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都有奶妈,贾府里的兄弟姐妹们自然也是个个都有。
这个角色是有其特殊性的。从身份上讲,她们都是奴才,但她们又是用自己的乳汁喂养过这些公子小姐,就又跟一般的奴才不一样了。包括人在内的高级动物被称为“哺乳类动物”,正说明了哺乳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也表明,母乳除了各种营养价值外,还能够促进母子感情,有利于婴儿健康;如果说营养尚可人工合成,感情却是无可替代的。
我们常看到一些动物新闻,说动物园里老虎与狗奶妈的关系非常和谐;我们也曾在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里读到,郭襄因为小时候吃过母豹的奶而免受豹子们的攻击。我个人相信这种特殊的情感关系。
动物如此,更不用说人了吧;只不过,人类社会的相处模式比较复杂,并不是凭感情就能解释和解决。所以贾母在一次为几个奶妈聚众赌博之事而生气的时候,说了这么一番话:
“你们不知。大约这些奶妈子们,一个个仗着奶过哥儿姐儿,原比别人有些体面,他们就生事,比别人更可恶,专管调唆主子护短偏向。”
那么这里,我们就来说说“奶妈”,看看老太太有没有冤枉了她们吧。因为奶妈众多,此处仅择取以“奶妈”身份出场的三位奶妈为例,分别考察一下。
01宝玉的奶妈李嬷嬷
我想,这个老婆子有点让人烦。
她已经离开了宝玉的屋子,不过还是时常来宝玉这边。这当然主要还是一种亲情关心,不过有些做法就有点让人看不过:
她吃了宝玉留给晴雯吃的豆腐皮包子,又喝了宝玉的“枫露茶”,后来又吃了宝玉专为袭人留着的元妃赏赐的酥酪。吃了也就吃了,偏偏是在明知这酥酪是留给袭人吃的情况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念叨出这一番话:
“我不信他这样坏了。别说我吃了一碗牛奶,就是再比这个值钱的,也是应该的。难道待袭人比我还重?难道他不想想怎么长大了?我的血变的奶,吃得长这么大,如今我吃他一碗牛奶,他就生气了?我偏吃了,看怎么样!你们看袭人不知怎样,那是我手里调理出来的毛丫头,什么阿物儿!”
大概这次对袭人有了意见,后来有一回她去怡红院,袭人身体不适没有及时起来问候,李嬷嬷骂得袭人简直头都抬不起来。
应该说,有好吃的东西孝敬长辈原也不错,尽管奶妈的身份还是下人,但贾府从来都是善待下人的,对奶妈自然更高看一眼,何况袭人、晴雯等人本也只是丫鬟,高不过她去;但是,作为长辈而倚老卖老,却又叫人尊重不起来了,在我们大家的童年印象里,恐怕基本上是长辈省下好东西来给我们吃,没有反过来从我们这里拿东西去吃吧!
