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听本书读书成长励志
金庸妙人录《江湖外史》

金庸妙人录《江湖外史》

作者: 大企业读书会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18:06 被阅读12次

                          江 湖 中 的 哲 学

    目录

      金庸的“道”附经典语录
    《江湖外史》之少林扫地僧
    《江湖外史》之《鹿鼎记》吕小宝
    《江湖外史》之《天龙八部》虚竹
    《江湖外史》之《笑傲江湖》令狐冲
    《江湖外史》之《倚天屠龙记》赵敏

    前言

    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于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病逝,一时引发无数悼念。金庸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国民作家。他的作品在各个行业都有无数拥趸,甚至在很多场景下构成了共同的知识背景。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是金庸迷,早年淘宝所有员工的花名,都是从金庸小说中找出来的。一个编剧曾说过,在开剧本会时,如果无法清楚解释某一个人物,只要用金庸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来形容,现场几乎所有人马上就明白这个人的性格特征。金庸的小说经过了各种演绎,从电影电视剧到论文和自媒体文章。

    2002年时,金庸先生曾经为自己的作品集写过一篇序言。在序言中,他阐明了自己的小说创作观。

    首先,金庸先生认为,小说是艺术的一种,艺术的主要形式是广义的、美学上的美。因此,评价小说,要以美作为标准,而不是其他。

    对于小说,“那是语言文笔之美、安排结构之美,关键在于怎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什么形式都可以,或者是作者主观的剖析,或者是客观的叙述故事,从人物的行动和言语中客观地表达。”读者阅读小说,是将小说的内容和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将自己的个性与感情,和小说中人物的个性与感情碰撞接触。

    小说的好或者不好,属于“美”的范畴,不属于“真或善”的范畴。判断美的标准,“不是科学上的真或不真,道德上的善或不善,经济上的值不值钱,政治上对统治者的有利或有害”。至于艺术作品的社会影响,那是另一种评价。

    其次,金庸先生认为,中国人的文艺观,一直都是“文以载道”。因此,会用“善或不善”来评价文艺作品。比如,后世对《诗经》中情歌的解释,也要牵强附会到讽刺君主。“他们不相信文艺所表现的是感情,认为文字的文艺功能只是为政治或社会价值服务。”

    金庸自己写武侠小说,他说:“无论如何,我不想载什么道。”他的小说,“只是塑造一些人物,描写他们在特定的武侠环境中的遭遇。”那个环境是古代的、没有法治的、以武力来解决争端的社会。

    “当时的社会和现代社会已大不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大变化。古代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仍能在现代读者的心灵中引起相应的情绪。对于小说,我希望读者们只说喜欢或不喜欢,只说受到感动或觉得厌烦。我最高兴的是读者喜爱或憎恨我小说中的人物,如果有了那种感情,表示我小说中的人物已和读者的心灵发生联系了。小说作者最大的企求,莫过于创造一些人物,使得他们在读者心中变成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最后,他也表明,包括小说在内的艺术,有自己的独特生命力,而只是反映外部世界的变化。“假使只求如实反映外在世界,那么有了录音机、照相机,何必再要音乐、绘画?有了报纸、历史书、记录电视片、社会调查统计、医生的病历记录、警察局的人事档案,何必再要小说?”

    以上就是金庸先生对于小说创作的观点,希望对你了解他有帮助。

    正文

    人生本无意义,但人们却总想从中找到意义,既然像罗素这样的大师最后都找不到,像你我这样的凡人,又到哪里去寻找呢?

    或许,我们需要的是换一种角度。对人生的体会往往是一种“当地知识”(local knowledge),也就是说,是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和特殊的人物在一起才悟出来的。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成了人生秘笈。在接下来的五节课里,我们来谈一谈从武侠小说中悟出的人生道理。

    我给你推荐的书是王怜花的《江湖外史》(这是由作者的《古金兵器谱》和《怜花宝鉴之人物志》两本小书汇编在一起的)。你别看这是一本谈金庸和古龙武侠小说的书,其实里面写满了人生哲理。这本书当年对我思考人生曾有很大的启发,这就算我从酒柜里拿出珍藏的一瓶好酒,跟你一起分享。

