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金国与北宋的爱恨纠葛由来已久。
当初,辽国与后起之秀金国激战正酣,曾经的霸主辽国被打得节节败退、惨不忍睹。宋徽宗看准时机,想要趁机夺回燕云十六州,于是便与金国签订“海上之盟”,约定双方合力灭辽,宋将纳辽岁币转纳给金,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客观地说,这个盟约于宋金双方都有益处。
订立盟约后,金国如约对辽加紧攻势,北宋却迟迟没有发兵,等辽军惶惶如丧家之犬、败局已定时,徽宗才派童贯、蔡攸率兵攻取燕京,但二人指挥无能、不谙兵法,尚未开战即招降辽兵,居然被辽将耶律大石以残兵重创。
其后,辽将高凤、郭药师率众降宋,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宋军内部争斗不休、临阵怯敌,导致二度攻燕败北。
无奈之下,童贯以燕京租税为条件,邀请金军攻取城池,势如猛虎的金军乘机独占燕京,一举歼灭辽军。北宋遣使交涉燕京交割问题,金太祖阿骨打最终同意将燕京所属六州地与宋,并面许俘获天祚后,再将西京所属州县也交割于宋,双方皆大欢喜。尴尬的是,后来发生了“张觉之变”的小插曲。
张觉原为辽国平州守将,燕京失陷时投降金朝,因不忍属地燕人哭诉、富户北迁,一怒之下起兵反金。北宋乘机招降了张觉,任命他为泰宁军节度使。随后,金将攻占了平州,获得赐封张觉的诏书,以此作为北宋破坏盟约物证。同时,宋军拒不交出逃入宋地的燕人,金国君臣极为愤慨,不愿再交割西京之地,由此生出南下攻宋的想法。
1125年,金国兵分两路进攻北宋。西路军进攻太原,苦战两百余日后终于攻下城池。东路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北宋岌岌可危。徽宗急令各地军队勤王,并禅位给其子赵桓,是为宋钦宗。
次年金军直逼东京汴梁,徽宗向南逃往镇江,钦宗与投降派官僚极力主张求和,金人提出金、银、绢各一千万,马、驴、骡各一万头的苛刻条件,北宋照单全收,通过拍卖天子器物、抄家高官富户、搜刮全体军民等方式,终于筹得赔款,金国第一次南下侵宋就此告终。
1126年八月,金人第二次南侵,不久攻陷开封城,北宋军民群情激愤,欲与金兵决一死战,奈何钦宗却积极求和,这次金人提出收缴民间武器,索金1000万锭、银2000万锭、帛1000万匹等条件,钦宗答应了金国的所有要求。
1127年初,金人借口金银数量不足,在开封城内外大肆烧杀抢掠,其后,掳走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大臣三千余人,带着抢掠的金银财宝、仪仗器物满载北归,史称“靖康之变”。至此,北宋灭亡。
金国两次南下侵宋,前后历时短短两年,就快速灭亡了曾经无比强大、可与辽国抗衡的泱泱北宋,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抛开宋金两国的前尘纠葛,即便北宋并未违背“海上之盟”,金人也会另外寻找借口攻宋,因为灭辽之后,金国野心膨胀,已有足够的实力铲除大宋了。
由于金国人口少,尽管占据了北宋的土地、人口,他们仍然吞不下这块硕大的蛋糕,只得采取扶植张邦昌、刘豫等傀儡皇帝的方式统治中原地区。
但在伪齐政权巧取豪夺的统治之下,百姓易子而食、卖儿卖女的惨事不时发生,人口稠密、经济繁荣的中原迅速衰落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