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一场穿越千年的美梦

作者: 三秋桂子2021 | 来源:发表于2022-03-21 17:59 被阅读0次

    中国文学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越是乱世,文化越是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民不聊生,文化却出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化繁荣时期。

    魏晋时期是中国继春秋战国后又一个文学鼎盛时期,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王谢世家……

    魏晋文人都有些放浪形骸,落拓不羁,史称魏晋风度。魏晋风度的极致,是陶渊明。

    在魏晋文人乃至中国文人里,陶渊明都是一股清流。

    陶渊明跟谁都不同,在我看来,陶渊明才是最有个性的人。

    自古文人都有做官的情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连人称“谪仙”的李白,也有一颗做官的凡人心。

    而陶渊明,自始至终都在追求身心的自由解放。

    别人都积极投身仕途,无奈之下才弃官从文,而陶渊明是为生活所迫才做官,他根本无意仕途,一旦放弃了仕途,不但不消沉低落,还纵情欢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仕途生活对他来说就是囚笼,自然才是他的田园,他是古代文人中主动追求个性解放的第一人。

    自古文人多失意,因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无论李白、杜甫,还是苏轼、辛弃疾,都在政治的漩涡里翻滚过,最终走向文学。

    而陶渊明,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喜欢做官从政,所以他仅仅为生活所迫纠结了一下下就全然抛下了一切。

    从此,他陶醉在自己的桃源里,衔觞赋诗,自得其乐,哪怕身居闹市也心灵宁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最近在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每每读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就感觉甚美。闭了眼,仿佛看到灼灼桃花开满枝头,风吹过,花瓣漫天飞舞,落了一地的芬芳。读完,但觉余香缭绕,经久不绝。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不能缺少诗意,《桃花源记》开篇就充满了诗意美。

    一个捕鱼为生的渔人,生活层次应该很低,每日为生计奔波,但也有沉浸美好迷失自我的时刻。他只顾欣赏小溪两岸的美景,竟至于“忘路之远近”,直到遇见桃花林。

    这么大一片桃花林出现在小河两岸,一棵杂树都没有,实属罕见。在这个桃花盛开的春天,渔人像做梦一样穿行在桃林夹岸的溪流中,顺流而下,直到溪水源头桃林尽处。

    桃花源,就是在这样诗一般的美好意境中出现的。

    所谓桃花源,在文中属于实指,桃花源就在桃林尽处,溪水源头。进入桃源需要穿过一个山洞,出洞之后眼前是一个完整的村庄。

    村庄里有良田美池,能听到鸡犬相闻,所见男女老少,衣着和外面人一般无二。看到渔人来到,村里人热情招待渔人,向他打听外界生活。渔人临走时,村里人叮嘱他不要告诉外界桃源的事。

    故事讲到这里,你感觉这个桃源有什么特别之处?

    乍看起来桃源里的生活和真实生活没什么两样:桃源里有普通乡村常见的田地、屋舍、池塘、鸡犬、桑竹之类景物。住在里面的人,无论衣着还是语言都和生活在外面的人相同。

    他们说起如何来到这里居住,解释说先人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才来到这里,这种解释听起来也合情合理。

    为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对于探访桃源的渔人以及后来寻找桃源的人,作者都给出了具体可考的时间地名:“晋太元中”、“武陵人”、“南阳刘子骥”。似乎真有这样一个桃花源。

    果真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吗?

    如果你觉得这一切都是真的,那你就被陶渊明骗了。文中多处暗藏玄机,暗示读者这个桃源是不存在的。

    首先,从桃源的出现方式来看就很诡异。

    在桃林尽头溪水发源的地方,很突兀地出现一座小山,给人感觉不像是早就存在的,并且有一个小口,隐约有光。

    这样一个山洞是不是很像神话和科幻中出现的时光隧道?从这个入口可以进入另一个时代,另一个世界。而后来桃源的莫名消失也似乎意味着通往另一世界的入口关闭了。

    其次,桃源人的见到渔人的反应也不寻常。

    倘若只是为避战乱迁居到此,见到渔人没必要“大惊”。只有通过非正常的方式来到这里才会诧异:渔人怎么找到这里的?