    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金庸

    这本书的作者是王怜花,原名蔡恒平,是北大中文系的才子。我和怜花神交已久,其实见面不多。他曾经驱车从福州赶到厦门,只为了和巴曙松、钟伟和我喝一晚上的酒。王怜花的爱好是读武侠小说,他既推崇金庸,又喜欢古龙。我是只喜欢金庸,不喜欢古龙的那种人。据怜花兄说,当你看了古龙再看金庸,会觉得金庸太重,就会更喜欢古龙。好吧。他说的都是对的。

    我们那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是很奇特的。等我们稍微长大,开始自己思考,才发现原来老师和家长教我们的都是错的。在我们最渴望人生知识的时候,却最迷茫无助。我们还在懵懵懂懂的时候,遇到了金庸。金庸的武侠小说穿越了文化的荒漠和道德的坟场,为我们输送来依然带着余温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食粮。从此,我们在心中记下来,有一个地方叫江湖。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良知,什么是兄弟之间的情谊,当然,还有,什么是爱情的甘苦,这都是金庸教给我们的,是我们在中学宿舍里偷偷地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读金庸的小说学来的。

    人生至高境界:扫地僧

    王怜花的这本书之所以奇特,是因为他把两个世界打通了。一个世界是福克纳、萨冈、本雅明、萨特这些文学家、哲学家,另一个世界是萧峰、令狐冲、陆小凤这些江湖豪客。这本书表面上写的是武侠,其实讲的是人生道路问题。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的难题不在于他将采取何种行动,而在于他将成为何种人”。

    人生无非有三种境界,一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大部分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东西。在很多人看来,这个世上就是功名利禄,写得清清楚楚。我们的老师和父母当年教的就是这个。记得我高考的时候,本来想学考古,被家长一票否决。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位叔叔辈的长者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不要学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不如学石油经济学,毕业之后好到中石化这样的企业找工作。他们觉得这才是正常的生活。那么,到了现在,这种情况有太大的差异吗?好像没有。不信,如果你是个大学生,问问身边的长辈,请他们指点一下人生,十有八九,他们会告诉你:考研、考公务员。

    再高一点的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就是说,有的人是超越于世俗之见的。从某种角度上讲,我们刚刚介绍的罗素,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过一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我们在武侠小说中能够看到更有戏剧性的人物。怜花兄曾经很喜欢古龙小说中的无花。无花是古龙的小说《楚留香传奇》中的人物。无花一出场就是个神仙人物,“全身上下,看来一尘不染”,整个就是个艺术品。颜值高、言语妙、武功强,就连最后的结局也是异常“孤洁”。他宁可自尽也不想被别人沾一根手指。过一种超越世俗的生活,有什么不好的呢?有一点非常不好,那就是你会浪费自己的大量的宝贵时间。如果你太过高傲,对尘世的一切都不肯妥协,这样的生活其实是非常拧巴的。当你忙着对抗尘世的庸俗时,其实你已经沾惹了很多肮脏的东西,别人吐的口水、别人倒的污水,都会干扰你的修行,让你疲惫不堪。

    最高的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在《天龙八部》的第四十三回中出现了一个横空出世的神奇人物。这个神仙人物就是扫地僧。

    扫地僧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他没有名字,连少林寺的和尚都不认识他,他很可能是半路出家,在少林寺属于最不入流的干杂活的服事僧,“只剃度而不拜师,不传武功,不修禅定,不列玄、慧、虚、空的辈份排行”。扫地僧身怀绝世武功,还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说里有一对仇家,萧峰的爸爸萧远山和慕容复的爸爸慕容博,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们都想杀死对方。扫地僧先把两个人打到断气,然后再让他们互相用内功化解对方的内伤,经历了一场生死,萧远山和慕容博才大彻大悟,什么王霸雄图、血海深仇,都是身外之物,最终,一切尽归尘土。

