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丁与卯”如期相约。日更挑战第310天,原创千字文第338篇。
《孙子兵法》第二节“作战篇”,最终在本篇文章作出总结。
虽然寥寥数语,实质上属于画龙点睛,落点却在“兵贵胜,不贵久”,以及将帅重任。
看似言简意赅,但是意蕴深刻。
因此,在具体解读时,大海还需总览全篇,翻一翻前文,才能贯穿上下、连通全文。
【原文】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释义】
所以,作战最重要、最有利的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旷日持久。
真正懂得用兵之道、深知用兵利害的将帅,掌握着民众的生死,主宰着国家的安危。
【解读】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一方面,为何打仗兵贵速胜?
“兵贵胜,不贵久”是孙子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论断。
孙子如此强调速战速胜,至今依然具有较强现实指导意义。
久战不决,久拖不胜,是战场大忌,至少有3个“死穴”。
01久拖不决不利政治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
而战争,实质上是政治较量的继续,是流血的政治比拼。
古有诸侯林立、根基不稳,今有群狼环视、虎视眈眈。
如果久拖不决,轻则内部分崩离析,重则国家四分五裂。
这种代价,赌上了国家政治前途,代价不可谓不大。
02久拖不决拖垮经济
打仗,很大一定程度上在打后勤,比拼国家综合实力,看谁能够耗得久。
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国家就会陷入持续损耗的漩涡,始终无法自拔,直至被吞噬。
久而久之,国力衰微,民生凋敝,无力维持,必然走向绝境。
没有经济基础作为支撑,上层建筑必将随之轰然倒塌,不复存在。
03久拖不决军事失利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打得赢才是生存下去的硬道理。
另一个角度来看,打得赢才可能不必打,不战而屈人之兵;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持久作战,兵心疲惫,精神懈怠,装备器材损耗,军队就会逐渐滑向“师老兵疲”的被动局面。
而军事作为最后手段,一旦战场失利,国家必然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另一方面,将帅重任体现何处?
单从字面上理解,除了将帅自身存亡以外,至少还包含了3层意思。
一是关系士卒生死
作为战争火线的士卒,直接面对残酷的生死考验。
如何“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成为首要任务。
常言道,一将功成万骨枯。
将帅的决策、部署、指挥,直接决定了一线士卒的生死。
二是关系民众存亡
有人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也有人说,兵怂怂一个,将熊熊一窝。
将帅无能,将熊兵怂,三军就失去了战斗力。
必然导致战场无法制胜,随之遭殃的是普通民众。
但凡战火所至,民众必然颠沛逃避,流离失所,生死两茫茫。
三是关系国家安危
国破山河在,只是换主人。山河依旧在,物是人已非。
战场失利,国家体系崩塌,逐渐走向衰亡,在所难免。
一旦国家根基不存在了,谈何社稷安危,谈何国民尊严。
至此,《孙子兵法》第二节“作战篇”解读完毕,敬请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丁与卯(全网平台同名),体悟生活哲理,留存时代印记。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齐帆齐8期写作营,打卡第18篇,字数1198,累计24140字。年度进阶营第251篇,累计42748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