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关于孔子的材料如何取舍
长夜孤灯,古卷为伴。
考证孔子的生平事迹,最权威、最严谨、也最令人信服的书,当属清人崔述所著的《洙泗考信录》。崔述是清代辨伪大家,不光对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事迹,对夏商周三代以及上古史,他都有详尽且严谨的考证。并指出,中国人一直信以为真的五帝三王的历史,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可靠的。可以说,他开创了疑古辨伪的先河。所以,五四时期的疑古派如顾颉刚等人对他推崇备至。
关于孔子的材料如何取舍呢?崔述坚持的原则就是:经传无之则不录,宁过于缺,不过于滥。
“经传”是指什么呢?经是指诗、书、易、礼、春秋五经,传则包括《礼记》《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春秋左氏传》《论语》《孟子》等等。总的来说,崔述所谓的“经传”就是指儒家的十三经,除此之外的《孔子家语》《说苑》等书则不作为参考依据。而且,即便是十三经,其上面记载的孔子的生平事迹,也有不实之处,需要进行一番详尽的考证来加以取舍,信则传信,疑则传疑。
钱穆认为崔述的标准过于苛刻,若是只依据十三经,那我们所能获得的关于孔子的材料便极为有限。兄弟以为,还是谨慎一些为好,我们只是想了解孔子之道,即便相关的材料少了一些,但也足够让我们对孔子之道有一个基本正确的认识。
崔述是清代辨伪大家,兄弟书中的很多观点,也是来自于他的这本《洙泗考信录》。那么,面对关于孔子的众多材料,我们以什么标准进行取舍呢?兄弟总结出下面三条基本原则:
一,寻求实证。以材料来验证材料,某书上说是如此,而另一本书的记载亦是如此,再进行一番考证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确信其为真,那么我们便接受。
二,若是不同的材料,记录有出入,那就如钱穆所说,“度之以事理,而会之于虚”。怎么会之于虚呢?便是根据人情事理来推测其真伪,其实上面所举的很多例子,都是会之于虚。虽然会之于虚不可完全证明某事为真,但却可以判断某事为假。
三,如果用了前面两个办法,仍无法确定其真伪,就只好疑则传疑,付之阙如。
下面举一个例子,以说明如何运用这三条原则。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於宋。……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与?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孔子世家》
孟釐子便是鲁国三桓之一——孟孙氏的族长。读了这段文字,各位也许会和兄弟一样产生疑问:孔子十七岁便能教人以礼,而且学生还是贵族子弟,是不是太年轻了?十七岁,学识、资历欠缺太多。而孔子自己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了两年便有如此成就可为人师,即便圣人学而不厌,废寝忘食,是不是也快得让人难以置信?讲不通。若是以《左传》参证,便可知是《孔子世家》有误。《左传》记载:
(鲁昭公七年)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我若获没,必属(通嘱)说与何忌于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事仲尼。
古代釐与僖通用,《孔子世家》中的孟釐子便是《左传》中的孟僖子,“说”是孟懿子的名,“何忌”是南宫敬叔的名。《左传》与《孔子世家》的文字,大致相同。《左传》将此文系于昭公七年,《孔子世家》说是发生在孔子十七岁那年,其实二者是同一年。因为从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算起,至昭公七年,孔子正好十七岁。
但是,《左传》虽将这一段话系在昭公七年,而其所载之事却并非全都发生在昭公七年。
“公至自楚,即鲁昭公从楚国出访回来后,孟僖子病不能相礼,乃讲学之,苟能礼者从之”,这件事是发生在昭公七年。而“及其将死也,召其大夫曰”云云,这件事是发生在他去世的那一年——昭公二十四年。他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是在他死之后才跟随孔子学礼的。
太史公却误以为两件事均是发生在昭公七年,所以《孔子世家》说: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僖子如何如何。明白《孔子世家》之误而从《左传》,即二人跟随孔子学礼是在昭公二十四年,就不会有前面的疑问。那一年时孔子已三十出头,给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上课,完全不会让人感到奇怪。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指站立,当然这是形象的说法,犹如今天所说的立足,站住脚,并不是说孔子三十岁才会站着。孔子三十而立,此时的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地位,能在学界立足,因此可以给贵族子弟上课,教他们学礼。
今天我们说的立足,也是形象的说法。兄弟刚来上海,信心满满,胸怀抱负,但有人对我说,先要在这个城市立足,站住脚,然后再去谈什么抱负。什么是立足呢,当然不是单纯地指能站在这个城市的大街上,他给我的解释是:立足至少应该在上海落户,买一套房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
孔子能以知礼而立足于鲁国,而我们如何才能立足于此地呢?说着说着话就扯远了,兄弟言归正传。《孔子世家》为什么会错?究其原因,大概是太史公误解了这个“病”字,所以记作“病且死”,即是生病将死之时。《左传》中“病不能相礼”的“病”字,不是疾病之病,乃是忧患、担心的意思,如:
1519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自己有才能别人却不知道。
大概孟僖子陪同鲁昭公出访楚国,国君相见,如此重大的外交场合,其间的很多礼节孟僖子都不懂,不能辅助鲁君,大失颜面。
相:辅佐,帮助的意思。“孔子相夹谷”中的“相”也是这个意思,即是在外交场合辅佐国君完成各种仪式。不止重礼的古代,今天亦是如此,各位看看《新闻联播》,习大大接见外国元首时,站在哪里迎接,什么时候检阅三军依仗队,还有奏国歌,鸣礼炮,都大有讲究,不是随随便便。今天外交部礼宾司的职务大概就是和孔子、孟僖子的“相礼”一样。
“病不能相礼”即是孟僖子对未能做好“相礼”这件事感到忧虑、耻辱。所以才知耻而后勇,“乃讲学之”——开始提倡学礼,“苟能礼者,从之”——重视懂礼的人才。孔子以知礼闻名,因此孟僖子才会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跟随他学礼。大概也就是从这时起,孔子开始接触到鲁国政治的核心——三桓家族。
电视剧《孔子》剧照:三桓就是鲁国有实无名的君主,孔子接触他们,是进入鲁国政界的开始。当然了,孟僖子后面说孔子的祖上是圣人,如何有德行,孔子是他们的后代,必将成为达人。这肯定都是后人的附会,此种情形也属于对孔子的神圣化。否则,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再怎么好学,谁能当时就会料想到,日后会有孔子一样的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