    在我看来,扫地僧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的求道、无名的存在。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智慧,更需要胆量。相对而言,智慧更容易,胆量却很难。聪明人讲起人生的道理,无不头头是道,但遇到红尘中的各种诱惑和挑战,能否守住自己的戒律,那就不好说了。但是,你的心中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有个扫地僧,那是你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境界。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扫地僧有点像我们讲过的“亚当二号”,他会劝告你更多地关注美德。其实,扫地僧比“亚当二号”更为高明。“亚当二号”关注的还是你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亚当二号”会让你尝试着从别人的眼光里看自己的社会角色。扫地僧看得更为透彻。“亚当二号”还希望有个悼词,有个墓碑,让别人记住自己,我很难想象扫地僧会有这样的想法。扫地僧会告诉你,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你肯回过头,省察自己的内心,就能看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只属于你的世界。

    扫地僧札记

    扫地僧是人生的至高境界。这是一种无为的求道、无名的存在。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智慧,更需要胆量。你要在心中留一个自己的扫地僧,他会教你放下执着,体会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情练达韦小宝 功成身退自逍遥

    如果说扫地僧是人生的最优选择,那有没有次优选择呢?有的。在我看来,韦小宝应该是人生的次优选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跟韦爵爷学学怎么做人。

    1.韦小宝是知识分子的解药

    韦小宝是金庸小说《鹿鼎记》里的主角。《鹿鼎记》是金庸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据说,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写了。金庸的好友倪匡抢着说,因为他写不出来了。是啊,写完《鹿鼎记》,我很难想象出来接着再怎么写。《鹿鼎记》是金庸写的最精彩的一部小说,但出人意料的是,小说的主人公既不懂武功,也不是英雄,而是一个出身市井的小混混,这样的反差太大了。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问身边的知识分子朋友,金庸小说里哪个人物你最喜欢,十有八九,他们会说是韦小宝。这就奇怪了,韦小宝是个反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根本瞧不起读书人,那读书人怎么会如此抬举韦小宝呢?

    王怜花的眼光非常独到。他讲到,对于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对知识分子来说,韦小宝是一剂解毒剂。怜花兄说,韦小宝“是一个不识字,没有灵魂和思想的人,所以他没有痛苦,也没有读书人特有的不安、软弱、犹豫、彷徨和自我奋斗,更没有读书人那种特有的无耻阴暗和无聊”。

    “论人性的真实,韦小宝是古今第一人,他的贪婪、狡诈、自私、无耻,是我们生而为人所固有的,他所做的那些奴颜婢膝、曲意逢迎、见风使舵、欺软怕硬的事,是我们常常要做的,而他的强颜欢笑和身不由己,更是我们几十年如一日的真实境遇。”

    2.真实和真诚

    所以,说到底,韦小宝的优点在于真实。这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见多了那种虚假的理想、道貌岸然的外表、口是心非的表达。你可能还记得,北京作家王朔的小说里有个角色叫赵尧舜。赵尧舜老师是个“德育教授”,他的理想是当年轻人的人生导师,喜欢教年轻人怎么做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其实是个很无耻的人。遇到这样的人,最好赶紧躲得远远的。王朔是这么说自己的小说创作的。他说:“以我的偏见,中国社会最可恶之处在于伪善,而伪善风气的养成的根子在知识分子。”虽然他的话有些偏激,但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正人君子”在言行之间的分裂。王朔的小说里写了很多小痞子,他说,痞子就是“伪君子”的反面,也就是说,痞子就是“真小人”。跟“伪君子”相比,像韦小宝这样的“真小人”好像还是更可爱一些。

    这其实反映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著名的纽约知识分子莱昂内尔·特里林专门讲过“真诚”。真诚就是“对你自己忠实”,就是让社会中的“我”与内在的“自我”相一致。按道理,这本来不是什么难事,但为什么到了我们那个年代就成了问题了呢?正如特里林所说的,唯有出现了社会需要我们扮演的“角色”之后,个体真诚与否才会成为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换言之,在社会剧烈变革时代,有很多社会“角色”对你的要求和你的真实想法不一致,这才会产生对自我的拷问。值得庆幸的是,根据我的观察,更年轻的一代似乎对“伪君子”有一种天然的免疫,他们压根就对扮演规定好的社会角色不感兴趣。这是好事。

