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流传过程中出现脱、衍、讹、误,使《论语》有不可解之处。
长夜孤灯,古卷为伴。
最初的《论语》形成之后,代代相传,经战国及秦代,到汉朝时有三个版本:齐论,鲁论,古论。齐论比鲁论多了《问王》和《知道》两篇,此外,其他篇目中章句也颇多于鲁论。
《艺文志》上说:
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张氏最后而行于世。
由此可知,当时讲齐论、鲁论的各有数家,而各家所讲的《论语》在篇目次序和字句上又有所不同。何晏在《论语集解序》里说:“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如此便形成了“张侯论”,今天我们所见的《论语》基本上就是“张侯论”。
后来,各家渐渐失传,独安昌侯张禹所讲的“张侯论”通行于世。为什么呢?张禹在汉成帝为太子时,做他的师傅,为其讲授《论语》,并写成“论语章句”献给成帝。成帝即位后,张禹官至丞相,封安昌侯,极受重用。或许是因为张禹在朝中的地位,在对《论语》的解释有分歧时,当时的学者多从张禹,其他诸家之说由此渐渐式微。当时的儒生中流行一句话:“欲为论,念张论。”由此可见“张侯论”的流传之广。
与齐论、鲁论不同,古论是后来出现的。汉景帝的儿子鲁恭王曾欲“广宫室”,拆毁孔子旧宅时,在墙壁中发现了诸多以先秦古文写就的经书,这是经学史上的一大事件,今文经派与古文经派相争的核心之一便是此事的有无。当然,兄弟相信王国维先生之说,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事。鲁恭王所发现的古文经中就有《论语》,便是所谓的古论。各篇的次序与齐论、鲁论不同,内容上,古论将“尧曰”篇一分为二,除此之外古论与鲁论基本相同。
但是,因为古论是以古文写就,所以字句上与齐论、鲁论也有不少差异。这里的古文,便是战国时东方六国所用的文字,《史记》与《说文解字》中所谓的“古文”便是指这种文字,而当时秦国用的乃是籀文,籀文和东方六国所用的古文虽然同源于殷周文字,但写法上差别很大。后来秦代的书同文,到汉时,通行的文字已是小篆和隶书,六国古文已被废弃。所以孔子旧宅中发现的古文《论语》上,已有不少字是当时学者所不认识的。
博士孔安国曾经为古论作注,未能流行。后来东汉的经学大师郑玄,遍注群经,其中就包括《论语》。他在注《论语》时,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古论,在二者有不同之处时亦有所去取。在经过张禹和郑玄两次大的整理之后,《论语》基本定稿,形成了今天的模样。
郑玄所注《论语》的唐人手抄残本或许各位会感到奇怪,今天的书出版之后不论流传多久,很少会像《论语》那样,出现那么多不同的版本,篇目次序和字句上也不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为什么呢?这得从古代的生产技术水平讲起。
东汉之前,尚未发明印刷术,书籍的流传全靠人工抄写,少抄、多抄、错抄在所难免。此外,纸没有出现之前,书写材料多为竹简和木牍,这些东西不易生产,而且极为笨重。以定州汉墓发现的竹简《论语》为例,简长16cm,宽不到1cm,每简可以写20字左右,一部《论语》一万多字,大约需要五六百支竹简。摊开面积不到一平方米,而卷起来,大概相当于二十几个啤酒瓶子的体积。各位想想,当时书籍的存放与携带是多么的不方便。
综合上述两个原因,书籍难以大规模生产,存量极少。少到什么程度,以东汉时的王充为例,他年轻时酷爱读书,又因家贫无力购买,只得终日流连于长安书肆之中。物以稀为贵,必然因为当时书籍制作成本高昂,产量少,才导致书价贵得令一般人无法承受。今天就不同了,一个人即使再穷,相信几本书还是买得起吧。东汉时尚且如此,战国、西汉之时书籍之少更是可想而知。拿《论语》来说,或许,地处偏僻的一个县城大概也就只有那么一两部而已。各位想想,即便读它时发现字句有不通之处,又有谁能时常背着一个大背包,里面装上几十斤重的竹简,到邻县去找有《论语》的人进行校对呢?
