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明嫂子没有想到是这种结果。毕竟夫妻一场,伤心过后,倒觉得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否则,两个人每天面对,她既无法原谅振明,也无法原谅自己。
振明嫂子尽了一个儿媳的孝道,对婆婆百依百顺。但她不想为振明守妇道,有的东西,一旦遭到破坏,永远无法修复。她那天就想明白了,只要崔宝珍和聂永财愿意,她就是她们的女人。她已经被那哥俩看过了,他们让她干什么都可以。有时,她会被自己的决定吓一跳,但从来没有改变自己决定的想法。她能苟活下来,完全是那两兄弟的恩赐。那两兄弟若是嘴不严,把事情说出去,她是没脸再多活一天的。所以她的命都是别人的,何况身体呢?
日本鬼子好像发了疯,要占领全中国。这是碾头镇的人们想不到的。碾头镇上的老少们说起来都义愤填膺:日本国才多大点地方,才有几个人,就想占领我们中国。比这个更令人气愤的是,国军简直是饭桶,整天打败仗,天天往后方撤。蒋总统撤得更快,从南京一溜烟地跑重庆去了。
鬼子已经打到离碾头镇不足一百里的地方了,说话功夫就要进碾头镇了。几乎天天有从前线跑下来的国军残兵从碾头镇过。镇上的人从他们的嘴里得知前线战况不妙。更从这些逃兵身上看到国军指望不上。保长吴老爷召集各姓族长商议对策,最后拿出一个方案:成立碾头镇自卫队,各家各户有人出人,有钱出钱。
崔宝珍和聂永财理所当然地成了自卫队队员。自卫队的枪是从那些逃兵手里买的。由于人多枪少,不能保证人手一枝。所以,自卫队的装备参差不齐,有洋枪有土炮,有大刀有长矛。崔宝珍和聂永财都没有分到枪,还是扛着自己的红缨枪。
自卫队成立那天,全镇人敲锣打鼓放鞭炮,好好庆祝了一番。站在队伍里,崔宝珍和聂永财看到了夹在欢迎人群中的振明嫂子。振明嫂子一直盯着他们两个人看,边看边笑。崔宝珍和聂永财头都不敢抬了。
队伍解散后,振明嫂子迎上来。两个人一起问,刚才你笑什么呢?振明嫂子说,你们俩长得越来越像了,真像哥儿俩。崔宝珍和聂永财说,我们本来就是哥儿俩。振明嫂子说,我说你们像亲哥俩。崔宝珍说,我们比亲哥儿俩还亲呢。振明嫂子又笑,那是什么亲法儿?聂永财说,他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他的。振明嫂子说,是吗?崔宝珍点点头,我们什么都不分。振明嫂子说,将来有了媳妇儿呢?崔宝珍和聂永财异口同声,媳妇儿算个屁。振明嫂子笑着说,没见过你们这么好的。
喝过腊八粥,年关就到了。盼一年就盼这几天了。碾头镇的人们才不管日本人如何呢。该怎么过怎么过,该怎么乐怎么乐。整天瞅眉苦脸的,日本人该打过来还是要打过来。嫁闺女娶媳妇儿串亲戚扭秧歌儿都在这几天,高兴事儿一件接一件,一样都不能少。
大年初六,武班里一个师兄娶媳妇儿,娶得是他姑姑的女儿,这叫亲上加亲。崔宝珍和聂永财跟一帮师兄弟们忙前忙后,帮着张罗。到晚上闹洞房的时候,师弟们趁着酒劲儿把新郎新娘折腾惨了。师兄不停地求饶,想早点儿入洞房。最后,大师兄把大家劝走了。崔宝珍和聂永财带着几个小师弟出了门儿,又杀了个回马枪,躲在窗户下面听新媳妇儿——新婚之夜,没有人闹房听房,不是什么脸上有光的事儿。
窗户上新贴的窗纸一捅就破,从破洞里隐约看见师兄和新媳妇分坐在床的两头儿。喜烛上的火苗儿突突地跳着,整个房子也跟着突突地跳动。师兄跟他的新媳妇儿像坐在马车上那样轻轻地摇晃着。外面很冷,崔宝珍和聂永财缩着脖儿袖着手,脚在地上来回地跺着。好半天,里面两个人还是那样坐着。聂永财跺着脚说,怎么还不动手啊?正说着,里面有动静了。师兄撮着手说,咱们睡吧。新媳妇点点头儿,脱鞋上床,在床尾一边的里侧拉开一条红洋布面儿的被子,把腿盖上,在被子下面先把棉裤脱了,然后低头解红棉袄上的盘扣儿。师兄把一条绿洋布面儿的被子摆在床头的外侧,几下就把自己脱光了,浑身哆唆着钻进了被窝儿。
虽然新娘子脱棉裤盖被子动作很快,几乎是白光一闪就不见了,但崔宝珍和聂永财由此想到了沙葛荡里振明嫂子白花花的大腿。接着,新娘子把红棉袄也脱掉了,细白的脖子上系着一根红线,胸前被一块儿红布遮着,裸露着的背更显得细腻白嫩,像吴老爷家喝茶用的白瓷碗那样细那样白。新娘子从脱掉棉袄到钻进被窝也是一瞬间的事儿,但那一瞬间,仿佛在两个人的眼里心里定了格,可供他们反复地玩味琢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