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史观,史料、史感,缺一不可,兼不以恶喜为恶喜,乃谓客观。余粗鄙浅薄,非史家,本文由是止于浅论,非敢议前人。本文史料,大约出于钱穆、胡适、易中天三位先生的著作之中,然余素粗鄙,故条目不陈,君自当戏言观玩也。
说起道家,今天大家多称其创始人为老子,胡适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中也如是称(胡适先生也认为老子已不可考,但似乎也没有觉得老子并不存在,且一直将道德经作为道家思想的标准典籍),但观钱穆先生《先秦诸子系年考辨》中,则有不同看法:则战国言老子,大略可指者,凡得三人。一曰老莱子,即《论语》荷篠丈人,为孔子南游所值。二曰太史儋,其人在周烈王时,为周室史官,西入秦见秦献公。三曰詹何,为楚人,与环渊、公子牟、宋玉等并世。自以老莱子误太史儋,然后孔子所值之丈人,遂一变而为王室之史官。自以环渊误关令尹,然后太史儋出关入秦,遂有人强之著书。夫《论语》之丈人,已为神龙出没,一鳞片爪,不可把摸。太史儋以神谶著,詹何以前识名,益复荒诞。今以三人传说,混而归之一身,又为之粉饰焉,则宜其去实益远。今为分别条理,则孔子所见者,乃南方芸草之老人,神其事者由庄周。出关游秦者,乃周室史官儋,而神其事者属秦人。著书谈道,列名百家者,乃楚人詹何,而神其事者,则为晚周之小书俗说。其混而为一人,合而为一传,则始《史记》。而其牵而益远,以老子上跻尧舜,下及商初,则人知其妄,可勿深论也。
以上的文字,我大致用白话解说一下:我们今天所说的老子,其实是一个概念,史上可考的,大致有三个人,一个叫老莱子,孔子南游时所遇,一是太史儋,为周烈王的史官,孔子适周时与其相遇(史记当中所叙大致为这一段经历),第三个叫詹何(詹读如居),楚 国人。今天的人强把太史儋入秦说成是老子,而老莱子在史籍中已经很难考证了,不过是在论语之中有只言片语而已,其它的故事,基本都是扯淡,当个小说故事看可以,当史料则完全没有逻辑可言。
所谓老子就是后人把这三个人的事情编在一起,粉饰一新编的故事!!!综合起来,一个重要的结论产生了,按照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的原则:老子真是扯淡的!老子真是扯淡的!老子真是扯淡的!
这真是打了现今多少人的脸呢!又让多少道家、道教信徒情何以堪?然而,有一分证据,便讲一分道理,以今史学界的多种考据,基本确定,老子一人,确非指一人,因此在易中天先生所著《中华史-百家争鸣》一书当中,并未将老子作为一个章节来讲,而是重点讲了庄子。这也可以理解,在史学界,对于老子的出处,是以有定论了。
由此可知,老子所著《道德经》,定亦无所出处,多是后人所托老名而作伪,此亦举一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语为《道德经》最有名的名句,然而在庄子著作中并无出现,按照一般常识,如果老子为道家宗祖,其后世庄子怎么可能在其《庄子》的著作中不加以引用并进行论述呢?因此,以证伪的逻辑学来加以举例推证,可知《道德经》此著作不可能出现在《庄子》之前,其书作者也当是庄子、公孙龙之后,《道德经》的内容有可能部分出于詹何,其实这也只是一种推测,按照钱穆先生所言:然则,必不得已而求今道德五千言之作者,与其归之孔子时之丈人,与秦献公时之周史,无宁与之公子牟、楚襄王同时之詹何为得矣。
因此,我们可以说:史籍上所言老子,乃是后人托古,是以有老子及典籍,这和《黄帝内经》是一个道理,因为春秋战国时的士人,建言立身,奔走于天下,总要有个响亮的出处,好比今天毕业生推销自己,你打个有名头的教授和大学,人家自然高看你几分是一个道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史据与史料之中,李耳其人,史有可考,孔子适周时,所遇太史儋,大致即为后人所云老子的主要原型,及前之老莱子,此二人合一,已经占据了老子种种故事的七成了。不过故事终归是故事,历史则是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