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致青年教师》第四辑的内容,阅读了“苦读”没意思、“全读懂”没必要、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做有头脑的兵这几个小节,读书笔记分享如下:
“苦读”没意思
读书,本应是件快乐的事,是充满趣味的事,是单纯的事,正是因为喜欢,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书的海洋。如果把读书当做苦事,那又怎么会有乐趣可言呢?如果把刻苦当做读书的最高评价,那么读书就只能剩下苦了。而且如果把读书学习当做苦事,也肯定学不好。读书不应该趋向功利,把读书作为出人头地的筹码。当读书的目的变得不单纯时,就会把勤奋视为所谓的苦,那简直就是对书的侮辱,对学习的侮辱。只有真正的对读书感兴趣,才会一心扎进书里,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也正是因为心中有乐,才会乐此不疲,不分昼夜。为什么要把读书当做苦事呢?读书是如蜜一般甜的自我修炼的过程,出于对知识的渴望,所以更想在书中一探究竟,以此来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慰藉。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说:“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
“全读懂”没必要
每个人一生读的书只能如沧海一粟,以我们有限的知识又如何能把所有的书都读透呢?不必苛求把每一本书都读懂,只要能够与作者产生对话,获得读书的乐趣与心灵安慰,就是很幸运的事。没读懂很正常,囫囵吞枣不可取,唯有细细品读,反复阅读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介于“懂”与“不懂”之间,是读书最有意思的境界。全读懂了,就说明书的内容浅显,没有进一步阅读的必要。而完全不懂,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甚至怀疑自己的阅读能力,其实也说明了这本书并不适合现阶段阅读。只有在“懂”与“不懂”之间,我们才有动力和上升的空间,继续在书中探索,一点点感悟,在某个时刻就会突然顿悟,这样才能真正体会读书的乐趣。就让我们一起在书中遨游,享受阅读的美好时光吧!
我可以读你的作文吗
作文是反映人心灵世界的表达方式,既特殊又带有私密性,它不同于一般的作业,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心灵活动。学生因为信任教师,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在习作中表达出来,而我们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隐私,保护学生的自尊,培养他们勇于表达的自信。设想一下,如果把全班学生的作文都公开评论,他们会做何感想,有的学生可能会更加畏惧写作,不愿意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习作中分享出来,那么这个举措就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教师不应随意地干预学生的写作,随意地讲评学生的作文,尽可能不要给学生的心灵和他的写作造成负面影响。在读学生的作文前,教师应问一句:“你愿意与全班同学分享吗?”以征求学生的允许,这很重要。
做有脑袋的兵
接受了教育,人的素养提高了,就会有自己的选择,宁可当个有头脑的兵,也不去当没头脑的将军;而举目四望,但凡有自己脑袋同时也尊重他人脑袋的,又未必只想做将军。教育应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使学生愿意花时间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达到学习的基本目的。关于成功的励志名言有很多,但是其中的一些名言却经不起推敲,而且也违背了基本常识,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以免给学生的思维完成混乱。对于成功这个话题,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不应向学生鼓吹那种以习俗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的目标,让学生懂得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9862/f8f1bf483a90276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9862/15e624d3c92075c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99862/99e5a2f7230e7c2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