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庄子》:混沌

作者: 北池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6-24 11:30 被阅读575次

    混沌之死,是否暗喻人类不可逆转的宿命,人类必死于自己创造的文明之手?

    要了解道家之“道”,有两个字特别关键,那就是“混沌”。

    《庄子·应帝王》讲了一个寓言,南海的帝王倏,北海的帝王忽,两人到世界的中心地域游玩,中央之帝混沌热情好客,招待特别周详。倏与忽非常感动,商量要回报混沌的盛情,说:“人都有七窃,用来看,用来听,用来吃,用来呼吸,混沌没有七窃,视听言息皆不方便,我俩帮他凿出七窃吧!”于是,倏和忽每天为混沌凿一窍,七日之后七窍成,混沌却死掉了。

    七窍者,双目双耳双鼻孔一嘴曰七窍。七窍是人类的认知器官,人通过七窍来认知事物,怎样认知呢?通过区分,物体有形状、颜色、气味等等的差别,人把众多的认知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别界定,加以命名,并建立名与名之间的联系,整个世界就变成可以认识的了。

    但是,人一旦认知了世界,他就具有了主观上的选择能力。人有耳目口鼻之欲,他就会选择自己想要的,而排斥他不想要的。比如,人喜欢吃苹果,就把不长苹果的树砍了,栽种可以长苹果的树;人类要吃肉,就把可以驯化的猪、鸡、羊、鸭,驯化成家畜,不能驯化的老虎、犀牛之类就要绝种了。人类对谷物有大量的需求,就毁了森林草场做农田,并施放大量化肥,甚至搞基因技术以提高产量。人类七窍之欲望加之人类之智能,造成了大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资源掠夺殆尽等严重性后果。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曾说过,照人类这样的发展速度,人类还能不能在地球上生存两百年?

    七窍之成,比喻人类欲望的无限扩张及人类认知能力的无限提高,混沌之死,是否暗喻人类不可逆转的宿命,人类必死于自己创造的文明之手?

    混沌,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万物浑然一体,并无区分。万物各取所需而生活,除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不会有过多的贪婪的欲望。在这种状态里面,万物齐平,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怡然自乐,简朴宁静的生活。

    《道德经》开篇即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人类的认知能力而言,有区分才能识别事物,道是混沌一片,独立不改,周行不怠,以人类浅陋之智能又怎么能够了解它,命名它?勉强起了名叫道,这个道与那个要表述的真实的道相距就甚远了。人可以命之为道,但已经不是那个真实的道。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就是不可命名的状态,也就是混沌一片的状态。混沌一片就是万物本始的状态。有名,是人类七窍已开,欲望炽烈,而且已经有能力为了满足七窍之欲望而为所欲为之后的状态。有名,代表着万物有了区分,这个区分不是万物彼此之间的区分,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给万物一个名称,一个限定。

    老子是慈爱的,他明白人类的认知能力可能会给自然界造成的破坏。因此,他说:“有名,万物之母。”他希望人类能够象母亲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这个世界,以获得人类与万物的永续生存。

    他苦口婆心的说:“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他奉劝各位:“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但是,贪婪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德性,资本的罪恶更把人类推上了深不见底的悬崖。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奠基之处却危如累卵。

    人类背离了天道,以为自己有自由,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西方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人类是不可能脱离世间万物而存在的,人类与之共生才是正确的途径。但是人类已经开发出智识,又怎么能回复混沌的状态?心斋吧,拯救不了别人,也许可以拯救自己!

    庄子谈到混沌的境界,有许多精彩的表述。

    “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已。忘已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

    “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下如野鹿。”

    人一旦进入了智识的世界,再想回复混沌的世界已不可能,所以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圣人只能通过个人的修为以期达混沌之境。有注家释《道德经》第四章云:“盖有吾、有知、有谁而道隐矣。吾不知谁,则亦不知吾矣,此真道之所自出也。”

