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不同,追求不同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19-12-10 13:59 被阅读0次

今天,学校和广东的某位名师工作室一起做“数的运算能力”研讨会,采用的是同课异构的方式。

同课异构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的《存零用钱》。我很关注一节课如何开课,因为开课基本就决定了课的走向。

课例1:

师:孩子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课件出示)3+4=?

生:7.

师:这个太简单了,连这么大的一个孩子都知道答案。(课件出示)。那么3和4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直接相加得到7呢?

生1:中间是乘号。

师:看来你是没有听清问题。问题是3和4在什么情况不能直接相加得到7?

生2::3+0.4.

师:哦,你换成了小数。

生3:0.3+0.4

师:你也换成了小数。看来有点难。比如像这样:3元+4角

生4:2元+5角

师:我们说的是3和4.

生4:3角+4元。

生5:3角+4分。

生6:3厘米+4毫米。

生7:3月+4天。

师:刚才这个游戏你们想到什么?

生8:3和4相加不一定得到7.

生9:3和4后面可以带不同单位。

师:也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两数才能相加?

生10:在单位相同的情况才能相加。(师板书:单位相同)

课例2:

师:孩子们,喜欢抽奖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来抽一下,想抽奖的孩子在哪里呢?

(老师随机将信封给学生,学生抽取,老师要求他读出信封里的内容。)

生1:送你一颗棒棒糖。

师:送你一颗棒棒糖,让你的生活甜蜜蜜。

生2:送你一颗棒棒糖。

师:也送你一颗棒棒糖,甜甜的生活。

生3: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师:老师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生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老师希望你能多读书。现在再抽一次,我请坐得最端正的孩子来抽。

生5:零用钱,不乱花,一元一角全攒下。

师:这是说的零用钱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零用钱的事情。

纵观两节课的开课方式,作为一节数学课来说,怎样的开课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呢?我们首先来看看课堂开课的作用吧。

百度上如是说,有以下作用:

1.安定学习情绪。

2.吸引学生注意。

3.激发学习兴趣。

4.沟通师生情感。

5.明确教学目的。

6.启迪学生思维。

7.确定全课基调。

那么对比一下这两位老师的开课,我们不难发现课例1的开课方式,7条中至少做到了6条,尤其是“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启迪学生思维和确定全课基调”上,那是做得相当到位。因为本节课学习的是“小数加减法”,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学习这个内容,与之相关的是整数的加减法知识。不管是整数加减法还是小数加减法,都离不开“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原则。通过一个游戏,让孩子们脑洞大开,为新课埋下伏笔。而课例2中的开课方式,7条中很好地体现了前4条。作为数学课来说,更多是一种思维的引领与启发,如果单从学习兴趣上去满足孩子,力量显得单薄了一些。

接下来课堂的走向,两节课也呈现不同的状态。

课例1里,让学生经历多种算法,并沟通算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给足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互动分享,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散思维、推理能力、迁移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课例2里,学生都走在老师规定的路上,一种算法走完,完成教学内容。

后来,我仔细地对比这两节课,发现课例1更多关注学生的思考力的培养(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等),课例2更多关注学生的技能形成。到底哪一种好呢?答案是不言而喻。

开课不同,追求不同,长此以往,效果也就大大的不同。

相关文章

  • 开课不同,追求不同

    今天,学校和广东的某位名师工作室一起做“数的运算能力”研讨会,采用的是同课异构的方式。 同课异构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

  • 追求不同

    距离我成年也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是我妈妈好像还是把我当成了一个小孩子,可能也是因为我比较依赖她的缘故吧,不是因为别...

  • 追求与众不同

    有个测试题:从1-50之间选出一个两个不相同的奇数,组成一个两位数。调查显示,60%的人选择了35或37,其他40...

  • 各有追求不同

    追求不同,就放手让各自去追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要走,自己的路自己选择去追什么,那就去追什么,两个人道不同,...

  • 不同的追求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贵的品质,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现在,大家都为了汽...

  • 因与你为伴,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

    年轻时的梦想,年轻时的追求。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理想,不同的追求。今天我们在人生...

  • 生命不同,追求的意义也不同

    人和人不一样,追求生活的意义也不同! 对于晚期癌症病人:能够活着就是幸福。 对于重度失眠病人:能够睡觉就是幸福。 ...

  • 追求不同,何必解释

    01 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精于伪装,行走在光怪陆离的世界上,渐渐忘记自己本来该有的模样;或者在别人强烈的目光...

  • 追求不同,亦可同路

    不同目标亦可同路 今天带着孩子完成了一段非常有挑战性的徒步穿越。大人选择徒步的目标是什么?锻炼身体、散心、...

  • 追求不同,何必比较?!

    DAY56 “看人家隔壁小明,学习多好,这次考试又考了双百”; 从小被父母以邻居家的小明教育着,长大了也不放过。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课不同,追求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ntg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