竹简携带极为不便张禹将齐论和鲁论合二为一,对二者在章节字句和篇目上的不同之处必然会加以取舍。篇目次序上,他选择依从鲁论,和今天所见《论语》的次序是一样的。而在章节字句上的差别,他是如何去取的,我们今天已不得而知。
郑玄所注的《论语》也早已亡佚,今天只存残本。不过幸运的是,从现存古籍中,对郑玄的改定我们还能窥知一二。今天所知的二十几处改定,其中有一些不过是同音假借字的不同而已,如“牲”与“生”,“馈”与“归”等等,这些字古时发音相同或相似,便相互通用,对文意影响不大,而有些情况则不然。如:
0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古论为“易”,鲁论却作“亦”,郑玄从古论。
1517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古论为“慧”,鲁论却作“惠”,郑玄从古论。
小慧,即相当于今天的小聪明,某些人成天在一起无所事事,高谈阔论,却谈不到重点,谈不到社会和个人所最应关心的问题,耍些小聪明而已,难有所成。若是“小惠”就说不通,小惠即小的恩惠,对谁施以小恩小惠呢?且恩惠与前面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文意无甚关联,所以还应以古论为是。
今时今日,上距《论语》出现已有两千多年,而今本《论语》必定有很多讹误脱衍,导致书中的一些章节不可通不可解,或是依照前人的解释终感牵强,无法令人信服。我们如何去发现这些讹误脱衍之处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参照现存的诸多版本加以对比分析,尽量推想出《论语》的本来面貌,从而得出更接近孔子真意的解释。
《论语》比较重要的本子,有何晏的《论语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以及其他书籍引用过的《论语》章节。从中我们可以比对出在字句上的不同,以此互相参照,我们还能发现前人的误抄、少抄、多抄以及顺序错乱之处,这都能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些文义不通的章节。
南朝人皇侃所著的《论语义疏》,在南宋时就已亡佚,幸好日本有该书的藏本,在乾隆年间编纂《四库全书》时,又传回中国。0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贫而乐”这个说法不近人情。一个人,若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还会乐吗?孔子这么说未免迂腐,而且有点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皇侃的《论语义疏》,这一章记作“未若贫而乐道”,虽贫亦乐,不是单纯的不知所谓的高兴,而是乐道,这样解释就通了。而且“贫而乐道”与“富而好礼”对仗,在文法上也说得过去。由此可知,必定是流传过程中,抄写之人在此处少抄了一个“道”字。
04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躬,身也。逮,及也。如今天的“逮捕”一词,逮捕一个人必须先追及他然后才能实施抓捕,逮就是追到、追及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不说话,是因为怕自己不能身体力行,不能践行诺言,让自己感到羞耻。可问题就来了,难道古人因为这个就完全不说话吗?这是不是有点夸张?再说,如果言出必行,能说到做到,也可以说话呀?为什么会是“言之不出”,一句话也不讲呢?皇侃的《论语义疏》中,此章写作“古者言之不妄出”,这便没有疑义了。妄,乱也,虚也。言之不妄出,即是出言谨慎,不随便说话,不轻易许诺于人,并非是完全不说话。这必定是古人在传抄之中漏了一个“妄”字。
此外,1973年在定州汉墓中发现的竹简《论语》残本,也是我们应该参考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版本。该《论语》只避讳汉高祖刘邦的邦字,而惠帝刘盈和文帝刘恒的名字皆不避讳,这说明该本《论语》应该抄写于高祖刘邦在位之时或是更早,张禹之后的人大概都没有见过这个本子。该残本现存七千多字,不到一半,而与今本《论语》的差异却达几百处。除去对文意无甚影响的之乎者也等虚词和同音假借字之外,尚有很多实质性的不同。依据这个残本,今本《论语》中的很多不通之处,都会得到通畅的解释。
