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浑诗解三百六十九

作者: 花外踏香泥 | 来源:发表于2021-10-09 11:50 被阅读0次

白马寺不出院僧

许浑

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岐。

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

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

墙外洛阳道,东西无尽时。

【注解】

1. 白马寺:佛寺名。在河南省洛阳市东郊。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建,为佛教在中国最早的寺院。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白马寺》:“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教入中国之始。”

2. 禅心:佛教用语。谓清静寂定的心境。南朝梁江淹 诗:“禪心暮不杂,寂行好无私。”宋黄庭坚诗:“禪心默默三渊静,幽谷清风淡相应。”

3. 世路:人世间的道路。指人们一生处世行事的历程。《后汉书·张衡传》:“吾子性德体道,篤信安仁,约己博蓺,无坚不钻,以思世路,斯何远矣!” 唐 杜甫诗:“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 

4. 多岐: 谓多岔道。唐牛僧孺《玄怪录·郭代公》:“泣拜以从公,公多歧援喻,止之不获,遂纳为侧室。”

5. ]闭关:谓佛教徒闭居一室,静修佛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弟半年前听说圆通长老在嵩山少林寺闭关,何时来到这里?”

 

简译:

会昌五年,唐武宗下令禁毁佛教,要求长安和洛阳每街只能各留佛寺两所,每寺留僧30人,各郡也只能留存一寺,余皆撤毁,僧尼还被勒令还俗。洛阳的白马寺虽然非常著名,但也受到很大影响,寺中僧人常紧闭山门困居不出。许浑此诗即作于此背景下。

白马寺的僧人们早已禅心清静寂定,任它世路曲折艰难一切都漠然处之。(此联写白马寺中僧人本来是禅心空寂,没有了俗世之扰)

过去,白马寺中前来听经的人络绎不绝,如今却关门闭户不为外界所知了。(此联今夕对比,写白马寺如今受到俗世烦扰关门闭户了)

白马寺中虽然喧嚣不断,却不是前来听经之人呀。斋饭从远处送来,吃饭都成了困难。(此联写当前白马寺中的空寂景象和僧人们的窘迫生活)

而墙外的洛阳道上,依然是无穷无尽东去西往的人呀。(此联用白马寺寺内和寺外景象做对比,突出了白马寺的冷落境况,喻俗世之人还照样忙着争名夺利,却影响到了远离俗世的僧人,表达了对时政的不满)

相关文章

  • 许浑诗解三百六十九

    白马寺不出院僧 许浑 禅空心已寂,世路任多岐。 到院客长见,闭关人不知。 寺喧听讲绝,厨远送斋迟。 墙外洛阳道,东...

  • 许浑诗解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 许浑诗解二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 许浑诗解三

    早秋三首 许浑在屡遭挫折仕途无望的情况下,想要归 隐而又不甘心终老江边。为了表达自己对未来 前途的迷...

  • 许浑诗解十四

    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 许浑 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 地穷山尽处,江泛水寒时。 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 无劳...

  • 许浑诗解十六

    广陵道中 许浑 城势已坡陀,城边东逝波。 绿桑非苑树,青草是宫莎。 山暝牛羊少,水寒凫雁多。 因高一回首,还咏黍离...

  • 许浑诗解十五

    赠契盈上人 许浑 月沉霜已凝,无梦竟寒灯。 寄世何殊客,修身未到僧。 二毛梳上雪,双泪枕前冰。 借问曹溪路,山多树...

  • 许浑诗解五

    许浑在屡遭挫折仕途无望的情况下,想要归 隐而又不甘心终老江边。为了表达自己对未来 前途的迷惘与困惑,写下这三首诗。...

  • 许浑诗解六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 许浑诗解七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许浑诗解三百六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lq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