今的我们步入社会,便如同陷入汪洋,前无灯塔后无退路,没有前世今生的历程做对比,也没有命运相同的例子做参照。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彷徨,孤独,无助,如何摆脱?惟有自解。
3.
这本书唯一令我深刻的道理就是“生活毫无意义”。我们生活中的种种束缚,追求幸福的欲念,对未来不切实际的幻想,都是人生的枷锁。我们身处其中,无法看破,无法摆脱,只能互相折磨。
如果我们能够变得超然物外,不再被情绪和观念所控制。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一生,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不管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都把它当做生命的馈赠,能够坦然自若地接受,荣辱不惊地面对。那么这样的人生才称之为艺术珍品。
这将是一件艺术珍品,将丝毫不减它那动人的光彩,因为唯独只有他才知道它的存在,而随着他的死亡,它也就立即消失。
其实人生的真谛并没有多么纷繁复杂,生活也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当我对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时,就应该努力去改变现状,创造快乐,万事万物都是如此。
我想生命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我们所读过的书、所经历的事,每一样都会赋予生命一种特殊的意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物就像编织在毛毯上的图案,这些图案或美或丑都无足轻重,只因为这对有些人而言是世间唯一的艺术珍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