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1000字碎碎念小日常心情随笔
侃侃关于父母和子女相处的那些事

侃侃关于父母和子女相处的那些事

作者: 朱鸾镜_霜染 | 来源:发表于2018-06-22 23:08 被阅读66次

                                                                                                                  文/朱鸾镜

                                                                                                                 1.

刷微博的时候刷到一篇叫做《别人的青春:喜欢你喜欢!我们的青春:爸妈求你别这样对我》引起了我些许的兴趣,便看了一下其中所述的内容,是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以及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文章。

前两个星期正好是中高考的时候,刮了台风,许多地方忽然间变成了水城,俨然一片汪洋,引起了社会人士的一定程度重视。为了想方设法令学生党们风雨无阻地奔赴考场,可谓各出奇招了,这些也成了闲时的侃侃而谈,看到武警们出动了重甲车为考生保驾护航的照片,我们笑称,这些考生以后可以牛逼哄哄地说自己是坐着装甲车赶考的人了。

从外出归家的母亲口中听说,哪那哪又有那种上天台跳楼自杀的考生,母亲默默感慨:

“现在的小孩承压能力怎么那么差,和我们那时比真是差远了。”

关于这句话,其实我并不完全认同, 或许有的孩子真的是因为自己承受压力的能力太差,以至于遭遇事情时,无法接受挫折,一时想不开便自我了解了性命,但更多的,似乎并非完全如此。

在《别人的青春:喜欢你喜欢!我们的青春:爸妈求你别这样对我》里提到了两个节目,一个叫做《学生们的表白天台》,另一个叫做《少年说》,文中提到《少年说》这个节目和《学生们的表白天台》其实十分相似,可以说是翻拍版,虽然如此,但不管这两个节目如何相似,始终有一点永远无法重合,那就是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学生们的表白天台》是《校园疯神榜》的特别环节中的一环,其内核玩法是鼓励学生走上天台,当众表白。在节目中,学生们逐一走上天台,鼓起勇气向自己喜欢的人表白,或有被拒绝的,也有被感谢的,场面挺叫人觉得很热血。

再反观国内翻拍的《少年说》,玩法虽然也是基于“表白”产生,但内容却截然不同。

在《表白天台》中表白的是喜欢的对象,而《少年说》中的表白却变成了“袒露心声”

在国内的教育观念里,早恋是一件不被允许的事情,所以【向喜欢的人表白】这种戏码自然不会轻易能够上演。

这样的一个本该充满热血的天台,变成了一个吐槽不满的宣泄平台

小女孩对母亲长期施加在自己身上的名为“为你好”的教育方式感到无法忍受,这就像是一块巨大的石头,重重地压在一个弱小的肩膀上。

妈妈说:“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断地打击你,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头,其实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我相信这种想法并不是只有这个节目里的这位母亲是如此,有许多父母可能心里都存有这样的想法吧,但这样的想法以及做法是不是真的就一定对以及适合孩子呢?

也许是我个人比较狭隘的缘故,在我认知中,中国家庭里的家长似乎主导性意识都挺强的,比起关心孩子,更多的是“我认为”, 当然“我认为”这种先替别人打算好,却不亲自过问本人意愿的做法,也不仅仅只存在于父母子女之间,它甚至还会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父母出发点总是好的,但所做之事是否确确实实地适合孩子却不可一言蔽之,有好有坏,也有利有弊。

有句话叫做:“己之蜜糖,彼之砒霜。”意思是在我这可能是有益的,在别人那却是有害的,凡事皆有两面性,不可能只有好没有坏,也不可能只有坏而没有好。

我曾经见过一些令人感触颇深的报道,也足以引起自己的来回思考,那就是不止一次发生在考生中的自杀事件。

曾经有个学霸,学习成绩非常好,长期稳定全年级甚至全国第一,然而某一次参与考试时,这个学霸拿了第二名,随机在公布成绩的当刻泪如泉涌。学霸说,他的成绩考太差了,没办法拿给父母签名。

我等无言以对。

正是以上的这种情形,哭和感觉羞愧已经算是较好的情况了。更坏的情况是,有的学霸回家以后得到的并不是父母的夸奖,而是永远找不到尽头的责备,一念之间,便选择了了断,理由是:“累了......”

