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进行更好的阅读的一本书,是美国艾德勒与范多伦合著的作品。他们写这部书的目的,不仅适合初学者如何更有效地读书,更适合有一定阅读经验,尤其是具有知性阅读经验的人。读懂本书起码的前提是,能够完整地读完把这本书,在此基础上,本书将针对阅读的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对不同问题进行了精确的分类分析。只要用心读,本书是非常实用的阅读指导书。
本书一共分四篇,每篇都有不同的章节,一共有21章,按照由浅入深的先后顺序进行解说。
第一篇: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1.强调读书的不同目的,或是获得资讯,或是增进理解力。但是,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读者的理解力而作。与真正的阅读相比,当下流行的传播媒体,往往对他们的知识和态度进行了华丽的包装,精心的设计。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不需要自己思考,不用自己作出结论,就像录像机一样,只是单方面的接受器。总之,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不用自己思考,就直接被洗脑。最终,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当然,这不能增加读者思考力与理解力。
2.好的阅读是主动阅读,就像读者与作者进行一番投球游戏,读者与作者的技巧融合起来,通过语言文字的媒介,读者与作者能够达到成功的沟通。读书的艺术,就在于尽可能掌握每一种信息的技巧,以达成共同的终点——知识的增长,或感情的共鸣。主动阅读的书籍就要超过你的理解水平,你对书中的内容不完全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不要接受任何的外来帮助(如别人的解读),按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地阅读,书中的许多概念由原来的模糊到逐步清晰,渐渐被你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大脑要进行大量的活动,经受一些智力挑战。这才是一种自我发现的学习,在经典研究和调查的过程中,在无人指导的状态下,自己深思熟虑的学习过程。
3.阅读的层次主要分成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基础阅读,是脱盲的状态,在小学时完成,阅读时只关心语言本身。
第二、检视阅读,即系统化略读。
第三、分析阅读,完整的阅读也是优质的阅读,需要专注活动,目的是让这本书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培根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的,只有少数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第四、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读了两本以上的书。主题阅读是最高级别的阅读,是最主动的阅读,也最费心思。
4.检视阅读,目的是快速了解本书的框架。是有系统的阅读或者粗读。需要注意书名、序言、目录、出版介绍等,挑选与主题有关的篇章,翻翻,看看,念念。
读难懂的书,不要企求了解每一个字句,要一口气读完,在不懂地方,要不停留不纠缠。阅读的速度。要适可而止,慢不该慢到不值得,快不可快到有损于满足和理解。要想提速,可以用手指着读,但注意是一行一行往下滑动,而不是横着滑动。
(未完待续)
读书后记:
1.继续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并做了笔记,于我很实用。但是,读完这一遍,此书基本成为我“自己的书”了——价值已尽,可以束之高阁了。
2.任何实用性的书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真正问题。因为实际问题是靠行动来解决的。所以,真正吸取多少,还得看行动,要训练有素,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尤其是主题阅读。
3.原本读此书也是主题阅读的任务之一,但是,在读此书过程中却被所吸引(奴役),而临时改变了目的(以本书为目的,而不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不是很好的主题阅读(书听人召唤,为人服务——解决问题),实属无心插柳,收获也不小。
精彩之处:
1.书如同一个人(衣服~肌血~骨架),一栋房(架构~秩序~相对独立)作者与读者通过文字(媒介)来沟通,实现共通;阅读与写作互惠等;
2.把书变成“自己的”,举实例可判断是否真正读懂;
3.读什么,如何读,皆取决于读书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