    总之,你要记住,真诚和真实是很重要的。真诚是说,你要有自己的道德观,并对自己忠实。真实是说,即使你还没有找到自己的道德观,你也要对自己忠实。只有真实当然是不够的,你还要慢慢地修炼自我,做到真诚,但无论是真诚还是真实,都比虚伪宝贵得多。这是我们付出了很多惨痛的教训,才学到的一点人生经验。

    3.禅宗高手

    如果韦小宝只是真实,那就没有太大的意思了,关键是他还有趣。有趣的人往往情商和智商都很高,能悟出很多道理。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能跟着韦爵爷学到什么做人的真谛。

    王怜花非常推崇《鹿鼎记》。他写到,第一次读《鹿鼎记》的时候略感失望,后来才知道是自己涉世不深。《鹿鼎记》是一本必须有了阅历才能读懂的书,而读通了《鹿鼎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难事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韦小宝的智慧就是像流水一样随物赋形的智慧,他靠本能来生存,也凭着最直觉的道德,知道该如何守住底线。王怜花猜测,金庸之所以写完韦小宝就金盆洗手了,也是因为他经过了深思熟虑。金庸想说的是,虽然他知道理想的人格是什么样的,但也知道在尘世中理想的人格是无法存在的,于是,你必须低头,但这低头不是失败者低头,而是树枝在风中的低头,河流遇到石头之后的低头,这是读通了历史和人生之后的感悟。

    怜花兄甚至认为,韦小宝从本质上是一个罕见的禅宗高手。他不认识字,这跟六祖惠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识文字,自然不会陷入知识的陷阱里,正好符合禅宗不立文字的宝训;他聪明伶俐,脑筋常能急转弯,率性而为,不拘一格,只有不拘泥于小事的人,才能在更高的层次上领悟真理。在很多大是大非上,韦爵爷实际上比我们都更通透。

    事实上,韦小宝能够给我们提供的最大的启发是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候该如何选择。康熙是皇帝,但也是韦小宝的莫逆之交。陈近南是天地会总舵主,也是韦小宝内心里视为父亲的人。康熙让韦小宝灭掉天地会,天地会让韦小宝杀掉皇帝。这两件事情都是违背韦小宝的心愿的。就算是像韦小宝这样的人,内心深处也有自己的底线。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到底该听谁的?韦小宝想来想去,唯一的破解之道就是:老子不干了。

    小宝札记

    我们读这本书,是想追问自己的内心,到底该如何寻找人生道路。如何让道路遇合自己的天性和心灵的要求,是一种大智慧。

    大部分的人都会像慕容博和萧远山一样,地位再高、财富再多,也经不住万丈红尘的诱惑。最佳的人生选择是像扫地僧那样,与世无争,把自己像一片树叶一样藏在森林里。次优的选择是学习韦小宝。韦小宝提醒了我们,人世间的很多所谓的两难选择,其实都有第三条道路:大不了,老子不干了。

    悲喜交加的人生    虚竹的安然若素

    在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我们既达不到扫地僧的高度,也没有到要作出艰难选择的关口,我们只是每天活着。那问题就来了,我们该怎样活着?

    1.虚竹的悲欣人生

    我们再介绍一位金庸小说里的人物:虚竹。虚竹出场的时候,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和尚,相貌平庸、才智一般,也就是人老实。但在江湖上,人老实恐怕算不得什么优点。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虚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在毫不知情的时候,误打误撞解开了“玲珑局”。“玲珑局”是围棋高手都想破解的谜。在金庸的小说中,局外有局,解开了“玲珑局”,虚竹又闯进了另一个局,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注入了前辈高人的毕生功力。他的身世也是不得已。虚竹从小是孤儿,后来才知道自己是少林寺高僧玄慈和四大恶人叶二娘的私生子,刚刚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两个人却又撒手人寰。他的爱情甚至都是不得已:他被人扔进了地窖,却在地窖里遇到了自己的梦中情人。

