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说的是什么样的事呢?无非天人,也就是从自然中总结体悟出来的规律,放到人身体上一样的试用。
并且人是自然的部分,人的身体生理也呈现出自然一样的规律。
大家好,我是二羊,继续读黄帝内经。今天读到的条文是阴阳应象大论篇非常重要的一段,算一个小结吧。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在自然界中,我们喜欢谈天论地,更顺应了自然去生活。天地有四时,也就是四季,一年当中时间轮回,四季更迭,自然生命之气呈现出生长收藏的规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当中阳气的这种变化,演化出了自然的“六气”,也就是风寒暑(热)燥湿风六种自然气候。
因为热跟暑其实是一气,只是热的多少而已,所以自然界也就只有五气。这五气的运动变化也就是自然界的五行。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在人体,同样有着跟自然类似的结构与“气象”。在人体脏腑有五脏,也就是心肝脾肺肾。五脏化生五气,所以在人体中呈现五种情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悲),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惧。
五脏对应五种情志不难理解,例如喜太过伤心,有人中了大奖,或者打麻将和牌了,一时高兴。高兴好事啊,但是,由于欣喜太过心脏病崩过去了。
肝气旺的人经常容易发怒,发脾气,例如张飞李逵这类的任务,当然,经常生气的人反过来也容易伤肝。
脾对应思或者悲伤,在黄帝内经中有这两类,其实都可以成立。多思伤脾,有的人得了相思病,茶不思饭不想。这就是伤了脾了。还记的上高中的时候,思考太多,很多时候也是没有胃口的,吃东西经常不消化。典型的多思伤脾。另外,悲伤过度其实也是伤脾,例如失恋,家人离开等等,这等悲伤事情发生,只要是个人都也不想吃东西了。
肾对应恐惧,这个是相互的,很有意思。例如有一些男人,在男女之事上不太行,就特别恐惧。越是恐惧越是不行。有的家有悍妻的男人往往肾虚。这是被老婆吓的。
还有有的小孩子经常尿床,越是担心害怕越是尿床厉害。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尿床之后被父母说骂,内心更加恐惧,越是恐惧越是尿床厉害。都说吓尿了,这不是开玩笑。内经还有话这样说的恐则气下,害怕可以让人气往下走,自然控制不住的尿尿。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所以呢,喜怒等情志变化最容易伤气,寒暑等自然邪气最容易侵犯人体形体。暴怒生风火,容易耗上人体阴津。许多人的高血压就这么来的。
过度喜,喜则气缓,过度欢喜伤到阳气,轻一点的就是喜极而泣,乐极生悲,重一点的出现突发心脏骤停等疾病。气为阳,血为阴。肝藏血,心藏神。暴怒则肝气逆而血乱,故伤阴。
寒暑过度容易导致人体气血上逆,过度暑热,则会“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所以无论是喜怒等情志太过还是寒暑等自然五气太多都会伤人。这是因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物极必反的道理。太过就是病了。
要不你看四季中的太过导致人体生病。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这一句很有意思,有意思在哪呢?许多人说这是中医治未病的体现,你看冬天不养生,伤到寒夏天就会生病。这样理解到时也没太多错误,只是我想这一句结合黄帝内经前面篇章的几段文字来理解,更好理解一些。
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四气调神大论》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四气调神大论》
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生气通天论》
你看,黄帝内经在前面几个篇章中,不厌其烦的跟我们讲这四十五行,小结天地四季五行的规律,总结人体的脏腑情志的规律。
都说重要的话说三遍,你看黄帝内经都跟我们说了三遍了,各位看官是否明白其中的深意以及苦心呢?
用我的话说,反复读这几篇,读熟读透,关于五行阴阳的秘密几乎懂了。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阴阳讲的是这样的道理,用一句话概括无非“一气周流,生长收藏化生”。
我是中医二羊
一个铁杆中医脑残粉。有一味赤色栀子心,胸怀山中药,愿为熊胆使君子,继四圣岐黄之术。
中医是一种爱好,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生活。
了解跟多中医学习黄帝内经可以关注我的简书。
网友评论
原文是5行,为何这里又是6个?且风重复了,没有看懂,还请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