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辰林|文
公公婆婆有十来亩旱地一直空着,小姑子觉得空着十分可惜,想帮公公婆婆将空地变废为宝,给退休的婆婆一个精神寄托。
小姑子有个朋友种植锦绣黄桃不仅销量好,还赚了不少钱。小姑子找来朋友帮忙看这块旱地,朋友说这块旱地向阳好、采光好、土壤肥沃特别适合种植锦绣黄桃,并给公公婆婆推荐了买桃树苗的地方,还帮忙联系了经验丰富,种植过三湖黄桃的师父教婆婆种植方法。
开春种下锦绣黄桃树苗,年底便遇上了武汉的重大疫情。此时恰逢过年,我们刚回家,武汉及周边城市都封城了,不串门不聚集的前提下,可以去田间劳作。整个疫情期间,公公婆婆除了吃饭睡觉,所有时间都花在桃园上,给桃树剪枝、土壤松土、桃园除虫、防虫、除草。
除草时有人电话告诉婆婆打除草剂,可以管两个月,省时省力。婆婆为了桃树苗健康成长,结桃时原汁原味,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是采用除草机人工除草。虽然环保,但草长得很快,每周都需要除一次草,有时忙不过来,老公也会去帮忙。我则在家陪孩子学习、做饭、做家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公婆婆并没有觉得累,反而眼睛有光彩,精神气十足,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上带着一抹笑意和喜色。疫情结束后,我去桃园看了眼,被满园盛开的桃花震惊了。这与之前的荒地有了天壤之别,宛如点石成金般的效果。
冬夏之间,白驹过隙。辛勤劳作间,转眼到了2021年,是锦绣黄桃挂果挤果后的第三年,八月份即可上市售卖。婆婆说今年的锦绣黄桃产量大概有三万斤,仅隔一条沟渠的幸福村村民,种植的锦绣黄桃大概有十万斤,刚过了劳动节,村民便开始找桃子销售的渠道,婆婆希望我们都能想办法找销售渠道。
因为工作关系,我认识农业博士彭达,他主业做农产品推广及农业销售,帮助农民将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出去。我找到他帮忙销售锦绣黄桃,他给我推荐了专门做桃子销售的肖总,他说没有肖总卖不出的桃子,故有绰号桃子姐。
我和桃子姐在微信上确定去桃园看桃子的时间,桃子姐说要有十万斤的产量才会下园。想到幸福村的村民正在找销售渠道,婆婆桃园的锦绣黄桃和幸福村的锦绣黄桃一起销售,既可以达到桃子姐的要求,也能帮助乡亲们把桃子都卖完,不至于像去年烂在桃园里。
我回复桃子姐,十万斤的产量能达到要求。桃子姐又提出了一个较低的收购价格,我跟桃子姐斗智斗勇谈判了几个轮回,确定了一个双方尚可接受的价格范围。
桃子姐按照约定的时间先去婆婆家桃园看桃子。婆婆的付出有了回报,满园桃树灿若霞辉,桃树间距大、锦绣黄桃个长得大、桃香味浓郁、口感甘甜、甜糯多汁、入口生津。桃子姐很满意,婆婆乐开了花,脸上的皱纹像菊花一样舒展开来。随后又去幸福村的桃园看桃子,他们的桃树很密、树上桃多、个小、口感不佳,桃长成这样是因为没有下狠心挤果所致,桃子姐看完摇了摇头。
幸福村的村民们见状,担心自家桃子卖不出去烂在地里,纷纷降价希望桃子姐收桃子。桃子姐说桃子卖相不好,口感不佳,价格低也卖不出去,只愿意收婆婆桃园的桃子。但是因为村民现场降价,桃子姐收购婆婆家的桃子价格也压得很低。
小姑子不愿品质这么好的锦绣黄桃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跟桃子姐商量先找熟人销售一批,第二批锦绣黄桃再以他们的价格出售,桃子姐同意了。不久,小姑子找渠道销售了上万斤锦绣黄桃,剩下的还没有销路。婆婆给桃子姐打电话来收第二批已经熟了的锦绣黄桃,桃子姐说不过来收了。之前已经约定好了,现在却说不来了,婆婆觉得蹊跷,再三追问原因,对方不愿回答只说不过来收了。
酷暑来了,天气逐渐炎热,锦绣黄桃也熟了。婆婆去镇里的商超、水果超市、水果批发市场去推销锦绣黄桃,结果是幸福村的村民们已经来过了,村民愁销路都以很低的价格卖给了他们,婆婆失望而归。
顶着烈日炎炎回到家,婆婆又给桃子姐打电话求她来收桃子,经不住婆婆的再三请求,桃子姐给婆婆讲了为什么不愿再来收桃子的事。
原来这几天骄阳似火,桃子熟了后落了一地,幸福村的村民们心急如焚,以低价找桃子姐过来收桃子。桃子姐看着村民忙碌了一年,桃子没有卖出去烂在桃园挺可惜,同意收桃子。桃子姐让村民把桃子包装好,开车送给指定的商家,村民连连道谢。
桃子送来后,商家打开包装箱发现上面一层放着大桃子,下面全是小桃子。幸福村的大桃子在锦绣黄桃里原本就不大,小桃子更是卖不了。商家收了大桃子,把小桃子退了回去,明确说明以后再不收幸福村一带的桃子。
婆婆听后,心中恼怒幸福村村民毁坏口碑的行为却又无可奈何。她和公公在马路边撑起一把遮阳大伞卖桃子,正午外面的温度快达到40度,在户外的人并不多,卖了好几天,桃子也没有卖出多少,若继续在路边卖桃子怕是钱没有赚到,人还中暑了。
这种情况下,我继续帮婆婆找采购员收桃子,找了几天,终于有个采购员愿意去看桃,刚谈妥疫情又来了,采购员的车出不了城,只好作罢。
婆婆望着桃园里的锦绣黄桃忧心种种,吃不下睡不着,幸好及时给桃园抽水,桃子没有因为天气炎热掉落。幸福村的村民,心思没有放在桃子上,没有卖完的锦绣黄桃大部分烂在了桃园。
正当婆婆愁眉不展时,有个做生意的亲戚向婆婆采购了三千斤锦绣黄桃,包装成小礼盒送给客人尝鲜,既解了燃眉之急,又有了好口碑传播。
还剩下一万斤,我想只有找桃子姐帮忙了。我将幸福村村民以小充大的情况向桃子姐解释清楚,这件事情和婆婆的桃园完全没有关系。锦绣黄桃是婆婆三年的心血,是她用耐心、汗水和时间浇灌而成的结晶,婆婆想把锦绣黄桃做得长远,会更看重口碑和品质,不会投机取巧。
桃子姐听后,说她正好缺货,让我们运七千斤锦绣黄桃去市里。听到这个好消息,婆婆找来亲戚帮忙摘桃连夜装盒装车,大清早便送到了市里,收获了商家的一致好评。
好消息接二连三,酷暑炎热,妹夫单位要采购消暑物质,见婆婆种植的锦绣黄桃个大口感好,将剩余锦绣黄桃全部采购了,给员工当作消暑福利。
经历各种波折,在家人们的齐心协力下,桃园的锦绣黄桃终于全部卖完了。
幸福村的村民也决定来年提升桃树种植技术,改良桃树方法,摒弃投机取巧,团结一心,将锦绣黄桃打造出一个地域品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