    虚竹的人生,是值得我们羡慕呢,还是值得我们同情?我们听说过很励志的话,比如,扼住命运的喉管。这些故事听起来鼓舞人心,但你仔细想想,其实,生活本身是不可抗拒的,悲欣交集才是完整的人生。怜花兄写到:“顺从命运的安排,在不由自主的破戒中坚守;接受命运的馈赠,在无可奈何的现实中承担——这是虚竹活着的方式。”

    2.才高于志,土木形骸

    既然我们只能顺从命运的安排,拿到什么牌全靠运气,既然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办法退出牌局,那就要想好自己的打法。

    在我们一起相聚的厦门饭局上,巴曙松在点评一位牛人的时候,说了八个字:“才高于志,土木形骸”。我赶紧在旁边用小本子把这句话牢牢记下。这八个字,一语道破天机,值得你细细体会和揣摩。

    我们先来看看才高于志。假如你的志向很宏大,但其实没啥才华,那可能注定是一场悲剧。多少人一辈子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最后郁郁而终,多少人志大才疏,最后混个灰头土脸、黯然收场,就算是那些看起来才华和志向都匹配的人,其实也都是每日里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那么,如果一个人的才华出众,所期待的却很容易满足呢?那才是幸福的真谛。当我们学习做人的时候,要努力地把自己的才华提高,但不妨把自己的志向放低,说到底,人是凭才华吃饭的,没有人会因为你仅仅有远大的志向就给你发工资。把志向放低,也是要有一种谦卑的态度,要习惯把身段放低。我们越是不成熟的时候,越不愿意放低身段,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但当你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你就会发现,放低身段是自我强大的表现。

    才高于志相对容易,若要做到土木形骸,那又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土木形骸”这四个字,最早是用来形容刘伶的,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最有名的就是爱喝酒。《名士传》写到,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锄随之,曰:‘死便掘地以埋’,土木形骸,遨游一世”。

    《世说新语》中还有个故事,刘伶的老婆劝他戒酒。他说,好呀,你给我弄点酒肉,我对神发誓戒酒,结果,他对着神龛,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说完就把酒一饮而尽,又喝醉了。刘伶跟其他几位竹林七贤不一样的就是,他不怎么写文章。“终其世,凡著《酒德颂》一篇而已。”那个时代的人已经明白,唯有文章才能不朽,而刘伶不写文章,那便是刻意地不求不朽。他的境界又在其他几位竹林七贤之上。

    在金庸的小说中,想找到“才高于志、土木形骸”的人物很难,但在古龙的小说中很多。古龙的小说中有个人物叫“朱停”,“停”是“停止”的“停”。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因为他什么事情都要停下来想一想,只要想开了,这个世界上也就没有什么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古龙的小说《欢乐英雄》里还有一个人物叫王动。跟他的名字恰恰相反,他是最不爱动的。王动住在一个很大的房子里,叫富贵山庄,但房间里家徒四壁,只留下了一张床,一张“很大很大、很舒服很舒服的床”。王动的人生就是做减法的人生。

    才高于志、土木形骸,这都是做减法的人生。当然了,更高的境界是既能做加法,又能做减法,该做加法的时候做加法,该做减法的时候做减法,那么,我们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3.游戏人生

    有一个方法,就是用做游戏的态度去度过你的一生。当我们平常讲游戏人生的时候,我们其实误读了游戏,也误读了人生。

    请你不妨想象一下在玩过家家游戏的孩子。孩子在做游戏的时候是非常认真,非常投入的。他们是用自己的全心去感受,去融入。可是,他们知道自己是在做游戏。当他们给布娃娃打针的时候,难道不知道布娃娃根本感觉不到疼?当他们拿玩具枪玩射击游戏的时候,难道他们不知道玩具枪里装的根本就不是弹药?

