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今晚滑雪多快乐,我们坐在雪橇上。。。
走在西安的小寨街头,明亮的橱窗里传来欢快的圣诞歌曲,圣诞节到了,春节还会远吗?
圣诞节是一个外来节日,也就是舶来品,在国人年轻潮流中比较崇尚,有狂欢,有平安,有祝福,有美食,也有团聚。
圣诞节和春节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59fd1cec2c09bfc0.jpg)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据《圣经》记载,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由圣灵降孕玛利亚而取肉身成人,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 的意思是庆祝基督诞生,祝贺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圣母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过洋节也热衷了,圆融无碍,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起来谁能抵挡得了这股热闹的潮流。欧美也融入中国年,在春季来临之际,友好高调,以红色元素为主题,喜庆洋溢的体现了国际一体化的倾向。
自己在十几年前也和朋友一起疯过狂过,吃大餐,游步限行的古城大街上,在人流攒动中穿梭。各种面具,彩灯,平安果,圣诞装饰,在灯火阑珊处闪耀着光芒,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猛然回首,那手中人已走丢,是经常发生的尴尬事情。
是否,月是故乡明!?
是否?月是国外的圆 ! ?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af043a1880ae64a9.jpg)
孩子小时候,对圣诞节充满了期望。总是在北方呼啸的雪夜里,坐在妈妈的怀里问:“平安夜那个披着红披风的白胡子老爷爷,能不能架着驯鹿车如约而至,背上礼物从烟囱里下来给自己准备的大袜子里,放进喜欢或者许过愿的圣诞礼物?图片是这么画的,书里也是这样写的!”
面对孩子明亮的眼神,虔诚的许愿,看着她认真把自己的小袜子叠的整整齐齐,放在枕头边,如此的期待。我做了一次又一次,小红帽的狼外婆。
“咱家没有烟囱圣诞老人怎么来?”
“你的袜子太小礼物放不下!”
思索后,女儿说:“我可以给圣诞老爷爷在窗户上做记号画地图,妈妈帮我做一只大袜子,放礼物好不好?”
当然可以啦!没有一位母亲忍心拒绝孩子的请求。用旧衣服做了一只放的下女儿心愿的大袜子挂在门上边。
准备停当,又扮起了大灰狼问小红帽:
“你想要什么礼物呢?那就写下来贴在窗户上,白胡子老爷爷就看到了!而且把窗户留条缝,爷爷才能进来送礼物!”
拿出一张彩色的纸,用红笔写下自己的心愿和期望的礼物(据说红色能带来好运,一般都能达成所愿,这是小朋友们说的),在画上来我们家的地图,要不然找不到,送错了怎么办?端正的贴在窗户最明亮显眼的地方,圣诞老人年龄大了,眼神不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de624ec2ea18ac4c.jpg)
没有雪的平安夜,求妈妈和她一起剪雪花,飘飘洒洒的贴在玻璃上,老爷爷远远的也能看到。
按照孩子许愿单上的心愿,礼物每样都准备好,在平安夜里,给圣诞老人留好窗户,抱着姑娘在妈妈的怀里,甜蜜温暖的入梦。
早上,睡眼朦胧的就去打开鼓鼓囊囊的袜子,果真是自己心仪的礼物,巧克力,书,文具……高兴的欢呼雀跃,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小仙女。
善意的谎言,可以给孩子的快乐童年,造就美丽的梦神。长大后,却从没有戳穿妈妈准备的圣诞礼物,只为时光里,成长的过程喝彩!
逐渐,知道了白胡子老爷爷的秘密,也明白了驯鹿车是童话里的故事。心愿单悄悄地放进了心里,袜子藏了起来,剪纸的雪花也飘飘洒洒的飞不到窗户上。
礼物年年还有。
芭斯罗缤和哈根达斯,一直都是小姑娘心仪已久的奢侈品,在冰天雪地里吃着冰淇淋,感觉就像雨天架着七彩祥云的感觉。买了一个球,小心翼翼的捧着,用勺子挖了一丁点尝了一口,表情是大失所望的。为什么那么贵的冰淇淋,原来只是浓郁细腻柔滑了一些,还不如在雪地里打雪仗开心呢?
