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长夜孤灯话论语
88、齐景公养有四千匹马:孔子为什么还说他见善如不及?

88、齐景公养有四千匹马:孔子为什么还说他见善如不及?

作者: 36cdc03e7fe5 | 来源:发表于2017-07-08 21:37 被阅读63次

什么是德呢?古人云: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纯懿之称也。德就是仁义忠孝等各种美好品质的代称,虽然古人对德有很多深入的阐释,但总离不开“美质”这一点。李零教授说“德就是自律”,这是就德的要求和功用而言。

080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0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泰伯推位让国,称其为“至德”是指他的这种品质至高至纯,无以复加。周之德即是周人所具有的美好品质,周人三分天下有其二,仍能忠于殷商,所以说其可谓“至德”。

020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020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皆是指居于上位之君子,应导民以德,使民众具有仁义忠孝的美好品质,如此才能守礼行礼,才能使天下有道。

0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凡事依于中庸之道,明白过犹不及,这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所以称中庸为德。

1433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骥,千里马。

骐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人们之所以称其为良马,其力能持久倒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骥之德较一般的劣马为优。什么德呢?是指其驯服听话,易于驾御。孔子说这句话,当然不仅仅是在说马,而是以马喻人。人不能只崇尚勇力,还要崇德,使自己有仁义忠孝等诸般美质。所以子路问君子是否应该尚勇时,孔子回答君子应以义为上。

0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之人必不会孤单,你一定能找到其他的有德之人与你为伴。

1103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德者,美质也。行者,行为。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四人,不但品质优秀,而且能将其付诸实行,所以被列为德行一科。而德行被置于言语、政事、文学之前,列为第一,正说明孔子对德行的重视。

1713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这一章比较难解,前人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有人说原通愿,为愿望之愿。乡愿即是其人之所作所为皆是乡人所愿望的事。

还有人训愿为善,和“侗而不愿”的“愿”相同。训愿为善,大概依据的是孟子曾和万章的一段对话。万章问孟子:一乡皆为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孟子回答说:

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说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依孟子的意思,原人即是善人、好人,乡原即是一乡之人都称颂肯定的善人好人。用今天的话说,乡原即是只知明哲保身而不锐意进取不思行道的老好人。这样的人,想找出他的不是却举不出例证,想讽刺指正他呢又没有办法。大家都说他是好人,可是若让他动点真格的,让他为使天下有道付出点实际行动,他却不肯,不愿得罪他人,所以孔子说这样的人为“德之贼”。

04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怀,念也。相当于整天想着什么,心里装的都是什么。

这里的君子小人,划分标准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依有位与否,有人说是依有德与否。若依前说,则君子是指居于上位的国君士大夫,小人则是指民。君子怀德是因,小人怀土是果。若在位之君子常思为政以德,则下民化之。怀土就是安土重迁。民就会感于君子之恩,愿意定居此地,不会想着搬到别处去。反过来,若是在位之君子,只重刑罚,只知导之以政,齐之以刑,则下民就会心思惠利之地,只求苟免,想要逃往能获得实惠的地方。惠,利也,恩也。

若依后说,则怀德怀刑,就是指君子终日所思者是如何进德修业,遵纪守法,对刑罚心生敬畏。而无德之小人怀土怀惠,念念不忘的只是安逸的居所和实惠财利,只知求田问舍、惟利是图。所以孔子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怀居与怀土是一个意思。

对这一章的解释,自古以来没有定论。两种观点似乎都能解释得通。要么是这位弟子记得太简略,前因后果没有给交待清楚。要么就是孔子当时真的只是说了这十六个字,而没有对弟子详加解释。我们后人也只好付之阙如了。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徙,迁也,移也。徙义,即是见义而从的意思。

喜爱一个人时,想要他永远生活于世,厌恶他时,恨不得他马上死了。一会想让他生,一会想让他死,这就是惑。爱恶有常,才会不惑。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这两句诗出自《诗经》中的《我行其野》,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被抛弃的妇人对丈夫的怨恨。“诚不以富,亦只以异”为最后两句,大致意思是丈夫另有新欢,并不是因为那个女人家境富有,而是因为你变了心。孔子为什么在最后会提到这两句诗呢,这似乎与崇德辨惑没有什么联系。古人对此众说纷纭,也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定论。

朱熹认为是错简所致,这两句诗应该属于“齐景公有马千驷”那一章,放在“其斯之谓与”之前。1612这一章本是这样的: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将“诚不以富,亦只以异。”插进去之后,就变成了这样:

16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其斯之谓与。

齐景公有马千驷,堪称富有,他死的时候,却不为民从所称颂。德,通得,能也。伯夷叔齐,穷困至死,但推位让国,义不食周粟,可谓有德,至今仍为民所称道。“诚不以富,亦只以异”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是否有好的口碑,是否为民众所称道,不在于贫富,而在其于人品、德行之差别。这么安排,文义上确实能说得通,但很多疑问又随之而来。为什么一部《论语》之中那么多竹简,偏偏就这一根错编了吗?为什么没有错编到其他章节,而只错编到这一章呢?而且这根错编的竹简上只有“诚不以富,亦只以异”这八个字,岂不是太巧了吗?因此,以错简为理由,难以让人信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便齐景公有马千驷这一章没有“诚不以富,亦只以异”这八个字,照样能讲得通,不过要将这一章与它前面的1611一章放在一起解释。

16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有的人见到人之善,就好像很怕追不上它一样,当即向人学习。见到人之不善,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赶紧躲开。汤,热水。如成语赴汤蹈火,扬汤止沸。我见过这样一心向善的人,也听过这样的话。有的人避世隐居以实现其心中所志,依义而行事以实现其为人之道。我听过这样的话,但做到这些的人,我未能见到。

第1612章,章首没有“子曰”或是“孔子曰”,所以有人认为它本是1611章的一部分。1611章有“子曰”,是孔子所言。1612章没有“子曰”,是弟子所记,用来解释孔子所说的话。孔子所谓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就是指齐景公。鲁昭公被逐奔齐,孔子也去了齐国,当时齐景公在位,屡次接见孔子,还想重用他,后来却不了了之。所以孔子说“吾见其人矣”。而“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所指的正是伯夷叔齐,他们推位让国,隐居于首阳山。又义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其事迹与前面的“隐居”“行义”相合。因为,伯夷叔齐生于文王武王之时,早于孔子几百年,所以孔子只闻其语,未见其人。

这位弟子前面记录了孔子的话,后面又指出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所作所为,所以末尾说“其斯之谓与”。斯,此也,代指齐景公和伯夷、叔齐。老师所说的见善、隐居等语,大概指的就是齐景公和伯夷、叔齐吧。

这样解释,确实也能说得通,但也生出了新的疑问。我们可以说伯夷、叔齐二人能“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但是不可说齐景公能“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驷,四匹马,千驷就是四千匹马。齐景公以养马为好,达四千匹,奢侈无度,如此不善之举,怎可称其为“见不善如探汤”呢?

【上图为齐景公墓室的殉马坑,说他有马千驷,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读《论语》,有时真的让人十分气恼,真想把书扔在一边,再也不看了。例如这几章,到底该怎么解释?前人的注解,到底孰是孰非?看来,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得不“付之阙如”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8、齐景公养有四千匹马:孔子为什么还说他见善如不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vj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