况且,因为宝玉吃过自己的奶,养育过他,就念叨个没完,这固然是事实,却未免叫人有“道德绑架”之嫌啊!就像《乔家的儿女们》里面王一丁的母亲似的,既然你是我养大的,那么你“用所有报答爱”就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这当然是不对的,是必须有限度的。
事实上,李嬷嬷并非没有得到报答,她们一家与贾府的关系还是密切的。
比如她的儿子李贵一直在宝玉身边,大致是负责在宝玉公开的对外活动中进行照看,比如护送去上学(说“呦呦鹿鸣,荷叶浮萍”的就是他)。从不多的出场描写中,也可见李贵对宝玉还是爱护的,宝玉对这位奶哥哥还是尊重的。大闹学堂那一回,他维持局面,息事宁人,劝宝玉不要找座师贾代儒,又教训宝玉书童茗烟不要无事生非,还是挺能干的。
最后也还得说,李嬷嬷除倚老卖老、贪小便宜之类毛病让人烦外,对宝玉却是真心关爱的。比如关心他一顿吃多少饭、什么时辰睡觉等事宜,确实就是母亲关爱儿子的表现 。可惜她也与王夫人一样,总觉得围在宝玉身边的都是些狐媚子,会害他,所以态度不好,那些丫头们自然也不会对她有好脸色啦。
有一次宝玉和黛玉去宝钗那里吃饭,李嬷嬷就在旁边盯着不让宝玉喝酒,还搬老爷出来警告他,经薛姨妈的笑骂、担保,加上林黛玉的抢白,李嬷嬷才没辙,只好走开,由着宝玉去喝了。
李嬷嬷不让宝玉喝酒,据她自己对薛姨妈所说,有怕受到老太太和王夫人骂的因素(说有一天她没看牢,有人给宝玉喝了一口酒,害她挨了两天骂,涉嫌夸张),但最主要的还是她不想要宝玉多喝酒,因为他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她关心的是他的身体。
再看第五十七回写到宝玉因为以为林黛玉要回苏州去而精神失常,李嬷嬷的反应:
一时李嬷嬷来了……只说了一声“可了不得了”,“呀”的一声便搂着放声大哭起来。李嬷嬷捶床倒枕说:“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
这是真情流露,造不了假的。比那贪图赵姨娘银钱而设计害宝玉的寄名干娘马道婆,可是讲人伦感情多了。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这李嬷嬷本身就是在宝玉身上有指望的,所以这感情不纯。
我觉得这就有点失之吹毛求疵了。如果这也算不纯,那么,普天下的父母,有哪个对自己的孩子没有指望呢?不指望物质回报,也指望精神回报啊。
至少我在读到这一片段的时候,是觉得对李嬷嬷顿感亲近很多;正如她所说,宝玉是喝过她“血变的奶”的,血肉亲情是舍不掉的。
所以说,李嬷嬷这个奶妈,毛病不少,对宝玉还是好的。
问题出在自恃养育宝玉功劳有点过度。
02贾琏的奶妈赵嬷嬷
估计大家对这位赵嬷嬷的印象不错。
她第一次出场,是在元春即将省亲,贾府要修建省亲别墅时,来找贾琏夫妇为她的两个儿子谋个差事。
这个时候,贾琏和王熙凤早已是荣国府里手里最有实权(这里指“实惠的权力”)的一对夫妻了,找他俩谋差事的人多得很,就这元妃省亲一事,贾蔷、贾芹、贾芸等人都从中谋了事。赵嬷嬷当然也不会错过。
不过,同样是来要好处,赵嬷嬷却并不像李嬷嬷那样叫人讨厌。为什么?
首先是不倚老卖老。
赵嬷嬷嬷来时,贾琏和凤姐正在吃饭,小夫妻俩连忙让赵嬷嬷上炕一起吃酒,赵嬷嬷却“执意不肯”,坐在炕沿下的小脚踏上,面前放一杌,然后由“贾琏向桌上拣两盘肴馔与她放在杌上自吃”。她不仅不抢主子的东西吃,还谢绝坐在一起吃。
与李嬷嬷一比较,虽然两位奶妈都有“亏我从小儿奶了你这么大”之类表明特殊身份的口头禅,但行动上李嬷嬷自抬身份的现象更明显,也就更让人不舒服了。
其次是把握关键。
赵嬷嬷知道这个家里,虽说贾琏是主,但王熙凤的态度最关键。所以你看她一直向凤姐示好(当然凤姐也表现得很尊重她):
她让凤姐也喝点酒,“怕什么?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男女有别,凤姐那么强势,在家里还得守女子规矩,要服侍贾琏吃酒,赵嬷嬷就为她撑腰,让她也喝;
又说求贾琏办事是只会口惠而实不至,“倒是来和奶奶来说是正经,靠着我们爷,只怕我还饿死了呢”;
凤姐满口答应给两个奶哥哥安排工作后,她又说“从此我们奶奶作了主,我就没的愁了”;
后来聊到省亲之事,赵嬷嬷说到贾府接过一次驾,王熙凤说她娘家王府也预备过一次,“那时我爷爷单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赵嬷嬷马上说:“那是谁不知道的?如今还有个口号儿呢,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这说的就是奶奶府上了”。
如果之前王熙凤还是出于脸面而答应帮赵嬷嬷的两个儿子安排工作,这一路听她对自己的表扬,特别听到最后抬举王府的风光,估计她是真心诚意要帮赵嬷嬷的忙了。
如果拿李嬷嬷来作个比较,那境界可差远了。
宝玉没结婚,但他身边袭人、晴雯都是姨娘候选,又是最得宝玉信任的,要让宝玉也亲近她,不搞定这两个丫头怎么行?但是你看,她倒似婆婆跟儿媳妇争风吃醋似的,不仅抢宝玉留给她们的东西吃,还稍不如意就一顿乱骂,要知道,日夜陪着宝玉的可是她们!所以,宝玉对她怎么敬爱得起来?