那些年,陪着孩子和伙伴乐此不疲的轻狂成长,还有圣诞老人一起,走在人流如海的街上,冬日里的寒意,纷飞的雪花,也没能挡住西方节日所带来的喜气与张扬。叮咚的歌声里,一棵棵圣诞树上挂满了吉祥的礼物,铺张着节日的一份祝福和爱的蜜语。
这些快乐主题的前奏,足矣,早早感知新年来临的脚步……
冬雪纷飞,腊梅的清香与雪舞的轻盈互相缠绵。
走着,走着,冰清玉洁的精灵,银装素裹了纯洁俏皮的眼睑。
走着,走着,润物细无声的细雨,晶莹了如墨的发梢,融化了冰封心湖的坚实冰块。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世界又迈向一个新的篇章,跨入另一段辉煌。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8cef649be2af2871.jpg)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也走来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把春节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对生活的美好期盼描绘的淋漓尽致。
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时叫“载”,夏代叫“岁”,商代叫“祀”,周代才叫“年”。“年”的本义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热,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的寓意。又传,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
中国人过大年,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张灯结彩,送走旧的疲乏与不快,迎接新的美好和希望。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f9de86538993c4e5.jpg)
丰盛的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热闹愉快的团圆时刻。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冷热荤素,水果点心,这一桌珍馐美味的家宴丰盛可口。无酒不成席,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回顾今年的成绩和不足,展望明年的计划和发展。美酒佳肴里,必不能少不了一样鱼。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家乡在北方的古城,过年习俗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饺子形状像元宝,饱满滚圆的饺子端上桌,那就是"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
过年包饺子,还要清洗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谁先吃着了,那就是这个家里有福气的人,今年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包了硬币的饺子比较沉,一般在锅底,有时候也做记号,给每人碗里捞一个,讨个吉庆,这是自己鼓励家人的秘诀,主妇秘籍就此分享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e6bb76cc5535f8cf.jpg)
粘对联,挂灯笼,贴窗花,请门神,敬各路神仙保佑国泰民安,吉祥如意!这些传统的习俗都没丢掉,全按着规矩一样一样的传承。
春联也叫对联、对子、桃符等,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文化早期形成的文学歌颂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有歌颂生活的,有提现家风的,内容广泛,不拘格式,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至今。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5ed182451e2bc89b.jpg)
大红灯笼高高挂,迎接亲人团圆家。除夕前后到正月十六,一街两巷,都挂起团圆的红灯笼,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除夕之夜守岁,门口挂着红灯笼,堂屋烧着旺旺的炉火,燃起蜡烛,开启家里所有的灯具,从前到后,无限光明,一家人促膝团圆,其乐融融,看着春晚,谈笑风生。
贴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窗花以其特有的工艺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活灵活现,也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如今的窗花美名其曰“静电贴”,方便实用,用湿布一擦,贴在窗户上就可以了,过完春节在取下来放好还可以重复使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2994545522df7f11.jpg)
年到,福“倒”,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红红火火。“福”字,顾名思义,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贴福字有讲究,家里水缸、柜子,米缸,面瓮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邻里互相道喜一声,福倒了,那一定是福到了,满心欢喜的接受这种向往和祝愿。
门神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请回来的安护宅院,“秦琼敬德门上站,大鬼小鬼进不来”。五方财神需敬在中堂上,和列祖列宗保佑来年青云直上,招财进宝。土地公公敬在大门里侧,护送进入平安,出门见喜。民以食为天,灶王爷腊月二十三给吃了粘糖糕送上天,上天言好事,除夕再请回家来,好吃好喝在厨房供奉着,下届降吉祥。龙王爷敬在水井边,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开门爆竹,是孩子们喜欢的年娱乐之一。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烟花爆竹,在火树银花里,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送年,增添节日气氛。如今,空气污染严重,孩子们也长大了,过年就响一串鞭炮辞旧迎新。烘托一下喜庆热闹的气氛,希望给新的一年带来欢愉和吉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7715ab2f7c2ede54.jpg)
让孩子们最开心的就是压岁钱,年夜饭吃完后,人人坐在桌子旁不能走,长幼有序,给家里的老人长辈磕头拜年,祝福体康安泰,在讨个红包沾沾寿星的福气。红包由长辈发给晚辈,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学习进步。
结婚后,婆婆不讲究这些规矩俗套,在夜晚待孙子睡熟后,放在枕头下,给小辈压岁祈福。孩子们长大一些后,讲明白了规矩,都愿意祝福奶奶长命百岁,永远护佑着我们这个家庭团结和睦。孙子儿子媳妇齐集正厅,高呼奶奶、妈妈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讨红包。过年给压岁钱,不仅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还有晚辈对长辈的恭敬,也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美好传统。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1e4d23c48c1729af.jpg)
生生不息,后继有人,家每逢佳节倍思亲,家祭无忘告乃翁,过年不能忘了故去的亲人和祖宗。
除夕下午家里的男丁带上香烛薄酒,到亡故的祖坟前,燃香秉烛,焚纸敬酒,告慰亲人请回家团聚过年,已诚子孝,从而寄托人们对亲人的哀思。家中正厅堂上,女眷早已摆好亲人照片,历代祖先的排位,供鲜果茶饭,燃烛上香,一日三餐,一直到正月十五年过完。
喜欢外来的洋节圣诞,还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一起在深夜的时光机里叙述节日情怀…
![](https://img.haomeiwen.com/i8378117/60082267e56980ba.jpg)
我有故事您有酒,相约一起,不见不散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