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头条真文化
读知彌 | 静心生活不容易

读知彌 | 静心生活不容易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3-16 01:24 被阅读0次

“静下一颗心来生活——最好也都是不要急。”这是知彌先生为画作《不急》所写简短文字中的主题语句

“嗑瓜子不急。”也没法儿着急,但若着急,该怎么吃瓜子?我的办法是——不吃!我的性子是急的。所以,面对这幅画作时的思想也是复杂的。

小时候,奶奶在院子里种过向日葵的,但长到成熟后,我也就是拿着半盘儿新鲜向日葵嗑嗑而已,只因邻家发小这样做,自己不能显得没有吃的、没有吃过而已,其实自己并没有多喜欢吃瓜子。

后来,八十年代初读石油学校时,倒是与花生一样吃过不少瓜子。那时,校园里常有当地老乡用自行车驮着一筐花生瓜子叫卖。同学们多是用粮票、饭票换花生瓜子吃,用钱买的也有。一个宿舍六位同学,今天你换一斤,明天他买一斤,这样几乎天天吃花生、嗑瓜子了,当然是在冬季学期比较多。那时,真是嗑着瓜子不着急地过着日子啊!

今天,“静下一颗心来生活——最好也都是不要急”,是否一种“奢侈”呢?“静心”总是与“浮躁”相对立的,浮躁都成了时代社会之风气了,故而“静心”可谓一种“奢侈”

当今最不能让人“静心生活”的物件恐怕就是那个“第二个自我”——手机了吧?半小时之内不“刷刷屏”,大概“日子”不大好过吧?由之,“浮躁之心”也就大于“静心”了,这该是今日生活之常态气象了。我也不是圣人,时有犯此同象。

但我还是有自己的特别“静心”生活的——读经典著作,以颐养情志。专心专注阅读《鲁迅全集》,至今我已有两年多时间了。其中的比较型体悟就是:静心生活不容易,得敢于对各种纷扰说“不”,拒绝不必要并没有价值的交际。

作为凡人,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特别卓越的能力,但若在3-5年内把两个版本合计38卷的《鲁迅全集》都通读完成了,并小有研思成果,那么,我则敢说自己是有一种“静心生活能力”的,并拥有属于自己的长周期真实静心生活

静心生活,考验人的意志和毅力;笃行之,也磨练提升人的意志力。人之成事、成气候,核心不都在于个人的意志力么?


相关文章

  • 读知彌 | 静心生活不容易

    “静下一颗心来生活——最好也都是不要急。”这是知彌先生为画作《不急》所写简短文字中的主题语句。 “嗑瓜子不急。”也...

  • 读知彌 | “吃了么?”

    面对知彌先生这幅画作《饿了么》,我就来写一篇《“吃了么?”》。 “饿了么?”除非特殊生活状态下还会互问,温饱富裕后...

  • 读知彌 | “神笔”与“心曲”

    “一直想要一支‘神笔’。画什么,什么就能成真。” “只不过,倘若真有这么一支神笔——我大概还是最想让心电图,重新再...

  • 读知彌 | 魂牵梦绕的具象

    如果给魂牵梦绕一个具象,在我,那就是炊烟了。我想,与我同一年代的60后也是“同一律”而不会反对的。 现在,居城池楼...

  • 读知彌 | 不再旁骛其他?

    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有两个多月时间了,“宅”在家中,“心慧者安”了么?学会了没有“心慧者安”? 这是我今天再读再思知...

  • 读知彌 | 自带的干粮

    炊烟,最是故乡图景中的典型形象。让人忆想绵绵。 故乡的炊烟中,定会有烙饼的味道。让人回味念念。 所以,我认为知彌先...

  • 读知彌 | 虚心,不大容易

    纳凉取暖,在“人间事”中,都是季节性的为大。今天如此,过去亦如此。 知彌先生绘著《虚室》,即取意象于冬季的采暖物—...

  • 读知彌 | 知心的“画”

    《趁热》这幅画作,是让我想起很多的…… 童年时,回到奶奶家,吃饭时,奶奶总是说:“趁热吃!”大伯也是这句话:“趁热...

  • 读知彌 | 暖被窝的热水袋

    在华北地区的今日城市,冬季有电厂供热采暖,夏季装有空调,冷暖与避暑已不是难点重点的生活问题。因而,当读思知彌先生绘...

  • 读知彌 | 第一位的人生文化

    中国的第一人生文化。 这是我读思知彌先生的绘著《状元红》所产生的首要思想,也恰如知彌先生所言“凡事都非争一个头筹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知彌 | 静心生活不容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qlu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