曾经有个考生便是如此,新闻也曾报道过,得知这个消息时,父母悲痛欲绝、悔恨交加。在考生留下的遗书中,俨然有一条内容是这样的

我已经很努力了,这次的考试真的很难,为什么你们就不能和我说一句“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

当这样的一条报道发布时,充斥网络的评论主流竟然是

“现在的小孩承压能力怎么那么差,和我们那时比真是差远了,一点挫折都经历不了,我们那时候,比现在苦得多,现在的小孩真是‘被宠坏了’ ”

然而事实上,孩子真的是“被宠坏”了吗? 这无疑值得众人反思。

                                                                                                  2.

先且不论父母是否都怀抱着“生儿防老”的观念养育子女吧,我觉得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孩子都是掌心里的至宝,含在嘴里怕化,捧在手里又怕碎了,所以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到这,我们又该回归到了是否溺爱孩子的环节中来了。  正因为疼爱与紧张,父母希望将自己的孩子往哪条道上引导呢?

在到处都充斥着“熊孩子”的时代里,“熊孩子”真的就是浑然天成的熊孩子吗?

其实并不。

孩子的一言一行,无不与父母息息相关,父母作为孩子的最直接的可以学习的模板,首先则应该做好自己,要细心教导并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闪光点,而非一味按自己想法来或是任由其自主发展。

在许多父母眼中,能够影响子女“学坏”的玩意,可谓多元化,随时随地随手可见,其中最具有“被认同感”的事物中,以下几项排名遥遥领先。

①游戏   ②早恋   ③影视    ④烟草、毒品

然而除了以上四项外,最被忽略并且危害最为巨大的则是【忽视】

游戏、早恋、影视、烟草,真的是引起孩子质变的唯一吗?  我实在难以认同,难道在诸多家长的眼中,这些真的一无是处? 为人父母的自己真的一点过错也没有吗?

被父母当做至宝的子女,是否享受着生来便有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呢?  父母对子女千依百顺,子女要什么便给什么,却独独忽略了沟通,单方面地指责起了别的事情。

其实,父母在替孩子做决定前,只需真心询问孩子的意愿,为其制定合适的方案,并讲道理说服孩子接受便可。

其实,父母只需在自己有时间以及能抽出时间的时候,多陪孩子聊聊天、与孩子一块玩耍,偶尔耐心引导便可。

说来,其实也并没有很难,不是么?

相关文章

  • 侃侃关于父母和子女相处的那些事

    文/朱鸾镜 1. 刷微博的时候刷到一篇叫做《别人的青春:喜欢你喜欢!我们的青春:爸妈求你别这样对我》引起了我些许...

  • 子女成家后和父母关系的思考

    最近家里发生了一些事,这两天我一直在琢磨子女成家后,如何跟父母相处,什么样的模式才是理想模式。 子女和父母相处的问...

  • 懂得放下的人生容易一点

    1、为什么父母往往想得和子女不一样? 小吕是我的好朋友,最近常常在朋友圈发一些关于子女和父母相处的文章,她说:“都...

  • 谢谢你 ,让我遛墙根长大

    不是独生家庭,不知道独生子女和父母之间是如何相处 。但上学的时候, 我很羡慕那些是独生子女的同学 。 ...

  • 父母子女的那些事

    文/王舒 最近读完了《傅雷家书》,真的感触很多。看着傅雷先生这一封封家书,我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他拿着笔的身影,想念着...

  • 现在是凌晨两点 忽然想到一些事情 关于家关于爱 关于时间关于父母 父母和子女 子女之父母 永远永远都不会疏离 细细...

  • 如何优雅老去

    给予未成年子女以尊重, 子女有自尊的与父母真诚相处。 父母将优雅的老去…… 反之, 子女要么自卑的活在父母影子下面...

  • Day3

    1 感觉自己处在依赖期 2 姐妹相处 鹅 姐/妹 蛋 两人和谐的关系 父母与子女相处 鹅: 子女 蛋: 对父母的好...

  • 那些你迟早终将会领悟并且要面对的现实

    那些你迟早终将会领悟并且要面对的现实: 关于亲情—父母/伴侣/子女 除非你是独生子女,否则就别期盼父母的心只会牵挂...

  • 那些你迟早终将会领悟并且要面对的现实

    那些你迟早终将会领悟并且要面对的现实: 关于亲情—父母/伴侣/子女 除非你是独生子女,否则就别期盼父母的心只会牵挂...

网友评论

  • 演讲与写作:女大十一变女大十一变女大十一变女大十一变女大十一变女大十一变女大十一变大女变一十大女变一十大女变一十大女变一十大女变一十大女变一十大女变一十

    是不是看着看着就斜了?
    如果点赞了,就不斜了,不信您试试!
    朱鸾镜_霜染:@陈权_高级顾问 什么操作?

本文标题:侃侃关于父母和子女相处的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gsa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