    并且惊恐:是不是通往外界的通道暴露了?渔人临走前,桃源人反复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也暗示了桃源的不存在。

    再次,桃源的消失更让人匪夷所思。

    渔人是一个有心人,从离开桃源就“处处志之”,为返回桃源做好了准备,结果“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有点解释不通了,渔人只是刚刚离开就返回,循着记号本来不难找到桃源,可是这么大个村庄就这么人间蒸发了,好像从没出现过一样。

    故事的结局更加离奇。

    南阳高士刘子骥,实有其人,《晋书  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想必访遍了名山大川,但是他也没找到桃花源。不仅没找到,不久刘子骥就因病去世了。

    细究起来,这里颇多疑点:刘子骥好好的,怎么一计划去找桃花源就得病了,而且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不是也很诡异吗?

    从桃花源的出现到桃花源的消失,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海市蜃楼,来得离奇,去得无踪。好像渔人做了一场梦,“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陶渊明用扑朔迷离的情节,将虚幻和真实运用得出神入化,赋予桃花源似真似幻的神秘色彩。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的桃花源?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到南朝宋初期,这时期时局动荡不安,虽有过短暂的太平时期,但是战乱还是十分的频繁,国家呈现分裂的状态,这个分裂的状态一直延续了两个朝代东晋、南北朝时期,前后分裂的时间为三百年。

    桃花源人那样的生活,正是陶渊明那个时代的人最向往的生活:没有战乱,幼有所托,老有所依,人人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但这样看起来很平常的乡间生活,要通过虚构想象才能实现,现实该有多不堪?

    从这个角度来看,《桃花源记》在似真似幻的描述中隐隐透着一种似喜实悲的无奈:和平安乐的生活只是个梦想,现实中并不存在。

    换一个角度来看,作者故意设置渔人和刘子骥找不到桃源的结局大有深意。

    假设渔人或者刘子骥找到桃花源,会发生什么事?

    如果那样的话,桃源恐怕将不复存在。

    桃源之美,首先在于与世隔绝,不管外界如何战乱纷飞,人心险恶,桃源人都能安守自己的一隅宁静,保存淳朴的天性。

    从他们第一次见到渔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被保护得很好,古道热肠,淳朴依旧,见到渔人不但不防备还倾尽好酒好菜招待他。

    一方面说明桃花源里古风犹存,另一方面说明桃源人生活安定,衣食无忧,拥有足够的安全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缘于物质和精神的富足。

    相比较而言,以渔人为代表的当世之人,却出尔反尔,毫无信义可言。

    渔人误入桃源,受到桃源人的热情招待,本该心生感激;他答应桃源人不告诉外人桃源的存在,本该信守承诺,说到做到。

    可他一离开桃源,就处心积虑处处留下记号,为返回做准备。到了县里就把承诺抛之脑后,报告太守这件事,好邀功请赏。

    这样的渔人如果找到桃源,才是桃源人真正的灾难:他们平静的生活将不复存在,他们的良田美池将被掠夺,他们将像外面人一样陷入战乱和贫穷之中,他们的内心也不再简单富足。

    美好的事物被毁灭,才是世间最大的悲剧!

    与其使美好的桃花源被毁灭,不如把它隐藏起来不被世人找到,这样才能永葆它的纯净和美丽。

    既然不想被打扰,为什么又恰好让渔人发现?

    渔人的发现证明了桃源的存在,它让我们知道:世间毕竟存在美好。

    只要存在就有希望,也许有一天我们就找到了呢。

    桃花源,以其美好和神秘,化身为超脱现实的精神追求,千百年来萦绕在中国文人心头,让人为之上下求索,虽九死其犹未悔。

    与六朝时辞藻华丽的骈体文相比,《桃花源记》呈现出洗尽铅华的古朴简约之美。

    没有繁复华丽的辞藻,没有奇崛冷僻的用词,《桃花源记》里使用的都是极简单极平易的词语:“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看似平淡,却韵味十足,语言味淡而实浓。

    为了避免繁琐重复,很多地方作者一笔带过,一个词语高度概括一系列情节。如“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一个“如此”就囊括上文所有内容,文字似简而实丰。

    同时,省略不必要的成分,追求文字的简净和上下句的韵律节奏,使整篇文章看起来毫无枝蔓,简单干净,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和谐。

    这样一篇充满着诗意和神秘色彩,似假还真,似简实丰,寄寓深远的《桃花源记》,本来是陶渊明为《桃花源诗》所做的序。但它的成就和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诗歌本身,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经典,让人反复品味,回味无穷。

    2022-3-2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桃花源记》:一场穿越千年的美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esz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