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学习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
善读「论语」2.20:举善而教则民劝,孝慈以对则民忠

善读「论语」2.20:举善而教则民劝,孝慈以对则民忠

作者: 善氏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16:49 被阅读9次

    「为政篇第二」20 

    【原文】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人既敬且忠又可教,该当如何?”孔子说:“对人恭敬,人亦敬你;为人孝慈,人则忠你;举善而教,人自可化。”

    【注释】

    1、“季康子问”:

    “季康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权臣,氏季孙,名肥,“康”是其谥号。其父就是当年跟孟懿子一起抵制孔子堕三都的三桓之首季桓子。鲁哀公二年季桓子死,季康子接班成了鲁国的正卿。曾任用孔子的弟子冉有击退入侵的齐人并迎请周游列国的孔子回国。

    本章的季康子之问应当发生于孔子回归鲁国之后。

    2、“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以”为连词,意为“和”、“而”,表示并列关系。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夷以近”。

    “劝”的本意为“勉”,故常连用为“劝勉”。但《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对“劝”的注释中有“助”和“教”,这与本章中季康子帮助、教育民众的意图更加吻合。故将其作“教化”解。

    3、“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临”的本义为从高处往低处察看,如“居高临下”。此处意为“面对”,用于上对下、尊对卑。

    “庄”通常解作“庄重”。但一个人外表庄重就能让人“敬”吗?显然未必。“庄”在《篇海》中作“恭”解,似更加合理。类似用法如《礼记·曲礼》中的“非礼不诚不庄”,以及《吕氏春秋》中的“居处不庄,非孝也”。

    “举善”与上一章的“举直”用法一样,含义相近。其中“举”有举起、选用、施行、弘扬等意,可不译;“善”为善心、善言、善行。

    “不能”在这里应指虽临之以庄、孝慈以对,但仍不能敬忠者。这类人多是没有正见、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无德者。通常是将“不能”解作能力弱或没有才能,但这样解释似有不妥。因为孔子重德,以德为本,没有舍本逐末的道理。

    【评析】

    季康子在鲁国长期专权,不但鲁哀公不满,就连三桓的另外两家——叔孙氏和孟孙氏对其也颇多怨恨。以至于后来齐国入侵时,叔孙氏和孟孙氏竟公然抗拒季康子的御敌号令,这显然是既不敬又不忠。想必这令季康子很是烦恼,故有本章的提问。

    1、关于“敬”: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的论文中提出了举世闻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类需求由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季康子贵为鲁国正卿,长期把持朝政,名义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事实上,位于季康子之上的鲁哀公只不过是他的傀儡。以季康子的地位,他早已超越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情感和归属需求,因此他对更高层次的“敬”的渴求就可以理解了。

    人确实可以用权力和财富交换到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则是例外的,比如,“敬”就是其中之一。“敬”只能用“敬”去交换。中国有句俗语,叫“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说的就是这个理。这其实也是非常朴素的因果法则:你种下“敬”的种子,就必然收获“敬”的果实。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孔子告诉季康子,要想让别人“敬”,自己就要恭敬别人,也就是要“临之以庄”。

    2、关于“忠”:

    为政者,或者说广义上的管理者,对于“忠”都极为看重。因为管理者领导团队,没有不希望团队成员尽心竭力的。而“尽心竭力”正是“忠”的内涵。

    “忠”是另一样可以用权力和财富交换到的例外,因为权利和财富买得到“力”却买不到“心”,而无心则不能为“忠”。因此我们常说“忠心”,但没有说“忠力”的。

    对于如何收获“忠”,孔子曾有看似完全不同的表述。比如在本章中,孔子说“孝慈则忠”;而在别处,孔子又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两者看似不同,但实则一致。因为“孝慈”本身就是“礼”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礼”在实践层面的体现。

    孝慈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

    首先,为政者自身要为人孝慈,要能孝事父母,慈爱家人。为人孝慈是有仁德的体现。只有内有仁德,才能外施于人。人不能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其次,有了上述基础,为政者才可以将孝慈之心施之于民众。而对于将民众视为衣食父母、视为骨肉兄弟来加以关心、爱护的为政者,正常人又怎能不以“尽心竭力”的支持和拥戴来作回报呢?

    3、关于“劝”:

    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会有一些没有正见、不知好歹、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的无德者,虽临之以庄、孝慈以对,但仍“不能”敬忠者。对这类人该怎么办呢?可不可以一了百了、杀掉拉倒?季康子对这类人常感头痛,心中或许也偶有杀机浮现,但又拿不定主意,于是就问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事实上,根据所持立场的不同,“有道”抑或“无道”通常是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对于被邪见主宰了思想的为政者而言,无论其怎样“无道”,往往都自认为是“有道”者。因此,他们眼中的所谓“无道”者,实际上就是“异见”人士。这类为政者通常信奉专制暴政,往往喜欢以屠杀或其它暴力方式,“如秋风扫落叶般残酷无情”地消灭异见人士。比如纳粹德国的希特勒、前苏联的斯大林、红色高棉的波尔布特,等等……。

    无论为政者持有何种立场,孔子都坚决反对以杀戮的方式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孔子对季康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就是说,对于“不能”或“无道”,为政者应当“劝”而化之,要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具体方法就是“举善而教”,要“劝善”。也就是要善心以待、善言相劝、善行垂范。

    善心以待,是“举善”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为政者必须要有正见,要能“举直错诸枉”,要能明辨是非善恶。善心即是仁德,仁德由修身而成。儒家将“修身”放在“修齐治平”的首位,正是为此。而修身始于“孝慈”,所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故儒家特重孝慈。

    善言相劝,是指以善心仁德等正见为内核的文化和制度氛围可以移风易俗。也就是孔子所谓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善的文化和制度催生善,恶的文化和制度催生恶,这一逻辑已经被历史反复验证。希特勒和纳粹主义之所以能在德国风行一时,是与德国当时特定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的。这一文化氛围催生了希特勒,而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又强化了这一文化氛围。希特勒在当年是得到了德国人民普遍拥护的,对于教师的残酷批斗当年也是得到了全国学生热烈响应的……。由此可见,“善言”这种仁善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对于人类社会是何等的重要。

    卞仲耘(1916—1966),原北师大附属女中副校长

    善行垂范,是指为政者要以自身的仁善行为以身作则,为民众表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即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如果为政者残暴不仁、徇私枉法,无论其以怎样“高大上”的理论教化民众,都不仅不能取得“劝善”的效果,反而会最终导致整个社会道德信用体系的崩塌。

    这部分案例很多,也都很敏感。如果写出来,文章估计就毙掉了。大家自行搜索、脑补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读「论语」2.20:举善而教则民劝,孝慈以对则民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iza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