河北定州汉墓出土的《论语》残简整理本。在参考了上述诸多版本,用尽一切办法之后,《论语》中的很多章节,仍是令人生疑,无法得出圆满的解释,
1431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逆,迎也。
诈,欺诈。
亿,繁体作億,子贡忆(憶)则屡中,子绝四:毋意。憶、憶、意三个字都应作臆,臆度、臆测,即没有根据凭空猜测的意思。
这里的诈是指他人欺诈你,不信是指他人对你不诚信,所以“不逆诈,不亿不信”是指不先入为主地断定他人对自己使诈,不诚信。前人都是如此解释,但是如果孔子想说的是这个意思的话,记作“不逆人之诈,不亿人之不信”岂不是更明白,更直接吗?前人这样解释终属牵强。还有后面的“先觉者”,什么叫先觉,先觉察到了、明白了什么?不逆人之诈,不臆度人之不信,就是先觉者了?就算是贤人了?我想,或是由于记录者回忆有误,或是由于流传过程中出现脱漏,才导致这一章的不可解,所以我们还是付之阙如为好。
山梁雌雉,时哉,时哉。102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要说《论语》中争议最多、最不可解的,非这一章莫属,前人博闻强志,好古敏求,尚不能说通这一章,兄弟不学无术,怎敢置喙?其实,我也不想弄明白这一章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想说我比较赞同哪一种观点,不过,通过这一章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对于经典中较难释读的章节,古人都会采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而且,你会发现,古人所用的基本方法不外乎那么几种,这些方法也不见得有多高明,有多玄妙。若是换作我们来注《论语》,也会不自觉地采用这些方法,只不过他们见过的书比我们多,文言功底比我们强。
这一章,单从字面上看,无论如何也说不通,搞不清孔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子路为什么做这样的动作。为了将此章说通,古人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改字。有人说梁当作粱,好粟曰粱。“山梁雌雉”应作“山粱雌雉”,这里的雌雉其实是在山上吃米。这个“三嗅”有人说应是“三叹”,有人说是“三噫”,还有人说是“三鸣”,还有人说应是“三狊”,狊从目从犬,表示狗埋头,左右张望,雌雉做的也是这个动作。共通拱,执也。子路共之即是抓到雌雉,闻了几下,又放了。
二,改变文序。有人认为“山梁雌雉”四字应该放在最前面。山梁上的雌雉,“色斯举矣”,挥动翅膀,飞了起来,“翔而后集”就是后来又停在一起。孔子见了,感叹雌雉毛色美丽,在山上自在飞翔,得其时哉,得其所哉,而自己却生不逢时,所以感叹。
三,有阙漏。有人认为此章必有阙文,漏掉了一个或是几个字,因此上下文义不连贯。
四,变换主语。有人认为“色斯举矣”是指子路等人作色,而不是雌雉。子路想要抓雌雉,雌雉见人色之不善,所以飞走了,翔而后集。也有人认为“三嗅而作”的是子路,也有人认为是雌雉。
对这一章的解释,我们只能付之阙如,这才是明智之举。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及,逮也。阙,同“缺”。孔子说我尚且遇到过史书文字有缺失的情形,或是事情不完备,或是不懂某一个字的正确标准的写法而空缺。至于后半句话是什么意思则是千古疑 案,有人说是错抄,有的说是少抄,也有的试图加进去几个字去解释,但终究是牵强附会,我们还是付之阙如为好。
怎么办呢?我们也就只能如孔子所言,“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了,以孔子的博学多才,尚且会遇到“史之阙文”,何况你我这些“困而学之”的中人呢?
与孤灯为伴,彻夜苦读,用功如此,可《论语》中这么多的章节仍是不可解,各位还愿意与兄弟一起读下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