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国学与传统文化
从“二十四孝”看传统文化继承 ——学后班国学笔记之四(一)

从“二十四孝”看传统文化继承 ——学后班国学笔记之四(一)

作者: 奇怪系 | 来源:发表于2019-07-11 18:52 被阅读2次

    “传统文化”频频刷屏,反响各异。其实针对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交锋早在晚清民国已经开始了。我觉得要理清谁是谁非,先要确定这个概念的内涵——抛开考古学上的“文化”概念,这个词在通常用法中至少包了“器”与“道”两个层次,即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与此配套的器物居室,和隐藏于器物背后、沉淀于人们内心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模式。就第一层次而言,各民族文化都是对具体自然条件历史路径适应的产物,无所谓优劣,弃取随人、依时,并没有什么争执的必要。比如旗袍与短裙孰美?(得看谁穿)筷子与刀叉孰好?(得看吃啥,筷子功能再多,绝对搞不定一块五分熟的牛排)也争不出个结果,也没多少人认真在争。所以最值得探讨的是第二个层面,尤其是古代的很多价值理念、道德训诫是否还适用于今日?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前一阵子的《弟子规》之争、“下跪洗脚”之争,其实都是围绕这个更复杂的命题展开的。

    本文拟就争议更为激烈的“二十四孝”问题略陈一点与“批”与“捧”都不太一样的意见。

    “孝”是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二十四孝故事作为这一理念的重要载体,以其直观生动通俗易晓(从古至今,这套故事往往与“二十四孝图”一起刊刻流布),流传之广,影响之大,甚或胜过收入“十三经”中的《孝经》(是书为汉唐以来童子发蒙必读,相传为孔子所述,由唐玄宗“御注”)。由于五四时期“反传统”思潮风起云涌,“孝”自然难逃“价值重估”之列,因此“二十四孝”也顺理成章进入了一些学者的批判视野,最有代表性的当属鲁迅。

    顺便简介下“二十四孝”的通行版本,这是由 “孝感动天”(上古,舜帝)“戏彩娱亲”(春秋,老莱子)“鹿乳奉亲”(春秋,郯子)“百里负米”(春秋,子路)“啮指痛心”(春秋,曾子)“芦衣顺母”(春秋,闵损)“亲尝汤药”(西汉,文帝)“拾葚异器”(西汉,蔡顺)“埋儿奉母”(西晋,郭巨)“卖身葬父”(东汉,董永)“刻木事亲”(东汉,丁兰)“涌泉跃鲤”(东汉,姜诗)“怀橘遗亲”(三国,陆绩)“扇枕温衾”(东汉,黄香)“行佣供母”(东汉,江革)“闻雷泣墓”(西晋,王裒)“哭竹生笋”(三国,孟宗) “卧冰求鲤”(西晋,王祥)“扼虎救父”(西晋,杨香) “恣蚊饱血”(西晋,吴猛) “尝粪忧心”(南齐,庾黔娄) “乳姑不怠”(唐,唐夫人) “弃官寻母”(北宋,朱寿昌) “涤亲溺器”(北宋,黄庭坚)等二十四段传说/史实构成的孝行集锦,相传为元代郭居敬编辑。

    首先说明,这些故事中,有些明显出于传说,如舜帝故事;有些则情节离奇,迹近神话,如姜诗、孟宗;有些则很可能有真实依据,如汉文帝、庾黔娄;但是古人很可能是一概当作事实来接受信奉的。今湖北孝感市之得名,据记载便是源于后唐庄宗李存勖对发生在当地的孟宗哭竹生笋等“感动天地”的孝行的嘉勉。《后汉书》记载过一位向栩,在黄巾起义爆发后,主张不必出兵镇压,“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当消灭”,现在看来简直是笑话,但却被郑重其事记载到了正史当中。明代学者虞淳熙还专门编过一部《孝经集灵》,专门蒐集《孝经》的各种神奇功效。若说这都是出于“神道设教”的纯功利动机,恐怕讲不过去。

    正因为很多人是真的把这些奉为准则,又加以历代统治者往往出于“移孝为忠”的用心推波助澜,这套故事在满清灭亡后依然流传甚广,也因此鲁迅专门写了一篇名为《二十四孝图》的长文来掊击,此文后收入《朝花夕拾》。以今人的眼光,应该都会觉得其中郭巨为赡养老母忍痛埋儿的故事太过残酷,所以对于鲁迅选择这个故事大加挞伐应无异议,但是鲁迅居然还重点批评了情节看来很温馨的“戏彩娱亲”,是不是有点意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二十四孝”看传统文化继承 ——学后班国学笔记之四(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qj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