    孩子们都知道,去关心游戏的真假是没有意义的,真正有意义的是游戏好玩不好玩。所谓的游戏人生,在我的理解,就是像孩子们玩游戏一样去体验人生,很多时候,成年人干的事情也跟孩子一样,就是个游戏,看穿了都是虚假的,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可不认可游戏的规则,你是不是觉得这种游戏有意思,你真正追求的东西并不在游戏里面,而在游戏之外,你要想清楚,那个在游戏之外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虚竹札记

    如何面对生活?首先,你要知道,生活是不可抗拒的,你的出身、你的天赋、你所处的时代,很多很多因素都不是你自己能够决定的,生活中有惊喜,也会有绝望,悲欣交集,才是真实的人生。其次,你了解到,有一种境界叫才高于志、土木形骸,说白了,你要学会做减法。如果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又知道其实自己想要的不多,那就能得到幸福。最后,我还告诉你,不妨换一种心态,像孩子们玩游戏一样,既投入又超脱地对待生活。这样,你才能做到想做加法就加法,想做减法就做减法。

    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行我素的令狐冲

    1.什么是特立独行的生活?

    令狐冲和金庸小说中的其他英雄豪杰都不一样。他不像郭靖那样忠义,不像杨过那样孤傲,不像张无忌那样婆婆妈妈,他读书不多,觉悟不高,练武也不勤奋,他喜欢过一种自在随意的生活。

    有一种人天生就喜欢结交朋友,不为什么,就是天性喜欢热闹,一见如故,酒到杯干。令狐冲就是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一个自在随意的人不好吗?当然很好,但风险也很大。

    如果你想做到自在随意,过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就很可能会和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换言之,你的很多言行很可能是“政治不正确的”,你违背了规训社会中的规则。

    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怜花兄写到,在主流社会中,政治正确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像令狐冲这样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是非常重要的,至少和江湖中人作为立身之本的武功是同等重要。你看看令狐冲都干了些什么:他和淫棍田伯光惺惺惜惺惺,和魔教护法向问天一见如故,和五毒教主蓝凤凰称兄道妹,和魔教教主的女儿任盈盈风花雪月,每一件事情都会让他身败名裂,但令狐冲却浑然不觉。你可以说他豪爽,也可以说他很傻,缺乏最起码的社会常识。

    你再看看“成熟人士”岳不群,那就很不一样了。在五霸岗上,很多江湖豪杰过来给令狐冲捧场,令狐冲头脑一热,就要跟大家喝酒。他说:“各位朋友,令狐冲和各位初见,须当共饮结交,咱们此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杯酒,算是咱们好朋友大伙儿一齐喝了。”岳不群听闻此言,不住摇头。他觉得令狐冲真是幼稚得可以:难道他们奸淫烧杀、打家劫舍,你也跟他们有福同享?我正派人士正要剿灭他们,难道你也要跟他们有难同当?

    你看,岳不群代表的就是一种主流社会的思维方式。岳不群的生活哲学是要隐忍、要制怒、要处心积虑,每说一句话都要瞻前顾后,做人要八面玲珑。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当然,你能够得到更多的名利和权力,还有,你能够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这会给你一种安全感。

    不要小看这一点。人最害怕的是什么?人最害怕的是众叛亲离。所以,如果你想像令狐冲那样生活,你就要学会习惯热闹之后的孤独。还是回到五霸岗,在前一分钟,各路豪杰还在和令狐冲一起把酒言欢,到后一分钟,整个五霸岗上一个人都没有了,只剩下令狐冲一个人。这时候,你会怎么想?想过特立独行的生活当然很好,但代价就是可能会被主流社会全面抛弃。所以,假如你想过一种令狐冲那样的自在随意的生活,请你先自问一下,你的精神世界是否已经足够强大,可以单枪匹马面对整个世界?

    因此,所有的自由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些敢于特立独行的人,往往活得更累。你要忍受更多的孤独、更多的冷遇、更多的挫折,看破热闹的红尘、喧嚣的名利、心中的执念。要是想过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你的内心里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自我,而且要不断地调整和迭代。

    2.锻炼自己的旷野生存能力

    人要想生存,就必须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有一种生存能力是在体制内生存,还有一种生存能力是在江湖上生存。你是要在体制内生存,还是在江湖上生存,这是一个重要的抉择。假如你选择在体制内生存,那就只能锻炼自己在体制内的生存能力,否则你会感到非常痛苦。这一点,你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你可以选择当螺丝钉,也可以选择不当螺丝钉,但一旦你选择了当螺丝钉,你就没有办法决定流水线的运行速度。