第三是爱护主子。
我们知道,对自己人,往往是我可以说不好,但不许别人说不好。赵嬷嬷也是,对贾琏这个奶儿子,她是疼爱的。
你看,她批评贾琏:
“我们这爷,只是嘴里说的好,到了跟前就忘了我们。幸亏我从小儿奶了你这么大。我也老了,有的是那两个儿子,你就另眼照看他们些,别人也不敢呲牙儿的。我还再四地求了你几遍,你答应得倒好,到如今还是燥屎。”
就是说你这个奶儿子对奶妈我不上心,说话不算数,一点感情也不讲!
但是,当王熙凤顺着她的话,也批评贾琏“拿着皮肉倒往那不相干的外人身上贴”,又说“我这话也说错了,我们看着是‘外人’,你却看着‘内人’一样呢”,赵嬷嬷又赶紧维护贾琏:
“可是屋子里跑出青天来了。若说‘内人’‘外人’这些混帐原故,我们爷是没有,不过是脸软心慈,搁不住人求两句罢了。”
自家的娃自己心疼,尽管说他的是他媳妇,做奶妈的却也忍不住护护短。
当然,这也是示好凤姐。赵嬷嬷知道,她可不会真的贬损自己丈夫的。
这样来看赵嬷嬷,就是一个颇懂得把握人际关系的老人家了。
关键在于她把握与既是奶儿子又是主子交往的分寸适度。
03迎春的奶妈王嬷嬷
如果李嬷嬷有点叫人嫌烦,赵嬷嬷有点叫人喜欢,那么王嬷嬷大概就是叫人厌恶了。
书中并没有给迎春的奶妈直接配上称呼,不过因为她是出镜的王住儿媳妇的婆婆,那就称她为王嬷嬷吧。
这个王嬷嬷正面描写不太有,我们对她的基本认识是贪于赌博,常有偷拿迎春东西之事,有一次居然把迎春的累丝金凤给拿去当了又赌输了。
奶妈们聚众赌博事发之后,不仅不知悔改,眼看贾母要严肃处理,还通过其儿媳妇巴望迎春去老太太那里说说情,迎春本是个“二木头”,管不了奶妈偷拿首饰的事,也做不到为她去说情,于是王嬷嬷的儿媳妇反倒象迎春欠了她们一家似的大吵大闹,直到探春和平儿及时赶来教训一顿才算收场。
这样的奶妈能不叫人厌恶吗?
也许她心里对迎春还是有慈爱之心的,比如迎春出嫁后,她也是跟去的;但是当她把损人利己也看成理所当然,那么,这种慈爱就已经被冲到几近于无了。
与上面两位奶妈相比,差距真是有点大。因为差距实在有点大,我们在讨论她的时候,篇幅也只能少很多了。
一句话,这位奶妈做人做事有点无度。
以上就是我对贾府里三位奶妈代表的看法,她们身上多多少少都有贾母所评价的样子,有的贪于小惠,有的颇懂圆转,有的损人利己,各有不同,而根本上则在于对自己特殊身份的认识度和“可利用价值”的把握度不同,一个是过度,一个是适度,而第三个是无度。
从以上三位奶妈来看,我觉得是赵嬷嬷的认识和把握最好,王嬷嬷最差。朋友你认为呢?欢迎讨论!公号同名。
(网图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