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宁肯伤身熬夜也不愿意放下手里的手机?一个很流行的回答是:我们熬的不是夜,是自由!然而,这样的回答只是回答了一半。
诚然,在这个速度碾压一切的时代,每个人都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陀螺,容不得自己有片刻的怠慢——忙着工作以求升职,忙着学习以求进步,忙着社交以求积累人脉资源……只有当夜深人静时,忙累了一天的我们才能在此时拥有一段完整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享受这来之不易的自由的方式只是刷手机,而不是其他?比方说看书,听音乐,或者其他安静的放松方式。尤其是对于拥有大块自由时间的学生党来说,他们熬夜似乎并非是因为缺少自由。那又是为了什么呢?
(1) 刷手机可以让我们避免主动的思考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便是一部随身携带的微型电脑,里面有着能满足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游戏,购物,聊天,电子书,自我展示平台等等等等。
在海量的信息面前,我们无需费力思考,只要动动手指被动地接收即可,这无疑是最省力最便捷的一种放松的方式。然而也正是这种无需费力思考的放松方式,使我们在放松的同时也丧失了对客观时间的感知,几个小时的流逝就像是不经意之间的事。
加之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下,网络平台会根据个人的浏览记录做出喜好的判断,并据此对个人进行有针对性地个性推荐,当我们拿起手机后分分钟都能够被其中的任何一个信息吸引走注意力。而在这个信息的背后还有相关的推荐信息和随时弹跳出的小窗口,当我们点开一个信息后,稍微一个意志不坚定,便让我们走进了时间的黑洞。
(2) 刷手机可以让我们避免面对自己的无意义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大意是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虽然并非人人都如曾子般要三省吾身,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却明白地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潜意识中都会追寻自己存在的意义。
当一天结束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正是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如果白天的时光被我们虚度,或者虽然忙碌却并没有遵循自己的内心而只是按照别人的意志来做事,那么当躺在床上辗转难眠之时,无意义感便也会随之而来。
为了避免面对自己的这种无意义感,我们便选择了刷手机这种不用自己思考的方式来消耗时间,熬最深的夜,换取最疲惫的身体,以使我们的睡眠和黑夜无缝对接。睡的晚自然也会醒的晚,第二天晚起后我们又会进入被动的紧张匆忙之中,这又一次避免了我们因为早醒而不知道自己追寻的意义为何的惊慌失措。
于是,我们总是宁肯伤身熬夜,也不愿放下手中的手机——比起眼睛和身体的不舒服,我们更不愿意面对的是内心的空虚和无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