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时代?

作者: 风华不往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2:00 被阅读33次

从2016年到现在,看了越来越多的人谈到人工智能时代,Google、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常常进入到大众视野和家常话题。总结来看,有很多人在用科幻描述那个时代,还有很多人用嗤之以鼻的心态在观望,甚至有人危言耸听我们人类怎样会被取代。我这篇文章不想说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科幻般的变化,我想从三个方面,讲述这几年我一直在观察、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1. 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

2.为什么会进入这种时代?

3.我们人类究竟如何和人工智能相处?

我们每个人要想生活、工作的清清楚楚,不被时代淘汰,首先要关注时代的变化,不仅要学好历史,还要预测和审视未来与现在。我们都特别熟悉电气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是因为我们出生在那个环境里,很多事情、现象我们的意识里就变成了理所当然。比如说家里一定要有电灯、很多家电,比如我们找资料一般先去互联网找,我们聊天习惯用IM工具还不再仅仅是电话。习惯有个好处就是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但坏处是它让我们可能会有偏见、停止思考。时代变化跟历史相比,节奏呈现指数级变化,互联网短短几年又进入到移动互联网,再到接下来的5G时代,5G时代其实成就的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名字都赋予其相应的意义。比如电气时代,一切围绕电气化为中心,提高生产力;互联网时代则是让产品和服务通过互联网让信息更开放和透明,改变生产关系;人工智能时代则通过机器学习来代替低效的工作,让人在低效工作上投入更少的时间,解放人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要说什么是人工智能时代,它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具有实际应用场景和技术的典型应用,并且形成应用的闭环和数据验证,确实给一部分用户解放了低效和重复劳动的生产力,并且一定意义上改变了生产关系的要素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工智能会在很多领域影响人类的生活、工作的方式。

为什么会进入这个时代?

准确的说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是这个时候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在部分场景中超出了人类的能力。比如在成千上万的图片中找到我们想要找的图片,比如让机器会说话,机器能理解人类一部分指令和意图,比如让机器具有更大的计算和记忆能力。还有很多机器已经超越了人的能力的范围,而这就决定了这一次浪潮不会像前两次那样很快就化为泡沫了的结局。

除了技术成熟之外,还要就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比如这些离不开的高速网络、云计算能力、海量数据训练集等。

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社会矛盾。社会上极大丰富的工业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类个性化追求和体验。每个人都希望彰显自我个性,而传统互联网只会让社会朝着最低成本、高度标准化工业化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是人类情感寄托赋予机器的一次升华,他们希望机器能做更多的事甚至代替自己做出更惊人的事情。

我们究竟如何跟人工智能相处?

很多人焦虑,觉得未来会被机器人代替就会心生焦虑和恐惧,也有人乐观,觉得人工智能就是假把戏,实际能做的太有限。不说这两种人是对是错,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对人工智能了解太少。很多新闻媒体过度夸大人工智能,像科幻片一样描述技术的突破,但现实是那真的还是叫科幻,真实的技术距离人工智能的理想阶段还有较大差距,现在的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智能的逻辑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让机器通过数据集找到共性和差异,从而寻找到最优结构。因此机器有很多局限,比如在一些全新领域,没有很多数据的时候,还有就是在人类自己都认知不足的部分,比如情感、同理心、意识等。人工智能其实跟仿生学相比并无本质的差别,只是它的能力有时候超越了普通人,但不必惧怕的是,这一些都还掌握在人类手里,它终究还只是人类的工具。作为工具,有人用以为恶,但大多数人依然用以为善,终究,人工智能是在弥补人类的缺陷,帮助人类更好的处理身边事情,从而做到人机耦合,成为人类身体和精力的一种延伸,帮助人类更好的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做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帮助我们的准备呢?首先则需要我们对人工智能能清晰的认识和定位。我们应该知道它们的优势,也要知道人工智能的弊端和盲点,总有一些地方是我们无法照顾得到;其次是找好自己的定位。是不是做一个人工智能增强的人,还是要成为那种彼此不相容,人类一定强于机器的口上英雄?

在面对未来的种种不确定,可以欣慰的是事物的逻辑基本都相同,面对新时代是看谁能看清格局、以不变应万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时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ge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