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语启蒙

作者: 崔毛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1:15 被阅读244次

    小时候写作文老师教过一个很重要的技巧,那就是题目要起的小一点,越具体越容易出彩。英语启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而一篇“1-2岁期间phonics切入时机建议”则会好写很多。但稍微深入想想就会明白,事关教育,小而精的角度其实意味着工具化,功利心,而这些和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其实我甚至想写的都不是英语启蒙,而是早期启蒙的共通规律。这里借用一点老子《道德经》的思想,任何事物无非是四个层面,道,法,术,器。

    道即事物的根本原理,本质要素,从最底层了解事物的基础。在英语启蒙中,道恰恰和英语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孩子本身的状态,需求,首先从了解孩子入手。

    法是在道的基础上归纳出的一般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在了解孩子之后总结出的日常风格,偏好习惯等等,构成了第二层基础。

    术即面对事物时的应对方法和规则,由本质推导而出,或者由多年经验总结形成。术,可以理解为和孩子的相处方式,教育方法等等。

    器则是有形的物质或者工具了,比如在英语启蒙中就是那些实用的书籍绘本App等等。

    现在家庭教育的模式往往忽略了道和法,在缺乏对孩子和自己全面认知的情况下急于尽快跳入术和器的层面,看一篇大V文章介绍某某分级绘本好,就马上买来用,读几天之后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之后不了了之,就是因为缺乏稳定的基础,在一个飘忽模糊层面上一来有可能方向就是根本不适合的,二来缺乏支撑也无法长久。

    这不能怪父母,谁不是一心为了孩子呢,只能说这个时代太焦虑了,总是想用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得到最大化的效果。就好像我们看育儿书,都往往希望跳过前面的理论框架直接到最后几句具体建议,“在某某时候做某某事情”,或者“你就用某某东西,就和孩子说某某话”。这种建议不能说不好,但建议背后的原理被忽略的情况下,建议的执行能有多有效,要打个问号。

    说回英语本身,最近在做儿童早期阅读研究,越发感觉字母系统和汉字系统的掌握和认知有极大不同,汉字从字形很难得出读音,但容易得出语意,而英文单词容易推导出读音,但很难得到语意。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系统,是否对孩子来说掌握起来天差地别呢?

    当然不是,研究已经表明语言的学习是有敏感期的,语音的敏感期和母语一样在一岁之前开始,而语法的学习同样存在敏感期,1-3岁大致算一个时期,这时候大脑只用左半球加工与语法信息,像真正的母语使用者一样,4-6通过两个半球加工语法信息,而如果在十一二岁才开始接触外语,脑成像研究表明其激活模式已经明显不同。

    简单来说,还是越早越好,但具体怎么做当然还要回归到上面的方法具体分析,为了让孩子尽早接触英语就不加分析的送去操着东南亚腔的外语机构?为了多读多看就不顾孩子的喜好天天拉着读绘本不出门运动?显然不是,理论都很容易掌握,我始终觉得理论的落地和执行才是最困难的部分,这涉及的主要是家长的习惯和意识了,又是另一个话题。

    就算错过了6岁前的敏感期,也没有必要恐慌,贯穿一生,人都有学习语言的能力,说到底,英语和自行车一样,只是一样工具,说是傍身之技都有些夸大。把时间线拉长,拥有强壮的体魄,乐观的心态,进取的精神,哪一样不比说英语重要的多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英语启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op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