    如果你选择在江湖上生存呢?最大的好处是自由。你可以不依附于体制或机构。你自己就是一支队伍、一个品牌、一种力量。你有多大的能力,就有多大的舞台,你有多大的耐力,就能行走多远。

    最大的坏处是累。要想在江湖上生存,你就必须锻炼自己的旷野生存能力。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情商和智商都不够用了。体制内的优势不可能再带到江湖上,你原来的地位、原来的人脉,一旦离开原有的体系,都会大大地贬值。你在体制内锻炼出来的一套待人接物、上传下达的办法,在江湖中往往不管用。当你只能依靠自己之后,你会变得更加焦虑,因为未来有风还是有雨,你并不知道,遇到风险,你只能自己面对。

    什么才是江湖中的生存能力?你必须把自己训练成一支特种兵。如果说过去的作战方式是正规军,那么正规军正变得越来越臃肿、散漫,失去了战斗力。正规军很可能打不过游击队。但是,游击队的草莽风格也不再适合未来的社会,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能够把正规军和游击队最好地结合的方式就是特种兵。你要身有数技之长,而且自己就是指挥部和参谋部。

    那么,你到底要不要选择在江湖上生存呢?这要看你自己的选择。但即使你身在体制内,也要想一想假如有一天到了江湖,该如何生存。因为传统的人生道路很可能到最后是一条断崖路。

    我们就拿年轻人最熟悉的道路来说吧。传统的人生道路无非是好好读书,考个好的大学。读完大学读研,读完研考公务员,或是去金融机构。找一份好的工作,从此度过一生。但未来的现实是:好好读书也未必能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好的大学也未必能找到好的工作。未来工资水平最低的不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学生的收入会最低,而且工作最容易被新技术替代。曾经被大家看好的工作以后未必是好的工作。看起来坚固不变的东西很有可能会突然风流云散。到最后,你很可能发现,原来看起来风险更大的道路走起来更宽阔,看起来宽阔的道路越走越窄。学一点荒野求生的本领,总没有什么坏处。

    令狐冲札记

    令狐冲是个天性自由随意的人,他想要过的是一种特立独行的生活。但是,要想过特立独行的生活,你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自我,足以对抗整个社会的抛弃。你必须锻炼自己在旷野中求生存的能力,这会让你付出更多的艰辛,但为了自由,这些努力是值得的。

    敢爱敢恨的赵敏 收获成熟的爱情

    你先想一想,金庸小说中的女性,你最喜欢哪一个?然后我再告诉你王怜花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1.什么是错误的爱情观?

    在揭晓谜底之前,我先再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说关于人生道路的知识都是“当地知识”。后来的年轻人比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幸运的是,不必背负太多的压力,生来就能习惯更为轻松、自由的生活态度。我们那一代人可不一样,得先把以前的一些错误思想甩掉,然后才能接受更为健康的人生观念。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要冲决罗网,解放心力,在荆棘丛中挣脱出来。

    如果说金庸的小说有什么缺陷,我觉得其中的一个缺陷就是写女性写得不够深刻。他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里,写的大部分女性都是温柔美丽,照着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给你讲过英国小说家福斯特说的“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是由一种概念或特性创造出来的,他们一眼就会被认出来,而且性格没有太大的变化。

    你想想看,无论是香香公主、小龙女、双儿、阿朱,其实都是“扁平人物”。他们的性格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情节的发展而变。“圆形人物”则是性格中有内在的矛盾,能够显示出更具有深度的人性。我们讲过福楼拜写的《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就是一个典型的圆形人物。在金庸的小说中,可能黄蓉算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圆形人物,她有可爱的地方,也有让人讨厌的地方,前期的黄蓉和后期的黄蓉性格差异很大,因为人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正是因为金庸的小说中“扁平的”女性太多,他写的爱情故事也往往落入俗套。金庸小说中讲到的很多爱情故事,在我们现在看来,都可能代表着一种错误的爱情观。韦小宝是一位市井小民,他是不懂得爱情的。陈家洛是一位公子,他也不懂得爱情。杨过和小龙女一动一静,性格差异很大,他们在一起,只能一方迁就另一方,这样的爱情能不能真正幸福,我也不知道。郭襄暗恋着杨过,游坦之苦苦追求阿紫,这样的爱情都是没有结果的。这些折磨人的爱情反映出的是我们心智上的不成熟:我们要么要得太多,要么不知道如何去要。

    那么,什么才是成熟的爱情?

