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行之歙州篇1

作者: 庐山樵 | 来源:发表于2019-11-10 22:44 被阅读0次

    作者按:今年10月16日至23日,作者乘兴行走婺源、歙县、湖州、苏州、常州一线,行程近两千余公里。路上见闻,感之于怀,记之于毫,近两万余言,遂结字成篇,命名曰“秋江行",以为记忆。

    一,徽州篇

    1,婺源访友

    昨晚买好了火车票,早晨起来,还是改了主意,退票,自由行。这样才符合我的初衷,随兴而行,不作明确目标,免得给自己压力,更不想与沿路的朋友压力。

    车载几方砚台和几件洗换衣服就上路,当然少不了一壶山泉开水,沿路边听着喜马拉雅,边喝着热茶,保持一百码的勻速运动轻松而自在。

    车子快行至婺源时,我给老朋友打了个电话。

    "汪老师,您在县城还是在大畈。"

    滴了好长时间,终于接通电话:"黄老师,您来婺源了,那我发个位置给您吧。"

    车子继续在福银高速上行驶,一点也没有减速,刚才怕影响通话而关掉的喜马拉雅这次重又打开,播的是林军老师配音的《择一处山水,慢慢变老》的音频。舒缓而优雅的背景音乐让刚才紧张通话的气氛一下子又轻松下来。我轻晃着脑袋沉浸在优美的音韵之中。大约半小时后,我的车稳稳的停在砚萃轩门口。

    砚萃轩是汪师傅的工作室,原是在婺源的大畈村,因租房到期,加之孩子上学,便考虑转战县城,去年五月左右便来到这儿,从一个地方狭小低矮的空间一下子变得窗明几净,货架整齐,琳琅满目的艺术空间,简直是华丽转身,最大的变化不仅是空间的变化与拓展,而是墙上多了不少的书画作品和获奖证书,一块"退伍军人回乡创业示范户"的牌子十分醒目,这才想起,与自己合作多年的汪师傅是退伍军人。

    他为人率真,诚恳,不施机巧,但得真诚,不学流俗,但得朴茂,为砚长于素工,规整简洁,细腻精微,应了那句话,砚如其人。

    我们合作多年,颇为愉快,他对庐山绿砚理解较深,尤其线条的处理总是恰到好处,砚边纹饰的利用也是灵活多变,不拘成法,总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我比较满意的地方。他每次问我刻什么样式,我总是说,你看着办,又把球踢给了他。只是前不久,我看到素工琴砚不错,便发了图片给他,请他试着做了两方,正好一对,成了干将莫邪,这大概是给他唯一一次"命题作文"。后来我请好友撰以铭文,一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一曰: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尽管刻砚是退伍后才开始的,比别人起步要晚,加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感觉赶不上年轻人,但凭着对砚台的喜爱与执着,让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数,他耐心细致,勤于雕琢,尤其性价比远远高于旁人,让我乐于与之合作。一经握手,已是多年。人和人的关系有时也很微妙,有的人是用来学习的,有的人是用来做朋友的,而有的人却是用来慢慢合作的,汪师傅于我而言,显然是后者,那种感觉只有与之合作过的人才能知其妙处,若要细说,还真不好说。

    不仅合作愉快,作为朋友,也很能适然。有时我们坐在一起喝茶抽烟,他一根接一根的递烟,直让你没有歇息的机会,如果喝起酒来,他也是很能进入忘我状态,他说,我这个人简单,平生没有什么爱好,除了砚台之外,只好点烟酒,这是我调节生活最好的方式。他一面说,一面对我笑笑。眼睛努力的睁开,额头上的皱纹挤成一排竹筏。

    我说,"你不是还喜欢钓鱼吗,你跟我说过。"

    他笑笑说:"对对,钓鱼确实是一大乐趣,如果有时间,我可以一天坐着不动完全没有问题,能不能钓到鱼已经毫无关系了。"说到这一层,那神情比喝酒抽烟还要来的开心。

    同坐的还有年轻砚雕师王琦和他下月就要临产的妻子,县非遗办主任施杰平,智海棋院李海波及县烹饪协会的汪会长。

    2019.10.15

    秋江行之歙州篇1 秋江行之歙州篇1 秋江行之歙州篇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江行之歙州篇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kkzbctx.html