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下午下班回家的路上,我接到一位母亲的“求助”,她说:她的孩子刚刚上初中,前两天军训,这两天正式上课了。她发现他的儿子变得越来越坏了,她很失望、无助,很想暴打一顿。
我们家长,看到孩子变成这样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让她罗列孩子的缺点我看看,这位母亲列出了孩子的四个坏毛病:
第一,孩子偷看禁书。
偷看禁书、抽烟、嗜好上网等等不良行为发生,主要是由于孩子步入青春期,对很多的“新鲜”东西好奇。其实好奇不是一件坏事,关键是“引导”,引导他区分是非黑白。
很多时候,我们作为父母高估了孩子的能力和变现,总认为他们能区分我们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其实不然,很多时候孩子们犯错的根本原因是“分不清”。
就比如看禁书的问题。既然有禁书的存在,既然被他发现了并拿来看,在一件事对于他来说他思考不清或者区分不了是好的还是坏的。
我们要承认一点:孩子遇到事物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思考这个东西是不是好的,有没有用。他们只会对这些在他们心目中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东西好奇。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首要的做法是充分地了解他这样的事实和正确的内心所想。搜集他这样的一些道理和反面材料,和他充分沟通,达到让孩子慢慢“认清”,然后慢慢走出来。
在这样,最关键的是与孩子沟通做好引导。
说到沟通,这才是孩子继续“犯错”的主要问题。也就是说:面对孩子让你失望的这些举动,一是作为家长是否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利用孩子期待的语言进行沟通。很多的时候,大人哪怕说的道理孩子有所承认,但是那种语言和口气让他们无法接受。由于你给他的感觉是不可靠的,所以你再对的道理他也听不进去。二是,家长面对孩子这样,也是选择回避,或者难以启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很争气地自己走出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第二,孩子喜欢说谎。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作为父母首先要思考一些问题:
孩子为什么说谎?我们了解孩子的需要并理解和支持他们吗?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犯了错他不说谎还能做什么?
孩子说谎的主要原因是害怕!他害怕什么?为什么害怕?我们作为父母、作为孩子唯一的依靠,为什么带给他的是害怕呢?
所以,要孩子不说谎最好的做法就是让孩子不怕你,不怕你了他就没有必要用说谎来掩盖错误。
由此看来,孩子说谎的根本原因也是缺少正确的引导和关爱。在当初他犯错的时候,父母所给予的是引导他区分是非、引导他以后怎么去做,而不是打或者骂。那么,孩子就会慢慢养成正确面对错误并力求改正的习惯,在成长中犯错,在犯错中成长。
反之,孩子一犯错就得挨父母的“打骂”,那么孩子一旦犯错,他唯一的救命草就是掩盖、就是编谎。
说到这里,不少家长朋友可以反思自己,是不是在孩子的成长中你缺失了很多的引导,很多的关注,甚至充满的是带给孩子的无望与失落。
我们是孩子的最佳依靠,之前由于我们的“不对”造成了孩子现在的无节制说谎,不要想着无法改变。对于你之前的“打击”孩子不会永记心头,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多一点关心和引导,接受孩子的错误并陪伴孩子在不停的试错中健康地成长。
第三,好吃懒做。
说实话,看到这位母亲把这样的标签贴在孩子的身上,我非常难过。孩子之所以称为孩子,就是他很小,既还没有长大。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在幼小的思维里他没有能力像大人一样去选择一番“事业”来做。河东,河西,都需要父母的“指点”,甚至于是靠父母的榜样引领。
好吃也好,懒做也罢,一切都是由于父母之前对孩子过于“惯”,这样的孩子是被惯坏了的。我们可以反思反思:孩子天生就好吃吗?是谁让他有好吃的东西?孩子天生就懒吗?是谁为他提供懒的条件?
说来说去,都是父母为他创造了条件——一个不是让他健康成长的条件。所以,作为父母把孩子“惯”成了这样,要敢于承认自己向来的错,要敢于牺牲自己的“利益”,多陪伴孩子、带着孩子去体验生活,体验劳动,体验他未知德世界。让他在体验中试错、反思、改正,最终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幸福感。
第四,不主动做作业。
孩子的自制力是很差的,没有大人的监督时在外在因素的干扰下,他几乎无法自主完成作业。大人在外忙碌,他一个人在家,有电视,有手机,他成了“独立世界”的主人,除了做他想做的、最最感兴趣的,甚至于出现他会忘乎所以然,把不喜欢的作业抛到脑后。
没有特定的规范引导、没有特设的环境氛围、没有父母的陪伴和监督,孩子依靠什么来完成作业?
在那个“独立的世界里”,他是没有帮助的、没有约束的、没有引导的、没有鼓励的、没有关怀的......
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引导,本该有的他什么都没有,他怎么会主动。试想我们成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会主动吗?何况他还是一个孩子。
很多的孩子本来就有作业恐惧症和拖延症,加上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又缺失,更加上父母因此而对他的“打击”,他的不主动只会越来越明显和严重。
亲爱的父母们,稍微放下手中的“事”,趁来得及,多创造良好的氛围,陪伴并引导孩子学习。孩子的成长不是小事,孩子也不会在“独立的世界”中自然而然地成长。
在学校,需要老师的陪伴与引导,老师站了出来;到家里,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引导,而家长们却......
忙,确实忙,而且艰难,我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我懂,我明白,我更理解。但,孩子离开学校回到家里,他有很多的事想跟你说,他有很多的问题想问你;他想得到你的关心,他想得到你的鼓励......
而我们呢?
忙,忙,还是忙!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只能放任了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