    2.敢爱敢恨的赵敏

    我先揭开谜底。王怜花最喜欢的金庸小说中的女性有三个:赵敏、小昭和程灵素。他在《江湖外史》中写了一篇《爱人同志》,那是一封给赵敏的情书。

    从写作的角度来看,金庸是非常大胆的。赵敏是《倚天屠龙记》中最重要的女主角。《倚天屠龙记》一共四十回,他却忍得住把赵敏这样重要的人物安排在第二十三回才初次出场。赵敏能文能武,喜欢女扮男装,英姿飒爽、干净利落,她的书法刚柔相济、园艺错落有致,既狂野又雅致。当她爱上张无忌之后,就一往无前、执着坦荡。

    赵敏有她豪侠的地方,也有妩媚的时候。在危难时候,为了救张无忌脱险,可以使出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招数。她了解张无忌的为人,受到委屈的时候懂得包容与接纳,但该表白的时候绝不含糊其辞。她明知道张无忌虽然心地善良但过于软弱,总是被道德的枷锁束缚,由于和周芷若有婚约在先,张无忌虽然黯然伤感,但似乎也不敢直面和赵敏的情愫。范遥想安慰赵敏,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世上不如事十居八九。可是赵敏是怎么说的?她说,我偏要勉强。为了爱情在所不惜,这样的勇气恐怕没有几个女生能有。

    最惊心动魄的情景是在张无忌要结婚的时候赵敏抢亲。她要为张无忌做个决断。二女争夫、血溅华堂。这个蒙古公主,敢恨敢爱,敢于放弃荣华富贵,世俗名利,追随自己的爱人到天涯海角。

    在赵敏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我们没有看到她委曲求全,也没有看到她放弃自我,相反,就像著名哲学家波伏娃所说的那样,她是“用她的‘强’去爱,不是用她的‘弱’去爱”。追求爱情没有让赵敏失去自我,反而让她发现了自我,爱情成了滋养她生命活力的不会干涸的源泉。

    3.爱要保持距离

    什么样的爱情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双方的感情并不平等,一方依附于另一方,即使求爱的那一方锲而不舍,敢于放弃自己的一切,也是无法感动对方的。成熟的爱情不在于融为一体,而在于保持距离。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请允许我转述一段王怜花引用的文章。这篇文章原来发表在《三联生活周刊》,讲的是一位阅尽沧桑的男人讲述他心目中理想的爱情。

    他说:

    “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爱情已不是那么浪漫的一件事。我希望有那样的场景:我看书,我的妻子在旁边陪着我,她干什么都行,但最好是一个不看书不看报的人,织毛衣,看电视,我们还有一个安静的、不哭不闹的孩子。我想10年后,我应该能拥有那样的生活。

    但我不会再追求什么爱情,我希望爱情是一个人的事,是我的事,从对方来看,也是她的事,但不一定是我们两人的事,我的意思是少一些情感上的纠缠。”

    歌德写过一首诗,叫《我爱你,与你无关》。诗中写到:“我爱你,与你无关。即使是夜晚无尽的思念也只属于我自己,不会带到天明。也许它只能存在于黑暗。”

    这是一个提醒。我们要提醒恋爱中的男女,尤其要提醒恋爱中的男人们:“一切都是你自找的,不能怪女人们,相反,要想想你的一厢情愿给她们带来了多少烦恼。当然,我们知道你是一往情深的。”

    赵敏札记

    赵敏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孩,绝不拖泥带水,既包容又热情,既坚强又妩媚。她是在用“强”去爱,而不是用“弱”去爱。请你再温习一下我们在“爱的艺术”那个学习单元讲过的知识点。伟大的爱情并不是因为仅仅有爱情,相反,是因为人们在爱情之中能够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学会忍耐,学会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庸妙人录《江湖外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blz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