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023216/f47b44db72c259e0.jpg)
如时夏天所愿,他成了震泽大学的博士研究生。他是双重身份,往往上午还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下午就坐在讲台下的课桌前听老师讲课。这种角色的转换就是那么奇妙!
时隔多年以后,他还清晰的知道哪门课是哪个老师上的,哪个老师有什么风格。博士研究生的课不算多,而且正式有卷面考试的就只有英语。其他的政治课,专业课不再是那种有答案的考试。
教博士英语的是一对来自加拿大的老夫妻,Hellen和Joyi。丈夫很高大,估计有一米九以上,比时夏天还高一个头,而Hellen却是一个矮个老太太。博士英语课分两个班级,Hellen教时夏天他们班,虽然个子不高,但是声音响亮。有时很奇怪,包括时夏天的同事中,很多个子高的声音反而很低沉,而那些个子不高的同事,反而有着洪亮的声音。Hellen也属于这一种。博士英语主要分阅读、写作和听力。时夏天感觉最有意思的就是英语写作,Hellen老师规定每人养成用英语写日记的习惯,到时作为写作分数的参考。很多年以后,在时夏天的脑海中对于Hellen老师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她的英语板书,那标准的铜版体真的爽心悦目。而且是左手写的,虽然她写的时候看上去有点别扭,可那字标准的是龙飞凤舞啊!听力课喜欢给学生播放英语原版歌曲,然后课后把听到的歌词写出来。这对于本来就喜欢听英语课的时夏天而言,不是难事。
其他的专业课,很多都是以讲座的形式,一门课有很多大教授给你讲授。其实很多时候教授们就是讲一些他们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最新的科研前沿。课后的任务就是查阅文献,撰写综述,课堂学生上去讲解。对于本来就是查阅文献高手的时夏天而言,这些难度也不大。至于政治课或者叫哲学课,这样的课程在时夏天的记忆中感觉已经上过n遍。从初中、高中、大学再到硕士研究生,很多有关哲学的理论反反复复讲了n遍。老师讲课也没什么新意,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看文献,选课题和完成导师布置的任务。
此时坐在教室里感觉与自己读本科时完全不同,不再只是一个知识的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这或许仅仅是对时夏天这种当老师会有这种感觉吧。那些比自己小得多的应届研究生而言,还是那样毕恭毕敬的听课,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尤其是有关化学的专业课,时夏天只是关注教授讲的最新研究方向,对于他们自己的成就他不会关注。他认为,那是他们已经研究成熟的方向,对于他而言只有借鉴,有时连借鉴也说不上。只能了解他们当时是如何想到这样的点子。他关心的还是以后自己做什么方向,怎么做才有创新点。最好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方向,在某一个领域有所建树。
博士课的理论课程一学期就结束,在上课的同时大多都已经在实验室里开始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博士不同于硕士或本科毕业设计,导师会全程辅导,就读博士时,导师只是给出一个大方向,具体怎么实施都要靠博士们自己去探索。很多时候等你博士毕业时,你所做的课题导师还不如你了解的多。创新点一个是远远不够的,最好能有一定的突破和重大创新。无怪乎一般博士要读五年,硕士才两年半,工作量可见一斑。读博士真心的很不容易啊。尤其像时夏天这种,那更是不容易,有自己的工作,还要照顾到家庭。晚上经常会为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而发愁,翻来覆去睡不着,以后的科研该如何开展呢?
2020.11.30 午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