    不知谁,亦不知吾,又岂知道?道之不可说,明矣。智北游,问芒象道是什么?芒象茫然不知,才是真知道,才入真混沌世界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三星半:道者以恒,恒道者,力量永驻,愈用无穷尽。若朝拾暮弃,反复不定。今非昨日是,明是今日非,不为道也。道虽不可道,得之者可言恒也。
        北池鱼:@三星半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 随心不惑:如果这个世界谁也不为,人类如何发展?难道只有我们还是一群猴子!这才谓道吗?
        北池鱼:@随心不惑 不为功利、名声而为,自然而然而为。
        随心不惑:@随心不惑 那到底是要为还是不为呢?惑许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就好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事一样,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一切还是自己看着办了,是吗!
        北池鱼:@随心不惑 无为非不为。
      • 寻源达流:行于泡影,观于流水,惟微芥子,涅磐始于浩劫
      • 一道:有时候会想,如果内七篇是庄子自作,把混沌凿七窍而死的寓言作为最后的结局,真是令人无限伤感
        北池鱼:@一道 好在内七篇最后一篇是《应帝王》,庄子建议帝王行无为之政,不要试图凿开人类七窃,又有谁明白呢?
      • 溯光的人:牵强附会
        北池鱼:@纸上谈情 愿闻高见!
      • 执意1:魔盒已开,恶魔横行,人死魔亡,人世不存!自作孽,不可活,生于道,终于道。人死道永存。是以,天作孽,犹可恕。冬去春来,春暖花开。生者自发,死者自枯,生生死死,交替不绝。可惜,唯人不能!所以,还是循道而生的好,莫要自作孽,草草地了此一生。
        北池鱼:@晚情2 不必悲观,下一代会好很多。
        执意1:@赵大山 欲魔肆虐,无力回天!
        北池鱼:@晚情2 内心清静,半魔不生。
      • AB774卢卢:欣赏
        北池鱼: @d5ac56bca774卢卢 同意。人类应该多向老子、庄子寻求生活的真谛。可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声长叹啊。
        AB774卢卢: @赵大山 你的观点是对的。我也有霍金的那种担,物欲太过强大,人的觉醒当地球还存获物质欲望时,还可争强在工具时,不会放下,而资本给人的资本欲望最大化不是说放就放的。智能机器的出现,可能是地球上的新人种,资本加科学有可能是人类走向极端的大灾难。智能与资本,比如大数居,只能掌据在小数人手中。就象文化趋于娱乐,人的思想贵族化,而真正达到贵族的也只有极小数的人。人本与人民这个词会是一件衣服,一种招牌。
        北池鱼: @d5ac56bca774卢卢 🌷
      • 鸣凤乔:欣赏……
        北池鱼: @鸣凤在竹mfzz 谢谢!💐
      • 无无行:老子庄子是真正悲天悯人空前绝后的智者,我们现代人和蛆虫一样,甚至连蛆虫都不如。
        北池鱼: @眼空法师 当代人陷入物质主义不能自拔,确实需要回到两千五百年前老子、庄子的智慧。
      • 一头小牛: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呵呵呵呵哒
        北池鱼: @一头小牛 😜
      • 可道非道:如果不加以区分,人类又如何生存和发展?
        北池鱼: @可道非道 分而不分,大道不割。
      • 0d22b43e50cf:没有区分,纯粹的自然状态是庄子的意思吗
        北池鱼: @零点_a907 英国的霍布斯笔下的自然状态是人与人之间充满竟争与杀戮的野蛮状态。而庄子笔下的自然状态是“人不知所为,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的诗意状态。
      • 陌上尘埃落一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北池鱼: @陌上尘埃落一地 道是勉强之名,不可具表,再怎么说,也只是恍恍惚惚。
      • 神道世界: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所以就不点赞了。
        北池鱼: @神道世界 收下了。美!
        神道世界: @神道世界 🌷🌹🌺🌼🌸💐不知道送花功能在哪,从输入法里找的花。
        北池鱼: @神道世界🌷 那我就送朵花吧!
      • 童年的流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自古如此。在对现实的绝望性和悲剧性判定上,古圣先贤都是一样的观点。所以才有圣学心法: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北池鱼: @童年的流星 中庸是立身的法宝,追求物质的丰足没有错,我们还需要相应的德行与之相配啊。
        童年的流星:@赵大山 确实如此。老子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致中和就是回归内心,过适度的生活。华夏文明的中庸之道可以救己,也可以救世。
        北池鱼: @童年的流星 现代资本主义把人类心底所有的欲望都勾引出来了,更可怕的是,我们假设要满足这些欲望社会才稳定,人类才幸福。其实,资本营造了这个幻觉,目的是好卖东西,好赚钱。对于个人来讲,适度回归内心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本文标题:谈《庄子》:混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xfk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