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每天写500字每天写1000字
那些年读过的书,写过的字

那些年读过的书,写过的字

作者: 小二妈 | 来源:发表于2016-06-30 16:14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朋友圈,有这样一句话,想要安静读书,安静写字,平淡如菊的愿望,真好。如果再有一座面朝大海的玻璃房子,或是爬满青藤的宁静小院,夫复何求?

                                                                         1

    小时候,没有听说过绘本,那时候特别羡慕出生教师家庭的孩子,他们家里多少会有些藏书。而我,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在那个父母对阅读普遍没有认识,整个乡村社会都毫无阅读概念的80年代,我们的童年真的缺少素材。

    冬日的午后,搬一张椅子,坐在屋前,太阳暖暖的照在身上,刚刚洗过的头发还在沥沥的滴着水,一本或新或旧的故事会,便是记忆中大半下午的美好时光。直到日落西山,阳光的温度逐渐退去,山风渐紧,冬日的寒意开始肆意漫延,不得不收紧衣服,恋恋不舍的回屋。那份依恋不知是源于阳光,还是手里那本薄薄的的故事会。

    现在想来,里面的故事,或真或假,但却是我们了解外界的的少数通道之一。

    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借了我一本古文观止,尽管晦涩难懂,仍然视若珍宝,因为,那时候同学们之间普遍认为,老师愿意借书的人,一定是优秀或看起来优秀的人。就是在这样美好的期许下,用一个寒假的时间翻来覆去的读了好多遍,依稀记得还有摘抄,笔记,只为在开学时还书时能回答上老师的问题。

    不知为何,在如此漫长童年,少年时光里,对书的记忆仅限于这两本,刚好是一俗一雅。

    我相信那时的我一定还看过很多类似作文选之类的书籍,只是为了写好作文,拿高的分数。

    许多年之后,我明白了,那些,基本算不上可阅读的书,顶多是工具书。所以记忆丢失也是可以理解的。

    年少的时候,有大段大段的时间跟小伙伴们在秋天的田野里奔跑,在田间小路上追逐嬉戏,在涨水的小河边看朝阳落日,在盛夏的夜里用萤火虫照亮,唯独,没有书可读。

    到今天我也不确定年少时自由散漫的放养方式到底是好是坏,或许生活本无对错之分,我有的,就是那样的少年时光,不能选择,不可重来。

    而如今,的确有很多城市的孩子或是家长无比期许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自由挥洒的童年生活,我想,如果他们能带一些书在身边,一定会很美好。

    就这样,有时间,却没有书读的年少时光过去了。

                                                                     2

    高中阶段,从一踏入校门就被高考目标牵绊,的确是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不被允许读课外书。

    于是,语文课,尤其是晚自习,那一定是值得欢呼的日子,难得的休闲放松的机会。那时候,流行微型小说,还是小小说,记不清,可那些密密麻麻的铅印字很多年都刻在我的心里。

    也是在那时,开始自主的写除了日记以外的其他文字。每看完一篇自觉有意思的短篇,就开始模仿:凭借记忆,根据书里的情节,在晚自习的时间里写出一篇相似度高达50%以上的故事,自己再读上几遍,期间不停的修改,一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当然,这个过程还得万分小心谨慎,不能被老师同学发现。

    最青睐的是侧边靠窗的位置,我知道很多同学也同样喜欢那种位置,因为同样需要掩护着看武侠,看漫画。如今的我断然不能理解那份陶醉与痴迷,直到我听到一朋友说高中时候的她写诗,而且还指导别人写诗,瞬间觉得自己格局太low了,才写小说而已。

    跟书有关的回忆大底都离不开教室,每隔半月的某个傍晚,仍然记得那斜落在课桌上的夕阳,淡淡的金色,撒完水的地面上升起影影绰绰的尘埃。

    跟同伴回到教室的,课桌上那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崭新的《读者》如期而至,瞬间红着脸低下头,慌乱中赶紧藏入抽屉,身后是同伴起哄的声音。当然不是我订阅的,而是某个阳光少年悄然留下来的。

    那时候的我们似乎对读者之类的文摘情有独钟,今天才明白,原来那就是现在被称为的鸡汤的文字。迫不及待的等到语文晚自习,仔细读起来,依旧是躲躲闪闪。

    高考结束,书桌里整理出厚厚的一沓读者和小说月报,几乎全是他在那些个黄昏托人放在桌上的,依稀记得我把他们打包带到了大学,跟随我直到研究生毕业,实在是无法带去工作的地方,放弃了。

