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大意是: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针对句话,有三位大师级人物提出过自己的观点:
朱熹认为:
父在,子不得自专,而志则可知。父没,然后其行可见。故观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恶,然又必能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乃见其孝,不然,则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矣。尹氏曰:“如其道,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则三年无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游氏曰:“三年无改,亦谓在所当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论语集注》朱熹
鲁迅认为:
“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
南怀谨认为:
“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这句话,是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论语别栽》南怀谨
个人理解:
针对孔子所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个人,所理解是不一样的,孔子的价值观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悟到位。
从朱熹的观点中,我们感受到浓浓的家长制,父母亲在世,子女是没有独立决策的权利,所以做为孩子一定要顺从父母,父母去世了,上面没有帽子了,自己在家中是老大了,也是孩子的父母,可以独立决策了,这个时候考验来了,看看自己的言行举止是不是尊重已经逝去的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生前的朋友、亲戚是不是还继续像父母健在一样的交往、招待,父母良好的教诲是否牢记践行,父母没有完成的心愿是否继续完成,我们是否在继承父母留给我们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继承发扬了父母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如果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就是大孝了。
从鲁迅的观点来看,子女超越父母,即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父母的心愿,如果一个人只是固守在父母的强大的家长制的威权下,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不敢挑战权威,只是一味乖顺,这就是一个悲剧了。从目前中国家庭培养孩子的习惯来看,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培养“听话”的孩子,尤其“听话照做”的孩子,如果真的培养出优秀的“听话照做”的孩子,那也是一种本事,可惜最后“听话照做”的孩子都演变成“青春叛逆”,青春叛逆是对的,是孩子独立意识的觉醒,最怕的就是养一个“巨婴”,大学毕业以后还在家中啃老,除了表面“听话”之外,什么独立的挑战也不敢,这就是悲剧。
从南怀谨的观点看,父在观其志,关键看这个人的父母本身的道德品质如何?如果父母都是偷鸡摸狗的,做子女的怎么能够“父在观其志”,某种意义上,子女一定要有是非之心,否则就会模仿父母,沾染恶习,必须与父母的志、父母的行划清界线,否则就会陷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出来打土洞”的恶性循环,某种意义上讲“父在观其志”还是针对社会中上阶层的成功家庭来叙事的,对于社会底层,尤其是一些失败家庭,怎么能够要求他们的子女去遵守“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必须想办法让这种家庭的孩子有机会受正规教育,让这些家庭的孩子通过走正道,努力奋斗,摆脱并打破世代贫穷的恶性循环的回路才能够解决问题。
从我本人的视角来看,要想达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父亲或母亲,唯有自己做人到位做事成功,并且形成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让自己的子女心诚悦服,子女自然而然的就会萧规曹随,愿意以父母的志向为志向,愿意效仿父母的行为,愿意把父母创建的家业、家风、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一代代传承下去!所以讲,不怕子女不孝,只怕自己做得不够好!
余超林精读《论语》之11:父在观其志
2019-3-12于上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