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木心先生的《上海赋》,再次品味文字中的味道。这篇描写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杂文,至今看来仍有许多趣味。
旧上海号称“东方巴黎”,在这片灯红酒绿的世界,华洋杂处,奢靡繁华。先生的笔如同电影镜头,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承载着从前记忆的上海。
全文本来拟写九章,共完成六章,从上海的历史,繁华巅峰期,到上海的弄堂,亭子间,上海人的饮食起居都细致描摩。旧上海的风情鲜活地跃然纸上。
“从前的从前”,写了上海的历史变迁。我们印象中近代刚刚形成的“上海滩”,早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已有雏形。不起眼的“上海镇”因为鸦片战争后的“不平等条约”,反而成就了“繁华巅峰期”,不知算不算因祸得福。这个“冒险家的乐园”,因为开放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他说“然而若要成为真正的‘上海人’就大有讲究,一‘牌头’、二‘派头’、三‘噱头’(又称‘苗头’)……”概括得简单明了,直中要害。
弄堂里各种熟悉的场景,都是小时候见过的样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在仅有的条件下努力把自己的日子过得津津有味,活色生香。虽然先生对人世间的肮脏不无调侃,但花这么多笔墨写出的还是上海人的会过日子。
就算蜗居在亭子间里,也一样要顾及着体面。“如果客人来,四菜一汤,外加冷盆,不慌不忙的,布满桌面……”,无论多么简陋的厨房,一样变出“糟,酱,腌,醉”。以前的日子的确如此,物质虽然没有现在丰富,但吃得比现在要精致太多。
“荡马路”曾经是上海人休闲的重要方式。休息天,到繁华的商业街逛逛百货公司,买点好吃的。华灯初上,也许找家“好馆子”开销一顿。上海人有口福,不仅中国的各大菜系都能尝得到,还有西洋人的“大菜”。会过日子的上海人不仅会吃,还喜欢研究做法,一道“罗宋汤”都有各种版本,现在仍是很多主妇的“看家绝活”。
上海人讲究穿着,甚至“只认衣衫不认人”。这种“势力”虽然未必是上海人独有,却因为一直是时尚的“风向标”,成就了“虚荣”的标签。虽然,人们对上海的潮流趋之若鹜,却一边在学,一边在骂。这种矛盾和纠结的心态至今处处可见。当然,真正的上海人才不管“爱出风头”的批评,自己开心才最重要。
十里洋场曾经有过的辉煌。至今仍是上海“老克勒”津津乐道的。陈村先生曾说“依我私见,读过木心先生的上海,其他人写的上海都是伪作。”的确,作为一个上海人,也许更能体会其中的意义。特别是在飞速发展的时代,再看看就上海的衣食住行,文化环境,以及当时人的价值观,体会上海人海纳百川的性格特征,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热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