    整个高中阶段,关于课外书的记忆也大概就停留在跟语文老师斗智斗勇的晚自习,还有那个买书的男孩。

    在那个总是纠缠于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花大段的时间拼命找错词病句的年代,安静读书,安静写字,无疑是奢侈的幸福。  

                                                                                3

    去了大学,智商不足的我错误的把高中的学习方式延续着,继续把大量的时间消磨在课本之上,好处就是考试分数总能勉强领先,偶尔还能帮助同学小抄,成为他们以及老师心中的好学生。

    其实只有自己知道,那些真的不足为道。 当然除了课业,还是有很多时间读书的。每个学校的图书馆总是具有他们独特的气质。

    斑驳的墙壁上爬满曼藤,春夏是浓翠的绿,秋冬是枯萎的黄,窗外是幽深的长亭。比起后来耗巨资新建的现代多功能图书馆,更钟情于前者。

    那时候的我们喜欢群居,去哪儿都是一起,秋日的午后,与两三好友,占一方窗边的位子。

    那时候也没有畅销书的概念,图书馆里的书多半比较老旧,张爱玲,冰心,萧红,沈从文,鲁迅,亦舒,三毛,池莉,贾平凹,分不清现代近代,或杂文或小说或散文,有几分期许的,都看。

    偶尔抬头,对面的她正伏案小睡,多年以后在办公室小憩的我总是会怀念那时候小睡醒来时的清醒和满足。

    当我开始写这段字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在高中就沉迷于写小说的我为何在天时地利的大学时代没有继续?

    几经思考,也许有多个缘由

    作文总是写不出高分,让我对写东西毫无兴趣;

    投出去的稿件总是时沉大海,让我信心全无;

    把写作的激情全都挥洒在没有读者的日记中;

    毕业时几本满满的日记记录了生活点滴;

    那时候的我们写信,我没有笔友,却有很多好友,尽管如今天各一方,在初入学的几年里,我们的确是以往来书信保持联络,但绝对不限于嘘寒问暖,我们无比高尚的探讨人生,毫无掩饰的控诉苦闷的青春,又无限憧憬的描述未来,甚至跟男闺蜜倾诉对另一个男生的懵懂情怀。那时候的一封信随手一写数千字,真情流露,绝对是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总是异常期待来信,一如对现在微信朋友圈的那份牵挂,只是更加强烈的期待,因为那是专属于我的消息,而不是朋友圈的广而告之。                

    最美年华的大学,是唯一实现了安静读书,安静写字愿望的日子,尽管上述都不算正常的写作,但确实洋洋洒洒的的纪录了许多充斥着烦恼忧郁的文字。

    仿佛验证了那句:谁的青春不苦闷?

                                                                           4

    时间慢慢的逼近现在。

    在工作的最初几年,终日忙碌着适应社会,忙着努力的生存,忙着站稳脚跟,偶尔闲暇时,也会想起当年没钱有时间的遗憾,四处闲逛,企图通过走四方来完美人生,尽管依然是囊中羞涩。

    也许在某个百无聊赖的深夜也会信手翻翻枕边的故事,清晨在闹钟的不断催促中醒来那一刻,总也记不清看了些什么,别人的故事并不重要,自己,又将开始奋斗的一天。

    简而言之,少了些闲情逸致。

    直到孩子出生,整个人似乎柔软了许多。从生活起居到社交趣事,所有的细节都想留存,希望将来的某一天她能读懂今天的妈妈。写字的热情又这样被重新激发出来。

    但再也不像当初那般时间自由,心无旁骛。

    作为职场妈妈意味着全天大部分时间必须为薪水努力;

    有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代表着永远都等不到她睡觉;

    我的文字只能是多个碎片时间里完成的段落的拼接。而且,在那些间隙里,心情一定要是舒畅的,如果刚好那一天的清晨接到家人告知棘手之事的电话,如果前一秒刚好跟另一半意见不合,如果第二天有很重要的会议要提早到达,有了这些易发的如果,即便晚上孩子破天荒的早睡了,大概也是没有心情看书写字了吧。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自己,以及家人都沉浸在孩子的一次意外事故的悲伤中不能平复,在那样忧虑重重的日子,哪里还有心情体会书里的智慧?人到中年,倍感年华易逝,只能努力的抓住指缝间溜走的时光。

    童年时,无忧无虑,无书可读,也不懂得阅读;

    少年时,懵懂的热情,挥洒在应试教育的考场上,随意阅读无疑是奢侈的;

    青年时,肆意妄为,骄傲任性,字里行间全是对苦闷青春的控诉;

    中年时,终于明白了阅读和写作的终极意义,

    而此时的我,杂务缠身,连静坐一杯咖啡的时间都弥足珍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读过的书,写过的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ff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